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豇豆重防四种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豇豆论文,四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豇豆根腐病 根腐病是豇豆上的常发病害。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只因病株较矮小,往往被忽视。到开花结荚时,病株下部叶发黄,从叶边缘开始枯萎,但不脱落,检查根部可见红褐色病症。随着病情发展,主根由红褐色变为深褐色、黑褐色,病部稍凹陷,有时开裂,病株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或黑色病斑,侧根少,腐烂死亡。主根腐烂后,病株即枯萎死亡。此病属一种土传病害,高温高湿易发生,秋季多雨及排水不良、粘重低洼地、连作地种植发病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种植抗(耐)病品种;与白菜和葱蒜类蔬菜实行2~3年轮作: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地块或采用高畦栽植,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或深埋。(2)药剂防治。在田间零星发病时开始用药,施药方法有药液浇根和喷雾两种,药剂可选用多菌灵、防霉宝可湿粉、托布津可湿粉、抗枯宁等。灌根的药液浓度可稍加大,每株浇药液250克,隔7~10天1次,浇4~5次;喷雾的药液按常规比例兑水,重点喷射豆株茎基部,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3次。 二、豇豆锈病 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茎蔓、叶柄、豆荚均可受害。初期多在叶片背面形成黄白色小斑点,微隆起,扩大后成红褐色疮斑,疮斑破裂后散放出红褐色粉末状物,疮斑处的叶片正面产生绿斑。植株生长后期病部产生黑色疮斑,疮内含有黑色粉末状物。秋季多雨年份常易引起此病流行,长期连作,地势低洼、种植过密等均能加重发病程度。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避免连作;合理密植,雨后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配合使用氮、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等喷雾,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三、豇豆煤霉病 豇豆煤霉病又称叶霉病,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及荚。发病初期仅叶两面生赤色或紫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至多角形淡褐色或褐色病斑,且病健部界限不明显,潮湿时,病斑背面生出灰黑色霉菌,严重时致早期落叶或蔓上残留数片嫩叶,病叶变小,病株结荚大减。高温高湿宜于发病,热雨多病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避免播种过密,以利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田间染病落叶,减少再传染菌源。(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四、豇豆病毒病 病株初在叶片上产生黄绿相间的花斑,以后浓绿色部位逐渐突起呈疣状,叶片畸形:严重病株生育缓慢、矮小,开花结荚少。豆粒上产生黄绿花斑;有的病株生长点枯死,或从嫩梢开始坏死。秋季气温偏高、少雨、蚜虫发生量大的年份发病重。栽培管理粗放、农事操作不注意防止传毒、多年连作、地势低洼、缺肥、缺水、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防治上以早期灭蚜为主,特别是干旱年份更应注意防蚜;此外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应根据植保要求喷施20%病毒宁、20%病毒A 5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防治,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 联系电话:0531-82595310秋季豇豆四病_豆角论文
秋季豇豆四病_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