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固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陕西省城固县 7232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本文主要对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的关系及其规划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生态文明;关系;规划
1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概述
1.1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生态文明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理念,从而实现人类与水资源的和谐发展的一种文化形态。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通过改善水的整体循环,提高水资源的质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水土保持
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初级阶段,基础建设全面推进,工厂企业林立,城市向周边不断扩延,自然资源能源迅猛开采利用,植被遭到过度的砍伐破坏,导致地域水土涵养能力下降,特别是在降雨量不均衡增加时,极易出现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针对此类突出问题,国家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得到改善。水土保持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生态安全的根本措施,是运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生态修复对造成自然和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治理,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区域的水土涵养能力和生态水平。
1.3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之间的特殊联系
水土保持工作坚持的方针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而水生态文明建设则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的方针政策。因此,我们从原则角度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开展工作所坚持的方针是一致的。同时,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理工程,在一个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多个部门相互协作,更是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开发利用现状等诸多方面相互联系。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对区域内的水质加强保护和增强治理,同时还涉及区域内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因此,两个建设工程之间存在着相互辅助的协调性。另外,两者都是以区域内的水土资源为主要的治理对象,故两者还有着相同明确的任务对象。
2规划思路分析
2.1重点把握水土保持需求分析
分析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土保持需求,是水土保持专题规划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应在收集与调查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明确规划区域的水土保持功能定位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要求,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主要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分析水土流失演变趋势和特点及消长情况,评价区域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变化情况及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重点江河源区和饮用水水源地还应根据水文观测、水质监测、水土流失监测等相关资料分析面源污染情况,重点分析水土流失对面源污染的影响;通过区域植被调查,分析植物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及存在的问题,分据水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植被建设的要求,明确维护与提高林草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需求。
2.2做好分区布局与建立措施体系
水土保持分区应在水生态文明总体布局的指导下进行,从区域布局的角度,分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应包括一切具有保护、维护、增强水土保持功能的所有措施,如林业部门的天然林保护、生态林保护与建设、退耕还林、以及国土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部门草场草原管理等措施,具有维护与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作用,都应纳入区域总体措施体系。重点布局则是统筹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的规划目标、任务和规模,在分区进行水土保持需求分析的基础,依据全国、省级、市、县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重点治理区,分析确定防治重点格局和范围,在明确分区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主要技术体系。
2.3合理确定重点项目及其主要内容
1)重点预防区项目规划的主要内容:重点预防区应根据水生态文明规划与水土保持分区布局,结合重点预防区分布与范围合理确定,应以水源涵养、生态维护、水质维护为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区域为主安排,特别是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的江河源头、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江河湖泊两岸、水库周边,侵蚀沟沟坡和沟岸等。预防保护的主要对象是天然林、天然次生林、郁闭度高的人工林、覆盖度较高的草原草地,河流两岸以及湖泊和水库周边的植物保护带,及生态脆弱地区的植物、沙壳、结皮、地衣。预防措施应根据“大预防、小治理”的原则,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合理确定,以封禁管护、植被恢复、抚育更新、农村能源替代为主,结合水环境整治理辅以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置设施、人工湿地及其他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应特别采取封育措施,加强江河源头区和饮水水源地的水源涵养植被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还应采取以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主,通过建设植物过滤带、沼气池以及建设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置设施控制面源污染;重点预防区中的局部水土流失应采取生态修复、坡耕地改梯田、淤地坝等措施对加以治理;城市建设不能急功近利,针对近年出现的城市水土流失问题,不能只埋头于对迫在眉睫的房前屋后的环境恶化的整治和疏导,更多的是需要从社会学、生态学、美学等方面去研究规划,要把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城市水土保持新亮点和水生态景观。
2)重点治理区项目规划的主要内容:重点治理区应以防风固沙、拦沙减沙、蓄水保水、土壤保持主导基础功能的区域为重点,合理确定治理区范围,特别是在产沙输沙量严重影响江河湖库淤积的水蚀区域,以及由于水土流失作为载体而产生的面源污染严重的区域和对水景观产生不良影响的区域。选择的治理对象主要是坡耕地、“四荒”地、水蚀坡林(园)地,重力侵蚀坡面、崩岗、侵蚀沟道、山洪沟道,沙化土地、风蚀区和风蚀、退化草(灌草)地等,石漠化、砂砾化等侵蚀劣地,以及各类生产建设项目产生水土流失的地段。治理措施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配置。
3结语
水土保持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水土保持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规范各类涉水生产建设活动,落实各项监管措施,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发挥水土保持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使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叶国友.浅析水土保持工作与生态环境建设[J].广东科技,2013,22(24):158+122.
[2]孙密桃,生亚玲.水土保持对生态建设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35(16):38-39.
[3]李长兴.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水土保持[J].风景园林,2013(05):144-145.
论文作者:陈栎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论文; 措施论文; 重点论文; 区域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