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疾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论文_陶小艳

(湖南航天医院呼吸内科 湖南长沙  410205)

摘要:目的 对老年慢阻肺疾病的患者在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我院82例老年慢阻肺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组护理,分组方式则以1:1比例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对其肺功能指标变化、住院时间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的肺功能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住院时间缩短,对比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且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较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阻肺疾病威胁患者的健康,给予优质护理则可以缩短其住院时间,显著改善肺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疾病;优质护理;临床效果

慢阻肺叫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肺部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是患者呼吸道气道受到疾病的影响使得肺通气和肺换气受阻,出现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严重威胁其正常生活。在临床治疗中,给予有效的治疗其恢复速度较慢,而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则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效果显著。本文就老年慢阻肺疾病给予优质护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82例自2015年6月-2017年10月的老年慢阻肺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组护理,分组方式则以1:1比例分组,护理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65.5±8.5)岁;对照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65.5±7.5)岁,对其资料数据分析显示,数据无差异性,可对比分析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同时嘱咐其按时休息。护理组则给予优质护理:①入院护理:将患者带入准备好的病房,调节好病房的温湿度和光线,并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以缓解其症状,同时通知医生进行诊断,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为患者介绍疾病的情况,并讲解相关知识,让其有正确的认知,同时告知其医院的作息时间和基本规则,嘱咐其按时休息。②心理护理:慢阻肺常常会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难以治愈,且症状发作后患者会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以缓解其紧张情绪,积极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告知其亲情支持的重要性,同时待患者症状缓解后向其讲解恢复较好的案例,给予其足够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1]。③呼吸护理:嘱咐患者保持舒适的卧位,及时给予患者拍背护理,给其示范正确的咳嗽和呼吸方法,以促进痰液的排出,缓解其临床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不能自行排痰,则视情况给予雾化吸入或者吸痰处理,同时教会患者翻身和拍背,从而促进痰液的有效排出。待患者症状好转后可指导其下床步行训练,6min/次,2次/d[2]。④氧疗护理: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在治疗的过程中为快速缓解其缺氧的症状,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及时给予吸氧,而对于肺疾病的患者,则需要间断性或者持续性吸氧,此时应告知患者,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的大小,若为持续性吸氧则不可随意去下鼻氧管,给予3mL/min的氧疗护理[3]。⑤药物护理:一般情况下,老年慢阻肺的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常用环丙沙星进行治疗,但是在服药后容易加重其肾脏的负担,因此应科学地指导患者用药,告知其用药的剂量和时间,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剂量,注重患者的药物搭配,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其肺功能指标变化、住院时间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表示,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2值检验,以SPSS最新版本软件计算,对两组计算后的数据判断以P<0.05进行判断。

2结果

2.1对其肺功能指标变化和住院时间进行分析

护理后,护理组的肺功能指标变化较好,住院时间较短,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对其肺功能指标变化、住院时间进行分析( )

 

3讨论

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是一种严重的肺部不可逆的疾病,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呼吸不畅、气体交换受阻、喘息、咳嗽等症状,严重时患者会出现缺氧状态[4]。引起慢阻肺的因素较多,其中最常见的为吸烟、粉尘和大气污染等,有研究显示,吸烟者的肺部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对于慢阻肺临床上常常以药物对其病情进行控制,而在治疗后,患者则恢复较慢,且容易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不仅不利于其身体的恢复,而且会引起护患纠纷,对其影响较大。

在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文就此护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75.61%,同时其护理满意度为92.68%,对照组为73.17%,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为:慢阻肺是病程较长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应及时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如进行用药护理,保证其用药的准确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积极促进患者恢复;然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应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对出现的消极情绪积极给予引导,提高治疗的依从性[5]。通过上述的护理,使得患者能够在治疗的同时正确给予配合,积极促进身体的康复。

综上所述,慢阻肺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恢复,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仇晓敏,邵志燕,鲍晓芳.老年慢阻肺疾病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分析[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365-366.

[2]刘伟玲,张海湘,张红丽,等.老年慢阻肺疾病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2):350-351+354.

[3]张绪蓉.优质护理在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3):244.

[4]钟小慧.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1):127-128.

[5]徐青.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5):254-255.

论文作者:陶小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老年慢阻肺疾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论文_陶小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