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扔东西?一起来玩游戏吧!
文|刘晓晔(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 特约编辑|刘志清
宝宝随手乱扔东西,让你很头疼?其实你可能不知道,一两岁宝宝乱扔东西的行为可能是他的一种“动作游戏”,意味着他的身体机能和智慧在共同成长。
1岁半的果果近来对随手扔东西特别感兴趣,无论拿到什么都要往地下扔。吃饭的时候扔勺子、碟子,游戏的时候扔玩具。最让妈妈崩溃的是,即便给果果捡回来,只要递到他手里,他会马上又扔出去。妈妈有些生气,板起脸来训了果果几句,可是果果却“变本加厉”了,一边扔还一边看着妈妈笑。真是让人头疼!这是不是孩子学坏了?!
这样解读宝宝的“乱扔”
宝宝扔东西的行为是和他的动作与认知发展密切关联的。大多数宝宝从9个月左右开始会比较经常性地有意识地扔东西。
●“扔”意味着身体动作能力的提升
孩子开始扔东西,首先表示他的上肢力量和动作能力开始逐步发展了。伴随着扔,可能还会出现踢、戴等各种不断重复的动作,比如喜欢把脚边的玩具踢走,会把软的东西一律戴到头顶上,等等,这是宝宝的身体运动能力全面提升的标志。
●“扔”意味着智慧的成长
相比软绵绵的东西,孩子更喜欢扔勺子或筷子,原因是他发现了自己扔的动作和物品掉落地面的声音之间存在着关联。这其实是宝宝对因果关系的最初探索,他的行为开始具有了最初的目的性,是智慧发展的表现。这也是一些父母的困惑:为什么给宝宝不怕扔的毛绒玩具他不扔,偏要扔容易摔坏的玩具。其实不是宝宝要故意扔玩具,而是喜欢不断验证自己扔东西的成果。
●“扔”是邀请你共同游戏的最初信号
撞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玩具:除了扔的动作以外,玩具落地时发出的声音也是宝宝的最爱,所以需要给他选那些便于抓握,能够发出声音的硬质器具或玩具来玩。比如塑料积木、不锈钢勺子、装着东西的塑料瓶子等。
这样“乱扔”有趣又有益
围起一个游戏场:如果不加以引导,宝宝确实会乱扔,显然这对于宝宝规则意识的养成及家庭环境都非常不利。既然宝宝认为扔东西是游戏,那不妨在家里开辟出一小块可以随便扔东西的游戏场,用围栏或明显的标志圈起来,将选择好的玩具放在里面,告诉宝宝在这里可以随便扔、使劲扔,但在其他地方不可以扔任何东西。如果在游戏场地里设置出扔的时候还能像保龄球一样碰倒不同的障碍物,发出不同的声音,孩子的兴致会更高,也更能区分出扔东西游戏和在其他地方、其他时候不随便扔东西的差别。
再制造胶粘修复技术作为再制造的关键技术得到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相比传统方法(螺接、铆接和焊接),有以下明显的优势[3]:
1 选择可以扔的玩具
地面不要放置软垫:在游戏场里不需要放置软垫。对于大一点儿的宝宝,可以放几个不同的托盘、比较矮的小桶,让他像套圈一样有目标地投掷。对于小宝宝来说,让他直接把物品扔在地板上就可以了,要确保落地时物体能发出声音,保证宝宝的游戏乐趣。
四足机器人机身及其他关节连杆的材料均选择为铝,密度为2.74e-6 kg/mm3。为简化模型,机身设计为长方体,长为300 mm,宽为75 mm,高为20 mm;大小腿均设计为圆柱体,高为120 mm,底面半径为12.5 mm;斜面设计坡度为5°,静摩擦系数为0.3,动摩擦系数为0.5。运动规划方面,采用稳定性较高的三角步态,设置步幅为40 mm,抬腿高度为50 mm,运动周期为1.6 s。
“一边扔一边笑,你越捡,他越笑”,这说明了什么?乍看起来很让人苦恼,可是如果从宝宝的角度来看则完全不同,你的加入让他感觉很兴奋,他正在从“你捡、我扔”的游戏中获得快乐!很多宝宝看着妈妈的眼睛故意扔东西,往往意味着“咱俩玩扔东西的游戏吧”的邀请。
1.加强个别辅导。根据造成学困不同的成因,分析每一个学困生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为了便于辅导,除了教师重点辅导外,也可安排班上的优等生与学困生进行“兵教兵”帮扶活动。
2 开辟“专场”
如果不能正确地解读宝宝的行为,很多行为在成人看来就会成为一种问题行为,是需要被禁止,甚至是要斥责的。当我们了解了宝宝为什么“乱扔”之后,心态就会大不相同。不妨因势利导,既支持他的游戏和探索行为,又进行适当的规则约束。
不锈钢碗或杯子:对于宝宝来说,他喜欢生活用品远胜于购买来的各类玩具,比如他可能更喜欢空的米粉罐子、不锈钢杯子或者碗,所以不妨选择一些旧的、不怕摔的不锈钢器皿给宝宝当玩具,这样会大大提高宝宝玩耍的兴趣。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3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分布为38至75岁,平均年龄为(54.89±10.02)岁,患者的原发病分布为:严重多发性创伤继发感染5例,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肺部感染17例,其他感染4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分布为37至74岁,平均年龄为(54.71±10.18)岁,患者的原发病分布为:严重多发性创伤继发感染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肺部感染16例,其他感染5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共同游戏
和宝宝玩“你扔我捡”的游戏:共同游戏会让宝宝意识到你对他的理解,可以有效地加强亲子交流,有利于安全依恋关系的形成。可以根据宝宝的生活节奏,每天选择一个小时段,和宝宝来一场这样的游戏,一起欢笑,一起动起来,也是非常好的亲子游戏。
根据宝宝的能力提升扔的难度:实际上,在孩子的整个童年期,这种类似于扔的动作练习游戏都在孩子的游戏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不妨回忆一下,是不是曾经乐此不疲地打沙包、玩套圈?是不是遇到河流就想扔石头?因此,在和宝宝共同进行扔东西游戏的时候,可以多观察宝宝的能力,适当地将游戏做出调整和改变,既能一直保持宝宝对扔东西游戏的兴趣,又能对宝宝的动作技能发展和智力发展有所促进。比如可以划定范围让宝宝扔,也可以设立目标让宝宝投掷,还可以让宝宝将物品扔到大小不同的盒子里面,甚至是从盒子上面扔过去或者从洞洞里面扔过去……
读懂宝宝的行为是教育的前提,既可以和正在探索扔东西乐趣的宝宝开启一段共同游戏的美好时光,又能帮助宝宝意识到在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时间才能玩这样的游戏,使宝宝意识到“只有这段时间、在这里可以扔”,避免日后宝宝形成随意乱扔的习惯。
标签: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