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外商直接投资理论解读_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西方外商直接投资理论解读_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解读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直接投资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方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流派比较多,其理论视角各不一样。一类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它们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另一类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它们主要从一国产业甚至更宏观的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

1.垄断优势论。1960年,斯蒂芬·海默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这篇论文被称为西方现代跨国公司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奠基之作。海默从实证研究美国跨国公司入手,创立了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论。该理论试图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行为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会遇到诸多障碍(如语言、法律、文化、经济制度的不同等),与东道国的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跨国公司之所以仍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海默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排除竞争,在一个以上的国家控制若干企业以消除它们之间的竞争有时会获得丰厚利润;二是利用优势,某些公司在一种特殊的活动中有优势,在国外开展业务,在更广的范围内利用这些优势将有利可图。海默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跨国公司拥有如下垄断优势:

(1)技术优势。拥有先进的技术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垄断优势。大型跨国公司拥有极强的科研力量,并投入巨额资金开发新技术。由于技术市场的不完全,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将拥有的先进技术内部化使用,以保持垄断地位。

(2)先进的管理经验。跨国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输出这种管理能力,这是东道国企业所不具备的。

(3)规模经济优势。规模经济给大企业带来了优势。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国际化生产,避免本国和东道国市场对规模经济的限制。

(4)综合优势。跨国企业除上述优势以外,还拥有其它一些优势,如信息、国际声望、销售渠道等等。

垄断优势论的结论是,垄断与优势相结合,是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其中,拥有先进技术被认为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优势。其后一些经济学家发表了大量文章,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论。 1970年,约翰逊发表了《国际公司的效率和福利意义》,指出“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他认为,知识包括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跨国公司对知识资产的控制。1971年,凯夫斯发表了《国际公司:对外投资的产业经济学》,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的最重要优势是使产品发生差别的能力,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使其产品与其他生产者的产品产生差异,从而获得对价格和销售额一定程度的控制。鲁特在1978年出版了《国际贸易和投资》一书,在该书中,鲁特认为,跨国公司利用其所拥有的全部知识资产,可以获得独特的垄断优势,远远超过以许可证方式利用个别知识资产所获得的优势。有些经济学家对此作出补充,认为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主要原因是避免许可证交易中存在的技术泄密的风险,继续保持其技术垄断优势。

垄断优势论实质上是从微观的角度强调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对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海默的理论第一次使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独立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要素的流动理论,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的开山之作。垄断优势论虽可以解释美国式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但不能解释日本式与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

2.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家巴克利和卡森,1976年他们合著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提出了新的跨国公司理论——内部化理论。

巴克利和卡森认为,市场的交易性失效,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促使跨国公司进行交易内部化的活动。由于市场不完全,企业在让渡其中间产品时难以保障其权益,也不能通过市场来合理配置其资源,以保证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这里所讲的中间产品最主要的是指知识产品(技术等)。巴克利和卡森认为,影响企业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行业因素、国家因素、地区因素、企业因素,四项因素中以行业因素最为重要,其中,又以知识要素最为关键。知识产品具有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其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最强。知识产品及其交易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知识产品的生产耗时长、费用大,且具有不确定性;二是知识产品可以给拥有者提供垄断优势;三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知识产品的价格不易确定;四是知识产品的市场让渡可能导致增加额外的交易成本。基于上述四方面原因,企业对其拥有的知识产品实行内部化,是一项可行的有效选择。知识产品的内部化使跨国公司更乐于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提供稳定的巨额资金,使其长期保持技术垄断优势。

美国学者马吉于1977年发表了《信息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报偿理论》,对内部化理论作了补充。马吉认为,产品开发、工艺更新和市场动态等都属于信息范畴,而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共享性,专利制度对技术的保护作用有限,所以,企业为保证其在信息投资中取得更多的收益,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已有信息内部化以取得充分报酬。

内部化理论是目前国际直接投资方面的主流理论之一,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它强调管理水平对企业国际化的意义,但内部化理论在解释国际生产的必然性和国际生产的地理分布等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3.产品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弗农在实证研究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基础上,考察了比较优势和投资在国际间的变动过程以及每一阶段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弗农把一个产品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

(1)产品创新阶段。产品的创新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R&D)投入,包括大量的研究人员和巨额的研发经费。人均收入高、市场容量大的社会有利于新产品的引入,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

处于创新阶段的产品,一般首先集中在国内生产,其原因在于降低成本和垄断技术。首先,在这一阶段,厂商利用垄断技术在国内生产,防止新技术外泄,大部分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对于其它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相似的发达国家,则通过出口贸易满足其部分需求。其次,这一阶段的产品尚未定型,需要不断改进产品设计。质量和包装等,以适应消费者的偏好,在国内生产能更及时地得到消费者的反馈。第三,国内生产接近市场,可以降低运输成本、通讯成本及维护成本,且有利于与其它中间产品供应商保持稳定联系。第四,此时产品存在较大程度的垄断,价格弹性小,区位选择对生产成本的影响还不重要,厂商主要通过技术上的垄断优势来占领市场。

(2)产品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已基本上定型,国际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产品的价格弹性加大。而且由于技术扩散,国内、国外都出现了模仿者。降低成本在竞争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为了接近消费市场和减少运输费用,厂商就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一般来说,厂商首先会到人均收入、技术水平、需求偏好和劳动力素质相近的国家或地区建立分公司,就地生产并销售,并向其它国家出口。

(3)产品标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本身和生产技术都已经标准化,生产厂商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消失,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普及,而且已扩散到发展中国家。成本——价格因素在竞争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技术水平低、工资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厂商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让其已标准化的技术。同时,厂商大规模减少或停止在本国生产该产品,转为从国外进口该产品。

20世纪70年代,弗农多次撰文修正自己的论点,主要是引入“国际寡占行为”来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弗农仍将产品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这一阶段的厂商拥有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垄断优势,主要以国内为生产基地,以便及时协调研制、生产和销售活动,并受到国内生产要素秉赋状况的影响。弗农认为,美国公司在满足高收入阶层的需求、节约劳动力的产品创新方面拥有比较优势;欧洲公司在节约土地和原材料的产品创新方面拥有比较优势;日本公司在节约原材料的产品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第二,成熟的寡占阶段。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以创新为基础的垄断优势消失,规模经济成为其垄断优势的基础。各跨国公司一方面利用规模经济优势排斥竞争者的进入,另一方面到对方的主要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削弱对方的市场力量。第三,老化的寡占阶段。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垄断优势也已经消失,大量的竞争者涌入该产品的生产领域,成本和价格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厂商被迫退出该产品的生产。跨国公司在这一阶段主要依据生产成本选择区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产品周期理论比较符合美国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的情况。但其不能解释国际企业的职能部门如研发部门的国际化,更不能解释国际化的部门、企业与技术本身的基本锁定。

4.国际生产折衷论。约翰·邓宁在总结传统理论的基础上,于 1977年发表了《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集大成者。该理论将出口、对外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结合起来,被认为是当代最完备、解释力最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论的核心是: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三种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邓宁将所有权优势定义为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而国外企业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所有权优势主要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金融优势等。这实际上是海默等人所称垄断优势的另一种提法。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对其所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使用而带来的优势。拥有无形资产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使用内部化,从而可以比非股权式的转让带给无形资产所有者更多的潜在利益。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就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运用内部交换机制替代外部市场交易,以克服市场失效的能力。

区位优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直接区位优势指东道国的有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间接区位优势指由于投资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大小不仅决定着一国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投资地区的选择,还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和部门结构。

邓宁认为,如果企业仅拥有一定的所有权优势,则只能进行对外技术转让;如果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则选择出口贸易是较好的方式;如果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则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参与国际经济的最好形式。见表1:

表1 国际生产折衷论:供应国际市场的方式选择

优势

供应市场方式

所有权内部化

(国外)区位

对外直接投资

有有有

出口

有有无

非股权资源转让 有无无

客观地讲,虽然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内容上只是一种“综合”,没有多少创新,但它吸收了各派理论的精华,运用多种变量来分析和解释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能力,应该是很有意义的。因此相对其它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由于跨国企业是在与本国环境不同的东道国内运作,强调企业本身拥有某些优势以抵销跨国竞争的额外成本,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本人认为,该理论过分强调了跨国经营企业的既有优势。事实上,并不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已经开始发展对外投资,而且不少还直接向发达国家投资。究其根源,优势论者至少忽略了三点:一是企业跨国竞争的优势具有相对性,而非邓宁所说的绝对化;二是跨国经营企业的优势具有动态性,即优势可在企业进行对外投资中积累;三是这三种优势具有互相替代性。

该理论的另一个缺陷,是来自其理论视角本身的限制。正因为这些理论主要从微观的角度来展开分析,它们抽象掉了投资企业同所在国家间的利益联系。前面所述的优势理论,基本上以企业作为不受国家任何直接干预的独立主体为前提,这在一些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可能是恰当的,但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这种抽象并不恰当。

5.小规模技术论。威尔斯运用产品周期理论结合“技术差距说”来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他指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其特殊的技术优势,这种技术优势正来源于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市场环境,威尔斯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一是拥有小规模生产技术。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适合小批量生产,来源于实际生产工艺的某些局部改进,或者是引进国外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后逐渐加以改造,使之适宜于小规模生产。二是劳动力密集的生产工艺,并倾向于使用当地要素投入。三是研究开发费用低,广告费用低,实行“低价格”战略。四是由于与本地市场联系紧密,发展中国家的许多跨国公司适应性非常强。

小规模技术理论为经济落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该理论也有某些局限性和片面性,它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同时该理论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当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趋增长的现象。

6.技术地方化理论。拉奥于 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地方化理论。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表现为适应小规模市场、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等,但这种技术却包含着独特的创新活动。他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如何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定优势”:第一,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的。不同的环境下要素的价格及供给条件都有极大差异,对技术的适应性改造是一种创新活动,而不只是单纯的模仿。第二,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各地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并不一致,只要企业对技术加以改造,使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这种技术创新就可以形成竞争优势。第三,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适应性技术在当地市场比原有技术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第四,在市场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者的品味差别大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开发出与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企业不同的产品,仍然可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五,由于国家之间在民族、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别,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上述几种优势可能得到加强。

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依然以发展中国家企业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为前提,但他更强调企业引进技术后的创新过程,即发展中国家对外国技术的吸收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一种基于本地化的创新过程,其技术创新方向基本上是拾遗补缺型,避免与发达国家企业直接冲突。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1.边际产业扩张论。日本学者小岛清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发表了大量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论著。在1977年出版的《对外直接投资论》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认为,国际分工既能解释对外贸易,也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成本原则是一致的。因此,比较利益原则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小岛清认为,两国的劳动和经营资源的比率存在差异,将导致比较成本差异,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其比较利润率也较高。因此,应当根据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率来分析一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

小岛清认为,与国际间接投资相比,国际直接投资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体现为机器设备、技术、知识的转移,以及职工的培训、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技能的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以两国存在不同的生产函数为前提,可以不考虑投资国和东道国为数不多的货币资本的增减或转移。二是对外直接投资是资本、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向东道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如子公司、合资企业等)的转移行为,由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先进的生产函数在东道国逐渐普及和固定下来。投资国和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技术转移就越容易移植、普及和固定下来。

边际产业扩张论的核心思想是:“一国应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边际产业”包括的范围较广,主要指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或同类产业中处于比较劣势的中小企业,也包括同一企业中处于比较劣势的部门。根据这一思想,小岛清阐述了若干论点:一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投资国与东道国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移植“比较优势”,由技术差距较小的投资国的中、小企业作为这种移植的担当者。技术差距越小,对母国来说越容易移植出去,对东道国来说越容易吸收进来。二是国际直接投资是顺贸易导向的。从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拉动投资国机器设备等的出口,另一方面也会促使投资国增加进口原材料。由于切合了比较优势原理,双方都会从中得到好处,并促使贸易扩大。三是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为投资国与东道国双方制造比较优势,创造更多利润。投资国从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投资,可以将东道国因缺乏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经济资源而没有发挥的潜在比较优势挖掘出来,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为双方进行更大规模的进出口贸易创造条件。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比较符合日本的国情和20世纪60~ 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较有说服力地解释了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也较好地说明了美国贸易条件恶化、出口量减少的原因。但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无法解释20世纪80年代之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同时掩盖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消极作用。

2.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于1990年发表论文《技术积累与第三世界跨国公司》,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提出后,受到经济理论界的高度评价。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技术能力的稳步提高推动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它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

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都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技术创新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中表现出的特征并不一致。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为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掌握开发尖端的高科技,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建立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主要是掌握和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坎特威尔与托兰惕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特征表现为从周边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再到发达国家,产业特征表现为随着技术积累增加、技术能力逐步提高,对外直接投资逐渐从传统产业扩展到高科技领域,并表现出良好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论虽然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掌握和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但通过技术积累,最终能够参与到高科技领域,直接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竞争。该理论认为,技术学习与积累对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技术能力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3.过度资本积累论。阿·勃利兹诺伊利借鉴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结构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二元结构论”最初是由刘易斯提出的,刘易斯给出了三个假设前提:第一,不发达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以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技术落后的传统部门。第二,劳动无限供给。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增加能吸收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第三,工资水平不变。只要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没有被现代化工业部门吸收完,工业部门的工资就会保持不变,不会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没有考察国际经济关系,是一个“封闭型”模型。阿·勃利兹诺伊利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他认为第一个假设是正确的,但第二、第三个假设条件与实际不符。他指出,由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差别,以及两个部门中成员经济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使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部门之间的联系大为减弱。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传统部门不能对现代工业部门提供的经济机会做出迅速的反应,现代工业部门对传统部门剩余劳动的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造成现代工业部门劳动力供给不足与传统部门劳动力供给过剩并存的局面。部门间的分割进一步扩大了发展差距:现代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快速增加,工人收入增加,而传统部门的生产率和收入却保持停滞或增长缓慢。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市场出现结构性供给过剩和局部的“过度资本积累”,开拓国际市场就成了必然选择。

标签:;  ;  ;  ;  ;  ;  ;  ;  ;  ;  ;  

西方外商直接投资理论解读_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