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前教育理论是教育学一门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所以,在中职学前教育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教学的技能。本文以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学前教育理论中的应用为例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为实现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任务驱动 学前教育理论 教学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教学内容方面,任务驱动法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及教学目标的需求,用“任务”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教学目标达到同步。
在教学关系方面,教师用“任务”引导学生自学,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老师给,学生收”的状况。
在能力培养方面,任务教学法的优势更为突出。任务教学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在一个个螺旋上升的循环当中完成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理论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1.结合实际,设计任务
(1)了解学生。所谓的了解学生就是要明确学生对相关知识了解多少,一来可以让学生的任务更具有针对性,二来可以确保任务驱动法的顺利开展。比如,对于“幼儿德育”这章的学习,在授课之前,我首先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进行德育教育,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否有必要”进行讨论。该问题的设计可以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也有助于任务的有效设计。
(2)设计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成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完成了整章内容的学习。教师在设计时应注意任务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所以,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下面几项任务:
任务一:自主学习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幼儿德育的意义;幼儿德育的任务和内容;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幼儿德育的原则;幼儿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任务二:自主选择一项德育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为例,首先要明确目前幼儿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该选择什么途径和方法来进行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协作学习,互助分享
协作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商讨制订完成“任务”的计划,通过商讨确定分工。在此过程中,每个成员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3.边学边做,自主完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角色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要的工作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对“任务”提出解决方案并努力加以验证。
4.展示交流,创新提高
通过展示,学生可以获得来自教师、同学和自己的三个评价结果;而对评价结果的判断和反思,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力的创新和提高。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和过程性评价
1.课程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也由以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参与。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
2.每一项目学习任务结束时都要进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成保教任务的能力和学习的进步、合作学习的技能态度等内容,同时还要对任务学习的过程、结果、平时表现进行评价。平时表现主要对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情况进行评定。将过程性评价也作为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激励机制,通过评价及反思,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
3.终结性评价则注重对学生实践性操作的体会、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由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成,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引导课文法、见习、实习、多媒体课件等,当然也不排斥讲解法、讨论法、示范法等传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能够顺应多种教学方法、顺应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行动而学习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通过现代教师教育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M],2011。
[2]教育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M],2012。
[3]秦金亮 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5,(05)。
论文作者:夏洁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0月总第18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教学法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幼儿论文; 德育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10月总第18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