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发展,我国的工业和生活对电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促使了电力单位加大了输变电工程的投资与建设。当前电力单位虽然掌握了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电力核心技术,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会遇到新问题新困难,阻碍着输变电工程的顺利发展,造成输变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滞后的现象。基于此,本文作者阐述了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分析了输变电工程中工程质量和造价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控制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工程质量;造价管理
近些年来,输变电工程要求,比以往更严格和规范。作为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复杂系统。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专业性强、不易施工、工期长等特点。所以要想把输变电工程建设得符合现代化的标准,质量合格,需要秉持认真、严谨的态度,不断地学习研究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技术,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解决在输变电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有效保障整个输变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造价,使电力系统可以更加安全和平稳运行。
1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推广,大型的输变电工程日益增多。输变电项目往往施工周期长、投资大、项目工程复杂,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实现企业达到预期利润,采用科学的项目施工造价管理与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只有科学的项目施工造价管理才能有效的规避亏损的风险,只有科学的项目施工控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工程质量。
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的复杂性、分散性、工期不固定性造成的工程投入资金量大,造价管理与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输变电工程项目需要形成一个完善而科学的施工造价管理与控制系统,进行精细化的预算,及时有效的规避风险,对涉及到的经济开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简化造价管理工作流程,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将新型的电子信息技术融入到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系统中,减少误差实现高效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
2输变电工程中工程质量和造价现状分析
2.1市场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市场因素是指由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对输变电工程项目造价影响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设备费用和材料费用。通过对近年来企业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设备费、材料费价格逐年下降,人工费逐年上升。另外外部因素是项目的建设条件、土地征用费、拆迁补偿费等因素。工程建设外部条件会影响工程量,影响工程造价程度。
2.2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认识不足
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仅能够使电力单位造价控制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关键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就目前而言,部分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对于输变电工程质量和造价的认识都存在不足的问题,输变电工程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具体施工的时候往往存在重技术轻造价,他们一般都时等到施工完成之后在进行结算,而且在进行核算的时候也是格外注重成本的核算而不是造价的核算,长此以往整个输变电项目的造价管理和质量控制就会显得十分被动。
2.3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
施工工程组织设计与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以及造价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项目在进行建设和组织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但是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项目并没有及时的优化和调整相关的组织设计工作,甚至还有一些工程存在着盲目追求工程优质和工期提前而进行盲目设计,所以如果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会制约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合理性的。
2.4标准设计与典型造价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
现阶段输变电管理在技术上采用了标准设计,在质量管控上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把控;在造价管理上采用典型造价,在造价管理上也框定了一定的范围。已经比较科学地衔接了技术管理和造价管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在设计上机械采用技术标准,造价与实际偏离造成施工质量难以保障;②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技术指标变更和造价相应变化管控存在不足;③设备招标管理过程中采用低价中标,部分设备厂商为了以次充好,导致设备质量下降,运行维护压力增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建设中对现代管理技术的缺乏
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在输变电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控制工程的质量和提高造价管理的水平,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重点就在于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来有效的降低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的输变电工程是在国有管理体制之下欠缺明确的追责制度,也就很少有人会去专门研究和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在技术得不到保障的时候工程的质量控制和造价管理也就很容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3输变电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和造价的有效控制
3.1以资产全生命周期造价为最优目标,设置标准
开展资产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电网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贯彻“全系统、全过程、全费用”的原则,以全寿命造价为导向,强化全过程造价管理,实现造价管理精细化、合理化,强化资产寿命周期全过程的业务流程管理。推进标准化作业,合理设置和严格管控建设技术标准。
3.2积极转变质量管理方式
管理单位应该健全对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对于监理和施工行为进行不断规范,严控施工质量与工序,提高施工工序水平;不断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努力做好日常的质量控制等工作,加强对各项体制执行效果的控制。积极采用基建控制、评优工程等管理制度,加强对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努力贯彻和实施标准施工工艺,提高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的标准化工艺水平。
3.3对材料、设备质量加强控制
对材料、设备质量加强控制,是工程质量提升的必要保障,是建立良好施工基础,是实现对工程进度和成本有效控制的条件。同时,在购置和应用材料、设备时,应严格控制质量,并通过业主与承包商的质保单位一起进行验收,对于关键构件、设备,在制造时应做好驻厂监造和质量监控工作。在设备与材料运输之前,应认真做好质量的最终检验,对满足标准、图纸要求的开具合格证书,并将此证书当作验收资料的部分。
3.4落实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的应用,合理控制造价水平
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不但能够规范单位设计行为,促使单位能够尽可能地选取合理的模块进行组合,同时为评价工程造价是否处于合理水平提供了依据。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技术指标变更和造价相应变化,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促使质量与造价达到合理的平衡。设备招标管理过程中,在保证设备质量的前提下则讲求经济实惠,需要辩证地处理好造价与质量的关系,以控制质量为目标,合理管控造价水平。
3.5提升输变电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输变电现场的管理人员掌控着整个输变电工程的质量,所以要想有效提高输变电工程的质量,需要对输变电现场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保证最后选拔出来的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都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确保在输变电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方面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降低输变电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保证输变电工程能够正常、顺利地进行下去。
4结语
总之,随着新能源战略的推动,我国电力能源得到长足的发展。电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输变电工程项目严格把控好生产造价与质量,掌握科学的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与控制系统,在确保电力系统稳点性的同时又减少了生产造价,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又保障了电力单位的利润,进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铁成,张伟.输变电工程的质量管理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8(19):129.
[2]袁皞.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和对策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4):236.
[3]柯蔼夏.浅谈输变电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和造价的有效控制[J].电子测试,2019(07):106-107+111.
论文作者:靳堋1,周益丹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输变电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