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与方法论文_谢艾伶

(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措施和方法。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颅脑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行以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科患者行以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248-02

颅脑外伤指的是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导致的损伤,大型机械操作以及交通事故等都是导致颅脑外伤的主要原因。深静脉血栓是颅脑外伤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不仅容易引起残疾,还会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临床中,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升治疗效果[1]。基于此,择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颅脑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对预防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颅脑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常规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介于38~82岁,平均年龄为(58.2±1.8)岁,疾病类型:11例为脑水肿、10例为硬膜外伤、10例为颅脑损伤、20例为脑震荡;研究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介于39~81岁,平均年龄为(58.3±1.7)岁,疾病类型:10例为脑水肿、12例为硬膜外伤、11例为颅脑损伤、18例为脑震荡。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观察病情、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研究组患者行以预见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一般护理。在患者卧床阶段,对其双下肢进行按摩,做好护理评估和健康宣教工作。指导患者家属对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按摩。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引起其重视。并说明早期肢体活动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意义。在饮食方面,嘱患者食用低胆固醇食物,戒烟,使血液粘稠度得到改善。②早期肢体锻炼。因患者长时间卧床,加上肢体功能障碍,因此应抬高其双下肢,指导进行肌肉收缩锻炼,鼓励患者术后尽早开展肢体功能锻炼。③抗凝治疗期间护理。因患者使用大量脱水剂,使血容量降低,肾脏过分失水引起脱水现象,提升了血液凝固性,容易出现血栓。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尿量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因创伤出血、脑出血等症状都会使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同时因损伤血管内膜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发生改变,进而形成深静脉血栓,可对血凝相关指标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血液状态,如果发现血液高凝,应给予报告给医生,做好输血或补液处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观察。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血流峰值和平均速度均处于正常水平,未发现血栓为无深静脉血栓;患者出现皮肤温度增加、胫后和足背动脉搏消失或减弱、肢体重症等明显的临床表现,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血流峰值和平均速度处于异常状态,有血栓形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再行卡方检验,若P<0.05,则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n,%)

3.讨论

深静脉血栓指的是深静脉系统中血液的非正常状态凝结,在颅脑外科患者中较为常见,且容易出现后遗症。对于颅脑外科患者而言,不仅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还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症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几率[2]。

为降低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需要护理人员认真落实护理服务,做好预见性护理。现阶段,预见性护理可以作为颅脑外科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多种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病痛折磨,促进患者康复[3]。由于颅脑外科患者本身比较特殊,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重视细节护理,定期对病室进行消毒通风,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针对情绪比较消极的患者,应主动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压力产生原因,以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和安抚。另外,护理人员除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具备对病情变化有预测能力,同时针对紧急情况,应具备紧急处理能力[4]。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可使患者对疾病更加了解,树立治愈自信心。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为3.9%,而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为29.4%,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可见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对颅脑外科患者而言临床价值显著,这与张梅香研究结果一致[5]。

4.结语

对颅脑外科患者行以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杰.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1(07):205-206.

[2]宋佳佳.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2(33):525-525,526.

[3]周玉华,许燕杏,朱蔚仪等.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05):799-801.

[4]李艳红,计敏利.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与方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01(04):955-956.

[5]张梅香.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06):90-92.

论文作者:谢艾伶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与方法论文_谢艾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