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化水平与工业结构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徽论文,水平论文,结构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2435(2002)04—0419—05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GDP 年均增长率达到11%左右。而工业经济则是安徽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安徽工业的未来发展又将对整个安徽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就目前安徽工业而言,其突出的问题在于结构的不合理,需要调整和升级。然而这一切都应在了解安徽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因此,结合安徽现阶段的工业化化水平去认识和思考工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应对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一、安徽工业化水平分析
(一)霍夫曼比例与安徽工业化水平的判定
德国的霍夫曼曾对近20个国家的资本资料和消费资料净产值比例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此比例随时间的变动而不断下降。该比例即被称为“霍夫曼比例”,定义为消费资料工业部门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部门净产值之比。霍夫曼认为,产业可以分为三类即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其产业分类的原则是,某产品的用途75%以上用于消费的归入消费资料产业,75%以上用于资本投入的归入资本资料产业,介于两者之间的归入其他产业。在霍夫曼比例的研究中,消费资料和资本资料部门通常可以近似地当作轻工业和重工业部门,根据霍夫曼的研究,工业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见表1)。
表1 霍夫曼比例和工业化的四个阶段
工业化阶段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霍夫曼比例5(±1) 2.5(±1)
1(±0.5)1以下
第一阶段说明工业化水平较低,或尚处于农业为主导产业时期;第二、三阶段工业化程度有所加强,或者说正处于工业振兴时期,初步迈入工业化国家行列;第四阶段,工业化高度发达。可见,霍夫曼比例旨在表明工业化程度的高低。
表2 安徽轻重工业比重及近似霍夫曼比例
指标
19851990
19951999 2000
轻工业比重(%) 52.251.9
52.451.3 50.7
重工业比重(%) 47.848.1
47.648.7 49.3
近似霍夫曼比例 1.091.08
1.101.05 1.03
注: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01)》第45页所提供的数字得出
笔者按照此方法,近似得出若干年的霍夫曼比例来判断和衡量安徽工业化水平所处的阶段。
从表2 中可以看出:安徽轻工业产值比重多年来高于重工业产值的比重,近似霍夫曼比例维持在1.03~1.10之间。因此,依据该数字判断安徽工业化水平处于第三阶段,即处于工业化程度加强或工业振兴阶段。但是,对于安徽工业化水平我们还不能仅仅简单地依据这一指标,还应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进一步测定。
(二)“工业化率”与安徽工业化的进度
工业化程度一般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而“工业化率”则是衡量这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业化率越大,工业化推进的速度就越快。通常可用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变化来估算工业化率。[2]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制造业份额由15%增加到36 %,初级产品生产份额由38%下降至9%, 而服务业的份额以不变价格计算几乎不变,这同人均收入280美元到2100美元这一增长阶段相联系。 这一过程需要50年,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6.2%的速度增长, 工业化率,即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每10年的变化率为平均增长3.2 个百分点[3](P76)(即钱纳里计算的标准数)。由于笔者缺乏历年安徽工业增加值的数据,因而无法计算出安徽工业化率的具体数值。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工业产值占GDP 比重的变化情况来大致推断工业化的进度。建国后,安徽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演变见表3。从该表中可以得知,安徽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由1952 年的仅仅7.7 %历经48 年已经达到2000年的36.2%,并且在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比重就已达到31.8%。可见,安徽工业化的推进速度是比较快的。当然这与当初所实施的工业赶超战略是分不开的。由此,我们可以粗略得出安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的结论。
表3 安徽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
指标 1952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2000
工业比重 7.731.8
31.3 30.6 33.9 38.3 36.0 36.2
资料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01)》第59页,1952年数据来源于《安徽五十年》第681页
(三)产值的部门构成变动状况与安徽工业化水平的判定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曾经根据57 个国家的资料, 按人均GDP水平分组分析了总产值部门构成的长期变动趋势, 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随着人均GDP的提高,第一产业在GDP的比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工业产值比重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此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如钱纳里等人进一步研究,得出了一些所谓“标准结构”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国际上常见的除了库兹涅茨模式(1971),还有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模式(1970)以及赛尔奎因、钱纳里模式(1989)。本文中,笔者以第三种模式(见表4)作为参考标准, 对照该标准来对安徽的工业化水平做出比较判定。
表4 赛尔奎因、钱纳里模式下的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构成(%)
阶段 123456
人均GDP
(1980年美元) <300
300 500 1000 2000 4000
第一产业 48.0
39.4 31.7 22.8 15.4 9.7
第二产业 21.0
28.2 33.4 39.2 43.4 45.6
第三产业 31.0
32.4 34.9 37.8 41.2 44.7
资料来源:Syrquin,M.and H.B.Chenery (1989),"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ol.3,PP152~153转引自郭克莎、王延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第6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见表5),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45.9∶35.5 ∶18.6转变为2000年的24.1∶42.7∶33.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14.6 个百分点。考虑到一些误差的存在,就2000年的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来看,对照表4,目前安徽工业化水平大致相当于赛尔奎因、钱纳里模式(1989 )下的第三与第四阶段之间,即人均GDP500~1000美元时的结构状况。因此,可以初步判定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
表5 安徽三次产业产值构成(%)
指标 1980198519901995 1999 2000
第一产业 45.942.637.429.0 25.5 24.1
第二产业 35.535.638.243.4 41.9 42.7
第三产业 18.621.824.427.6 32.6 33.2
资料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01)》第59页
(四)劳动力部门构成变动状况与安徽工业化水平的判定
工业化过程中,不仅表现为各产业部门的产值比重发生变化,而且还表现为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和进行重新配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总的结构变动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减少,在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此后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表明,虽然劳动力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变动的总趋势一致,但在变动时间和速度上还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工业化前期,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的速度远慢于其产值比重下降的速度;而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中就业比重上升的速度快于其产值比重的上升速度。依据上述理论,我们依然以赛尔奎因、钱纳里模式(1989)中的劳动力结构变动趋势(见表6 )作为参考标准来对安徽工业化水平作进一步测定。
表6 赛尔奎因、钱纳里模式下的劳动力产业构成(%)
阶段 123 456
人均GDP
(1980年美元) <300300 5001000 2000 4000
第一产业 81.0
74.9 65.151.7 38.1 24.2
第二产业
7.09.2 13.219.2 25.6 32.6
第三产业 12.0
15.9 21.729.1 36.3 43.2
资料来源:同表4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状况见表7。
表7 安徽劳动者就业的产业构成(%)
指标 1980198519901995 1999 2000
第一产业 81.372.269.260.7 59.1 58.5
第二产业 10.515.215.817.9 17.9 17.0
第三产业
8.212.615.021.4 24.3 24.5
资料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01)》第44页,1980年数据来源于第98页
从安徽多年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状况来看,实际情况是符合上述理论所揭示的规律。劳动力就业结构比重从1980年的81.3∶10.5∶8.2 转变成2000年的58.5∶17.0∶24.5,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了2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16.3 个百分点。因此,参照表6,并结合上面的理论分析可以判定, 安徽现阶段工业化水平既非工业化初期,也非达到工业化后期,和前面所得到的结论基本相同,即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
二、安徽工业结构分析
(一)产值结构
安徽工业总产值规模长期以来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中间状态。2000年,按当年价格计算,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国有及规模以上”)总产值为1661亿元,位居全国第16位。就具体的工业产值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首先,从轻重工业分类来看。安徽2000年国有及规模以上,轻工业产值为691.0亿元, 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为448.0亿元, 以非农业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为243.0亿元;重工业产值为970.5亿元,其中采掘工业为100.2 亿元,原料工业为456.5亿元,加工工业为413.8亿元。由此可见,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部门占显著位置。而在重工业中,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占据绝对优势。其次,从各行业的产值来看。2000年,国有及规模以上主要工业行业的产值排序是:(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28.2亿元;(2)纺织业121.3亿元;(3)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115.3亿元;(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109.3亿元;(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05.2亿元;(6)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95.6亿元;(7 )食品加工业95.5亿元;(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85.7亿元;(9)非金属矿物制造业79.4亿元;(10)饮料制造业78.1亿元;(11)煤炭采选业77.5亿元;(1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2.4亿元;(13)普通机械制造业54.0亿元;(14)烟草加工业50.6亿元;(15)专用设备制造业48.7亿元。 从这一产值排序来看,安徽工业体系一是发展层次不高。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比重过大,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小,传统产业和附加值低的产业比重偏大,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偏小。二是优势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关联效应弱。最后,从不同经济类型来看。在安徽工业总产值的构成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产值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见表8),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产值比重由1980 年的79.1 %下将至2000年的31%。因而,可以得知安徽工业非国有化程度已较高,工业产值在不同经济成分中的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安徽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还不多。[4]
表8 安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产值状况
指标 198019851990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工业总值(亿元)129.7
277.3
670.3
2232
2695
3060
3228
3284
3371
国有及国有控股
企业产值(亿元)102.5
184.3
390.4 857.3
1063
1042 974.9 996.2
1045
比重(%)79.166.558.2
38.4
39.5
34.1
30.2
30.3
31.0
注:本表数据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01)》第373页和第375页所提供的数字计算得出
(二)规模结构近些年来,安徽出现了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现有企业集团大致在250家左右。另外, 企业自身为了扩大规模也进行了一些兼并重组活动,直接表现为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如工业企业数由1995年的421662家下降至2000年的373649家。但总体而言,安徽工业企业规模仍以小型化和分散化为特色,行业集中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2000年安徽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共193个, 中型企业436个,小型企业3051个,小型工业居绝对优势。 从该年的产值构成来看,大型工业企业产值为819.7亿元,占总产值的49.3%; 中型工业企业产值为246.9亿元,占总产值的14.9%小型企业的产值为594.9亿元,占总产值的35.8%。可见,小企业的数量众多,但产值却未占优势。另外,工业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降低单位成本产生规模效益,而安徽绝大多数工业企业未能达到最优生产规模。以汽车工业为例,按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生产厂家只有年产100 万辆, 年销售额达100亿美元以上才算规模经营,才能获得规模效益。而安徽现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200家,其中主要的整车厂有4家; 2000 年共生产各类汽车10.7万辆,只相当于美国通用公司汽车年产量的1%多一点。因此, 无论是安徽汽车整体生产规模还是单厂规模都很小,无法达到规模效益。从而,若要改善安徽工业效益,须对为数众多但效益低下的小企业实施重大调整措施,将稀缺性的资源有效地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或相对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中去,以便提高行业集中度,增进企业的竞争力。
(三)经济效益
安徽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较为低下,效益相对较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饮料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电器机械、机械制造、烟草、纺织、化工和黑色金属部门(见表9),其中电力、饮料、 交通运输设备、电器机械效益优势较为突出,而大多数工业部门效益平平,相当部门出现亏损。以利润总额为例,对2000年安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进行统计,轻工业实现利润17.2亿元,其中64.4%集中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重工业实现利润21.1亿元,其中58.8%集中于加工工业。从整个行业划分来看,部分行业如非金属采矿业、木材竹材采运业、石油、煤气、自来水行业利润额为负数。从所有制性质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属于非金属采矿业、木材竹材采运业、食品加工、皮革羽绒、印刷、文教体育用品、石油加工、化工、橡胶、金属制品、仪器仪表、煤气、自来水及其他制造业利润额为负数;全部规模以上集体工业企业中,属于纺织、服装、橡胶业的利润额为负数;全部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中,属于食品、医药制造、化纤、非金属矿、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金属制造、煤气业的利润额为负数。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属于食品加工、服装、文教体育用品、石油、金属制造、专用设备、煤气、自来水行业的利润额为负数。安徽资源型产业并未切实发挥出本省的比较优势,如食品、服装等。此外,安徽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涉足行业的多数不景气,也致使了安徽工业经济效益低下。这也正说明国有企业改革应当站在产业调整和重组的战略高度去认识。
表9 2000年安徽工业企业主要行业的若干经济指标
每百元销售收入资金利税率
工业成本费利润总额
实现利税(元) (%) 用利润率(%)(亿元)
(1)烟草加工业48.4 49.8 2.45 0.76
(2)饮料制造业21.9 13.9 6.01 3.82
(3)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11.1 6.26 2.75 5.38
(4)煤炭采选业10.9 3.76 0.53 0.42
(5)普通机械制造业10.8 6.43 3.78 1.77
(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9.61 5.26 1.27 1.37
(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8.92 4.95 1.86 1.36
(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75 8.19 4.47 4.11
(9)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7.67 6.48 3.12 3.26
(10)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7.38 11.7-1.66-1.40
(11)纺织业
7.23 5.45 2.35 2.53
(12)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 5.63 4.42 1.64 1.76
(13)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4.52 6.78 1.99 0.92
(14)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96 3.08 0.72 0.46
(15)食品加工业
2.10 2.38 0.30 0.24
资料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01)》第384~385 页以及第388~389页
三、安徽工业调整与发展的应对思路
(一)工业部门优化调整应当以安徽的比较优势为原则,以资源和市场作为双重导向,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仍宜向轻工业倾斜。这是因为:目前,安徽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经济欠发达,资本积累不高,人均资本拥有量较少,但是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特别是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与重工业相比较,同样的投资用于轻工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易于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从地区分工来说,安徽轻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远高于其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也就是说安徽的轻工业相对于重工业来说在全国更具有比较优势。从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轻工业部门除皮革、造纸等少数行业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远小于重工业。
(二)轻工业结构调整中,仍应重点发展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变资源型原料输出为高附加值的产品输出。“入世”后,应当由只注重国内市场转变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以食品工业为例,它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和烟草加工这四个行业,历来是安徽支柱产业之一,其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近20%,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安徽食品工业门类过多,生产分散,如碾米、磨面、榨油、酿酒、卷烟等传统行业比重偏大,产品深加工不够,缺乏知名品牌。因此,安徽食品工业要充分发挥农产品优势,提高两者的产业关联度,并将绿色农业延伸至绿色食品工业。此外,加快科技进步,大搞食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食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好优势食品和强势企业的重组联合,最终形成国内外知名的食品企业和食品品牌。
(三)重工业调整中,应着力发展基础较好、产业关联度高、具有一定竞争优势、未来对安徽经济增长可能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部门。现有研究表明,依据产业经济的有关理论,分别按需求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率、关联度、技术扩散与带动度等标准来衡量,电子工业、交通运输设备、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黑色金属冶炼、电气工业等重工业部门未来发展的潜力较大。[5](P140 )因而应当在处理好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政策性工具,给予这些部门一定的倾斜政策,促进其发展。
(四)工业调整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作用。近几年来,安徽无论是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进展还是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都较快,但是相比较而言仍不如人意。以企业科技投入为例,就R&D投入占GDP的比重来说,发达国家一般为2.5~3%,我国平均为1%,而安徽仅占0.66%。[6]安徽下一步应当根据比较优势有重点地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比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科技、生物技术和环保技术等,以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安徽未来工业的发展。
(五)对处于衰退之中或不符合安徽比较优势的工业部门,应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使其从生产领域中退出。由于这些部门未来或是不再具有发展潜力,或是不具有竞争优势,因而应当退出。退出后需要解决这些部门的资源合理转移问题,就是要促进资源从市场需求小的部门向市场需求大的部门转移,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向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转移。具体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支持优势工业部门的迅速增长,以使优势部门有能力更多地吸收退出部门的资源;二是加强劳动者的再就业培训,使从这些部门退出的劳动者经过一定的培训后能较快地转移到其他工业或产业部门;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避免因这些工业部门退出而带来的种种经济与社会问题。
致谢:本文得到了王傲兰研究员、卢荣善教授、秦华副教授以及赵贺春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标签:轻工业论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论文; 第一产业论文; 重工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