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212
摘要:目前,建筑地下室不仅要满足基础结构设计的需要,还承担一些重要的建筑功能,包括超市、游乐场、车库等。合理的地下工程建设是解决城市空间不足的关键,且由于地下室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极易发生渗水、漏水等情况,这不仅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也给作业人员、居民的安全构成威胁,故在地下室修建过程中要尤为注重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打造一个可以在室内正常储存、生活与生产的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为了更高效率的利用土地资源,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城市化进程非常明显,导致市区人口急剧增加,显现出来土地资源匮乏和人口增长的矛盾非常明显,因此建筑工程越来越往高层和地下发展趋势。目前,我们国家高层建筑非常多,但是由于地下水的包围,经常会导致出现渗水和漏水情况,因此控制好地下建筑物防水,加强在防水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1 地下工程常见渗漏制因
1.1地下水水位测量失误
有目共睹,房建施工中关于建筑深埋工作的存在,导致人们对该部分工程质量的忽视,在地下工程长久运作的前提下,受到自然环境、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使其水位出现变化,而施工人员并未依据情况对水位进行精准判断,从而造成地下工程渗漏状况。
1.2防水设计不合理
当前防水材料类型鱼龙混杂、品种多样。在实际的地下工程施工中,某些建设单位为了满足自身利益,未严格遵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相关内容,致使地下工程堵漏材料、防水材料与标准规定相背离,甚至在质量与厚度上均未达到合理标准,引发“豆腐渣”工程的出现。除此之外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前,并未采用实地勘探的方式,从而造成对工程现场地质条件、功能要求、地理环境掌握力度不足,加之“因地制宜”原则的匮乏,导致地下工程频繁出现渗水状况。
1.3施工原因
(1)混凝土未根据既定标准来配置,外加剂、坍落度、水灰比等各项指标没有控制好,导致水化热太高,徐变严重,最终形成裂缝;(2)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拆模时间太早,导致混凝土内外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异,形成相对较大的拉应力,早期混凝土的强度较小,在拉应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裂缝;(3)外墙模板支护过程中使用的对拉螺栓预埋穿墙PVC管,未将止水片焊于中间,这样就非常容易产生渗水通道;(4)未对后浇带的梁板钢筋进行强化保护,导致其长时期受潮而产生锈蚀,进而对其有效截面与粘结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模板的拆除时间较早,使得相关构件变成悬臂构件,其上方易产生裂缝。
2 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2.1地下工程柔性材料外防水措施
(1)材料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柔性防水材料选择时,必须与国家相关标准相符,材料的耐久性、耐水性、耐腐蚀性、耐菌性及耐穿刺性等都要满足要求;(2)防水基层施工中,基层要保持清洁、平整,含水率控制应满足柔性防水材料施工的要求;(3)柔性防水层施工中,若采用卷材防水,要均匀涂刷基层油,涂抹量要合理控制;卷材的搭接长度、铺设方向要与规范、设计要求相符,阴阳角作为折角或圆弧,部分铺设薄弱的部位可适当给予加强,保证卷材铺设后与基面能够紧密粘连;采用喷涂或刷涂防水层的方式,要分层、均匀的涂刷或喷涂,避免遗漏;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质量检验,通过检验后,对防水层进行保护,避免后期施工破坏防水层;(4)保护层施工。施工材料强度要满足要求,不能对防水层造成破坏。保护层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方可继续施工,并要求后续施工不能对保护层、防水层造成破坏;若施工期间保护层与防水层受到破坏,要及时进行修复,避免影响防水效果。
2.2地下防水施工细节构造的处理技术
(1)施工缝处理
地下建筑工程的底板必须进行连续浇筑施工,不得留有施工缝,如果留有施工缝,很容易从底部渗入地下水和潮湿的水汽,这样将会导致防水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工程要求必须要留有施工缝,则施工时候必须留置在一些变形和受力较小的部位,另外只有在完成两侧混凝土的浇筑后,才可以在施工中利用防水膨胀剂。在对地下工程的外墙进行施工时,施工缝必须留置在墙高两米以上的位置,而且必须是水平的施工缝,如果施工缝的留置是竖向的话,则需要把施工缝留在后浇地带和沉降缝处,防止将施工缝留在剪力最大的侧壁与底部交接地带。
(2)穿墙螺栓的止水问题处理
地下建筑工程完成整个施工后,必须加强对螺栓处的防水处理,因为穿墙螺栓非常容易成为整个工程防水的最薄弱之处,以免其影响整个房建工程的防水质量。现场一般的做法是首先将螺栓处凿一个两厘米左右大小的缺口,把螺栓从根部进行切除,经过一段时间冷却后,再进行填补,填补主要采用防水砂浆,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除去墙体的防水薄弱环节部位,从而提高了整个地下建筑工程的防水质量控制。
(3)穿墙管部位的防水处理
原则上说,地下建筑工程包括了混凝土工程、排水、电器工程在内的多个种类的设施设备。在墙体内大量埋藏管线及洞口,用于电线的铺设和供水排水管道的铺设,这些部位无疑也是地下工程防水的薄弱环节,所以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这些地方出现问题。
2.3严格开展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在建筑工程中属于常见问题,为了预防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进行浇筑时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还可以通过设置施工缝来改善混凝土裂缝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分层浇筑时,需要在凝固之前进行再次振捣,从而保证混凝土的结合程度,降低混凝土在浇筑作业时出现离析现象的几率。另外,还需要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对地下室的地面进行压平处理,尽可能杜绝裂缝问题的出现。当浇筑工作完成之后,要对地面进行合理的养护,并根据地面的实际情况确定最终的养护方式和时间。
2.4做好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地下防水系统的质量控制工作要从最初的设计阶段开始,只有设计合理才能保证后续的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达到有效的防水效果。作为地下防水系统的设计人员,需要同时考虑到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和抗渗性能,在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和抗渗性能达到标准的基础上,再开展地下防水系统的设计工作。设计工作中要合理的配置防水和排水设施,通过多种防御方式来提升地下防水系统的防水性能。对设计阶段实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保障由于设计失误导致的防水性能缺失问题,从而提升建筑整体的质量。
3 结束语
地下建筑工程防水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非常重要,地下建筑工程,增加了建筑的实际利用空间,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的利用效率。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开展多个阶段的防水作业,对于保障建筑的防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防水质量的提高最终提高了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宏涛,张江涛.建筑工程的地下防水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7).
[2]杜建江.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水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4).
[3]石伟国,乐雨,吕志鹏.基坑内支撑立柱与地下室底板防水节点施工工法[J].建筑技术,2015,46(7):639~643.
论文作者:侯艳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地下论文; 防水层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地下工程论文; 地下室论文; 螺栓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