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体系下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构建论文_刘鸿宇

多元评价体系下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构建论文_刘鸿宇

(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

摘要: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差异化的学习英语学习需求,更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第二课堂的评价体系研究却寥寥无几。不少高职院校在英语第二课堂进行得如火如荼得表面下,同样面临着评价内容模糊;评价方式模糊;评价主体模糊等困境。本文尝试从多元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并尝试建立较为完整的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第二课堂,多元评价体系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为职教20条,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场所,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不是研究型的高校,其培养目标要本着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去市场对各专业的实际需求,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以此为导向重新设置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这其中就包括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学时和时间分配。[1]

以泰豪动漫职业学院为例,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时长为三个学期,第一学期为每周四课时,第二学期为每周两课时,共96课时。学生学习时间短,课程紧凑且任务繁重。班级人数众多,一般为80-100人。考虑到班级规模对第一课堂教学效果发挥有了相当的限制。故而,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显得尤为重要。从第二课堂的特征上来讲,它的优点主要表现为:(1)第二课堂是针对第一课堂而言的,是在常规教学外的活动形式。(2)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形式多样,生动有趣。(3)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实现个性化发展。(4)能够有效融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注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2]

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第二课堂不应占用过多时间。同时,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应立足职业场景,为学生创设实际生产生活场景,并与第一课堂连接形成一条完成的教学-应用线。在完成教材内容学习后得到在实际生产生活场景中运用英语的机会,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取适合自身的实践活动。各高职院校都在英语第二课堂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例如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新生创办英语协会及俱乐部,开展新生英语活动月,进行形式多样的英语竞赛如诗歌朗诵和口语比赛(屈玉琴,2016)。

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纳德(Howard Gardner)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九大类: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这九种智能通过不同方式,以不同程度组合在一起,同时它们也独立存在,构成个体心理结构。根据该理论,智能与先天因素关联性不大,它可以在后天得教育中得到充分发展。当然个体得智能发展也存在差异,衡量个体智能高低与否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其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社会所需有效产品的能力的高低。[3]

考虑到高职类院校是为培养高质素应用型人才得培养目标。不仅第一课堂中的课程设置需要紧扣职场,第二课堂的设置更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职场情景下锻炼与实践的机会。泰豪动漫职业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是校本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与实践生产生活中做贴近的主题内容,例如:购物,看病,求职,教育等。每个单元都以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进行划分。但受限于课量不足与庞大的班级人数,许多教学内容无法开展。针对第一课堂内容,笔者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第二课堂内容进行开放式评价与标准化评价。

一、开放式评价

在进行口语活动时,例如用英语介绍学院某幢建筑物并拍摄成视频时,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成员固定并分配定额的任务:组内成员分工负责资料查找,人员联系,剧本写作,拍摄,后期剪辑等。

在进行阅读活动时,为第二课堂进入人文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文化的层面上对语言学习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课堂类型

评价标准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口语活动

是否完整完成口语任务;是否具有创新型;是否能较清晰地阐述任务指向的内容;发音语音语调是否正确;是否能针对其他学生针对口语任务内容提出的疑问进行答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语法(20%)词汇(20%)流利度(20%)发音(20%)创意(20%)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打分

综合学生评价进行打分

阅读活动

是否能在得到适当指导后理解文章大意;是否能完成教师针对文章提出的问题;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为文章找出相应的背景材料;在文章梳理作业或海报作业完成后能否针对其他学生的提问进行答辩

回答(20%)材料制作(20%)答辩(60%)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打分

综合学生评价进行打分

二、标准化评价

在进行听力活动时,增加商务口语谈判听力填空、外宾接待场景泛听总结,会议英语精听填空及不同英语口音听力训练为主。

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增加部分国际贸易及外贸函电内容。以询盘、还盘等形式进行写作训练。以实际生产场景中的国际贸易单证,英文接待行程单等为主。

课堂类型

评价标准

教师评价

听力训练

能否正确填出听力材料中的空缺部分;泛听总结关键词是否到位;能否听辨出不同英语口音的特征;能否根据国家商务礼仪中的实际场景听力做出相应举动;

有唯一标准答案

写作训练

能否正确仿写外贸函电邮件;能否正确使用词汇及与语法;

由教师收集外贸公司员工外贸邮件作为展示文本;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

作者以2018级软件技术3,4班与18级移动互联,云计算运用技术1班作为实验参照对象,在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针对不同班级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2018-2019年第二学期对18级软件技术3,4班学生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并展开问卷调查。在发出的71份调查问卷中,对第二课堂内容感到较为满意及十分满意的学生占67.87%;对第二课堂内容难度觉得使用及容易掌握的学生占56.5%;对第二课堂内容教学创新满意度中,较为满意和十分满意的为54.1%。而对比第一课堂成绩我们可以发现,18级软件技术3班与4班的期末平均分为:68.79和74.62。18级移动互联,云计算运用技术1班的期末成绩为55.98和59.5。由此可以得出:

(一)第二课堂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二)在第二课堂评价体系中加入学生评价的角色可以起到良好的互相监督的作用,并激发学生自我监督的意识;(三)评价方式多元化有助于学生摆脱唯一标准答案的束缚,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场景中找到英语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饶素芳.大学英语听说能力“职业化”教学模式与途径研究——以高职口语大赛推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为切入点[J].韶关学院学报,2017,38(11):88-91.

[2]吴天慧.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研究文献综述[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5):54-56.

[3]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论文作者:刘鸿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多元评价体系下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构建论文_刘鸿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