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PSS评分的分析论文_沈小军

湖南省辰溪县红十字会医院 湖南怀化 419500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PSS评分的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患者,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来院就诊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照研究要求,排除与入选标准均符合后,随机选取80名患者,将其使用摸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直接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接受6个月的药物治疗后再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I-PSS评分、前列腺质量以及最大尿流量评估本次研究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前列腺质量低于对照组患者,最大尿流量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在接受6个月的药物治疗后再实施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I-PSS评分,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PSS评分

前列腺增生【1】是好发于老年患者的泌尿系统疾病,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尿急、尿频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若患者不及时的接受治疗,任由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损害,出现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危害较大;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但是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大,部分患者甚至合并多种疾病,身体状况无法适应手术应激反应,导致手术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中,让患者在不同的时机接受手术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患者,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来院就诊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照研究要求,排除与入选标准均符合后,随机选取80名患者,将其使用摸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年龄区间在44-81岁,平均年龄为(62.53±2.24)岁;观察组患者中,年龄区间在44-85岁,平均年龄为(63.51±2.52)岁。研究人员将上述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标准;②研究的全部过程,研究人员应详细与患者讲解,面对患者的疑问,应详细充分的解答,随访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③患者的精神状况良好,沟通能力尚可。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需要临床治疗的心脏疾病、慢性疾病、重大器官疾病以及原发性造血系统疾病等;②同时患有癌症;③不愿参与;④依从性较差;⑤患者患有传染疾病;⑥无法交流;⑦ECOG评分>1。

1.2方法

对照组直接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治疗,协助患者采取截石位,采取硬膜外麻醉,使用24F以及26F将患者的尿道扩张,随后使用膀胱电切镜冲洗患者的膀胱,测定好膀胱与精阜的距离,使用电切,从患者的膀胱颈口至精阜切开一个通道,对于病情平稳的患者,可将尽量多的切除患者的侧叶残留的腺组织,手术完成后,进行止血,冲洗干净组织。观察组则在接受6个月的药物治疗后再接受手术治疗,让患者口服非那雄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112 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天5mg;坦索罗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285;生产企业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每天0.2mg,连续治疗6个月,然后再让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统计患者的I-PSS评分【3】、前列腺质量以及最大尿流量。研究中的数据均使用软件进行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数据,按照计量资料(`x±s)使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前列腺质量以及最大尿流量数据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机进行手术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前列腺质量以及最大尿流量与对照组患者相差不大,(P>0.05)数据差异无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前列腺质量低于对照组患者,最大尿流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前列腺质量以及最大尿流量数据对比(见表1)

3讨论

前列腺增生疾病是老年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临床研究证实,手术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效果,但是相对于药物保守治疗而言,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且部分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虽有手术指征,但是身体状况无法适应手术风险,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让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十分关键【4】。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机进行手术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在不同时机接受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前列腺质量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有所提升,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显示了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后6个月接受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控制手术风险,巩固手术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在接受6个月的药物治疗后再实施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的合并疾病,为后续手术治疗赢得最佳治疗时机,同时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I-PSS评分,改善前列腺质量,提升尿流量速度,与直接手术治疗相比,该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李挺.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研究[J].吉林医学,2018,39(1):8-10.

[2]王世先,杨水法,杨恩明,等.不同前列腺体积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剜除术治疗的前瞻性对比研究(附521例报告)[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6,5(3):145-149.

[3]刘健,么安亮,田祎,等.980nm半导体激光剥橘式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60例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4):362-364.

[4]刘玲,雷钧皓,何其英,等.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与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高龄BHP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4):708-711.

[5]郑鸣,蒋庆详,李树人,等.负压吸引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治疗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11):1228-1230.

论文作者:沈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PSS评分的分析论文_沈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