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施工在当前土建施工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越重要,而施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容易出现裂缝等现象,影响到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对此,应当在土建工程建设之中优化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对原材料准备、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振捣技术、留缝技术及混净土养护等要点的控制,为建成高质量的土建工程奠定基础。由此看来,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应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注意哪些问题
1.1降低混凝土在入模时的温度
施工的技术人员要尽量选择气温低的时候浇筑混凝土,可以采用地下水进行搅拌,并适当的加入一些缓凝型减水剂,骨料在运输的过程中尽量加强排风,散发热量,浇筑时如果地表气温比较高,可以暂缓时间,等待降温后再进行浇筑,材料宜放到遮阳的阴凉环境中存放,加快热量的挥发,保证混凝土在入模时的合理温度。
1.2实时监控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混凝土就像是娇嫩的皮肤极需实时监控与保养,在不同的季节应区别对待混凝土保养方式,夏天气温较高,技术人员应注意不要让混凝土暴晒在太阳下,同时加强保湿维护,冬季气温较低,早晚温差大,要注意混凝土的温度平衡,避免严重的温差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做好保温工作,因为混凝土具有“应力松弛效应”,应选择合适的时间拆模,分时段监控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在施工进展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工序,利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控制混凝土的铺展,避免出现堆积过高、铺展不均匀、漏铺的现象。
1.3提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土木施工要求混凝土中砂含泥量小于2%,石含泥量小于1%,砂石含泥量的降低,能够有效减少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形成,抗拉强度降低、以及混凝土的收缩情况,强化混凝土的抗裂功效,避免因砂石含泥量大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改善应力的分布,将合适的混度配筋建立在混凝土的表层和里层,对于表面的水和底层砂浆及时清除干净,加强保养维护力度,充分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提早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原材料的准备
混凝土的原材料是最能够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之一,出于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在土木工程之中有效应用,为高质高效建成土木工程奠定基础。
(1)水。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用水的相关标准来选择适合水源的水如未经处理的工业或农业废水、污水、沼泽水是不能直接用在混凝土制备之中;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及其他化学物质,会给混凝土带来一定的腐蚀作用,所以海水也不能用于混凝土制备当中。
(2)水泥。水泥在混凝土当中起到黏附性和凝固的作用,加之水泥与水接触能够发生水化反应,所以水泥质量的高低不仅会影响混凝土质量,还会影响混凝土施工效果。基于此,在准备水泥的过程中,需要对市面上销售的不同种类的水泥予以对比分析,尤其是强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水化热、抗渗性及抗腐蚀性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混凝土施工相关标准来慎重选择水泥。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适用于承重、负荷结构的混凝土,所选用的水泥的强度等级要高,如此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因此,施工人员还要对水泥进行检测试验,将试验结果作为水泥选择的标准之一。
(3)骨料。其实混凝土骨料指的是粗砂和细砂。对于骨料的准备,则需要采购人員在骨料级别及比例上下功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像细骨料砂的选用,需要对其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及有害物质的含量等方面予以检查,确定细骨料砂的模数是否在1.7~3.7,含泥量是否≤3%,有害物资含量≤2%,如若符合标准,则可以应用于混凝土制备当中;粗骨料石子的选用,则需要对其质地、级配、含泥量、最大粒径及针片状颗粒含量予以检查,如若在标准范围之内,同样可以应用于混凝土制备的当中。
2.2混凝土浇筑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要点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基于以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情况来看,确定沪宁图浇筑施工容易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不佳,相应的土木工程的坚固性、稳定性及安全性难以保证。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此种状况的发生,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施工要求,对预埋件位置、数量、保护层厚度等方面予以检查,及时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对钢筋及模板凹凸不平处存在的杂物予以清理,并且检查模板是否存在缝隙或孔洞,如若存在需要采用适合的材料加以封堵;使用清水对未风化的岩石进行清洗,并且注意将岩石面地层中残留的积水排除;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及施工流程分层浇筑施工,并且注意对混凝土浇筑厚度加以控制;针对竖向结构进行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则需要从底部开始施工,也就是先填筑水泥砂浆,再进行土木部分的施工,这一过程中尽量避免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施工人员需要特别留意预留孔洞、钢筋、预埋件、支架及模板变化情况,如若发现位移或不良情况,需要及时处理,避免质量隐患遗留。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这一环节,需要对浇筑的各项参数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加以检查,如浇筑密实度、浇筑面积等,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2.3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所展开的混凝土振捣施工对混凝土能否形成预设的形状,指标能否达标有很大影响。基于此,为了提高土木工程质量,还要注意优化实施混凝土振捣技术。对于混凝土振捣技术的有效使用,需要在混凝土浇筑进入模板之后立即展开振捣施工,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注意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混凝土摊铺,良好的摊铺在模板表面,除了摊铺厚度、混凝土密实度等方面符合施工要求之外,还要注意禁止气泡存在;注意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选择适合的振捣方式,如人工振捣或机械振捣,如若人工振捣,则需要选择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施工人员,利用捣滚或插钎等工具标准化的施工,而机械振捣,则需要选择适合的、有效的机械设备。
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措施
3.1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过关
固定的科学配比设计不一定适合现场施工进展情况,首先,技术人员应根据气温、设备的不同设计合理的混凝土比例,其次,确保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避免出现离析的情况,这就要求在混凝土搅拌时,时刻关注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与粘聚性,再次,由专业的振捣人员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浇筑振捣差,混凝土里面出现孔洞或蜂窝等问题,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加大振捣力度。最后,在实际施工进展中,严格把控施工的各个环节,对细节的施工技术加以重视,设计合理化、健全化的施工工序,实时把控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从最初的材料配制到最后一道施工工序施行严格监控。
3.2加强混凝土施工程序控制
首先,应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商家选购混凝土材料,科学计算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规划合理的运输设备和线路,其次,以严谨的态度确保施工的有序进展,即使工期较短也不能为赶时间盲目施工,严格混凝土的操作顺序,循序渐进的安排施工时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脚下,不要踩踏钢筋,以免误移预先埋好的线管,增加施工负担,最后,管理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逐步建立全方位的管理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举措,责任到人增强员工责任感,为高效施工打好基础。
4结束语
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非常多,在施工过程中,应提前规避有可能造成混凝土裂缝等不良现象的各种条件,严格规范混凝土施工程序,使得混凝土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张燕,成方群.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7(2)80.
[2]刘芳.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论文作者:金显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水泥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