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合作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_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

供应物流协同影响机制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机制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2995(2014)03-008-0147

1 引言

对于供应链中的制造商,缺少任何一种零部件都无法完成生产。需要研究如何提高供应物流的协同性,使各种零部件同步、配套地运抵制造商进行产品装配。合作伙伴关系与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供应物流协同的实施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当今基于时间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供应链的敏捷性是企业长期生存、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供应物流协同与合作伙伴关系、信息共享、供应链敏捷性之间的关系,进而如何影响供应链企业绩效,可以丰富供应链管理理论,并为企业考察自身供应链、发现实现供应物流协同的途径提供依据。

供应链协同问题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已有学者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Singh和Power从客户关系和供应商参与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协同作用[1]。Cao和Zhang以协同优势为中间变量,研究了供应链协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2]。这些关于供应链协同的研究中都涉及到了供应物流协同问题。Shao et al.分析了供应与采购管理通过供应链战略绩效作为中间变量对供应链合作绩效的影响[3],其研究也考虑了供应环节的重要作用。合作伙伴关系、信息共享一直是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重点。Ryu et al.分为战略层面和运作层面考察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及其对供应链绩效的作用[4]。李薇、龙勇研究了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合作效应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5]。Wiengarten et al.通过对德国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研究了信息质量在供应链协同实践中的作用[6]。叶飞、薛运普分析了供应链伙伴间的信息共享对企业运营绩效的间接作用机理[7]。学者们从不同方面研究了敏捷供应链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陈志祥提出基于敏捷供应链管理的供需协作体系[8]。Khan和Pillania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敏捷供应链与企业绩效的关系[9]。Chiang et al.实证研究了战略资源与战略柔性对供应链敏捷性的作用[10]。

供应链协同逐渐被研究人员关注,但现有的实证研究主要从相对宏观和战略性的角度衡量协同问题,还不足以充分反映供应环节的复杂性,具体到供应物流这一重要环节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将设计供应物流协同的研究量表,实证研究供应物流协同与合作伙伴关系、信息共享、供应链敏捷性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提高供应物流协同的途径,为企业实践提供建议。从供应物流协同这一全新的角度,寻找企业开展合作伙伴关系与信息共享的依据,扩展对敏捷供应链已有的认识。

2 研究设计

本文将供应物流协同定义为:在供应链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通过组织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使供应链上各个零部件供应商的供货能够达到同步,并与产品装配相匹配,降低由于零部件缺货而导致的产品订单交付延误、库存成本上升的现象,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及时准确地满足客户需求,最终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在供应过程中,制造商一般会根据自身的生产需求制定供应商的供货标准,但是要最终完成生产,必须各个供应商能够达到制造商的要求,如果有供应商无法达到,就会对供应环节,甚至整个供应链的绩效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站在供应商的角度,从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供应商之间协同,物流服务能力三个方面衡量供应物流协同。

这种理论结构在我们进行企业调研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印证。例如,康明斯发动机公司是汽车供应链中重要的节点企业,是下游整车制造商的重要供应商。康明斯发动机与整车厂的协同关系可以理解为“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同时,下游整车厂要完成生产,除了康明斯发动机还需要底盘、车轮等多个供应商,康明斯发动机在响应整车厂需求的前提下,还有与底盘等同级供应商的协同机制,从而合理安排生产、规避缺货惩罚。这正是“供应商之间协同”所研究的内容,一般依据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的分类方法,很难充分反映这一重要研究问题。东本储运作为一家独立运营的专业物流公司,为东风本田汽车完成数百家供应商的零部件调配和厂内配送服务,并且建立了与下游整车厂和上游各个供应商之间的信息系统接口。东本储运成为供应物流协同中独立的第三方,这种模式在本项供应物流协同的研究中通过“物流服务能力”来体现。

供应链中可以共享的信息种类多样,主要包括:销售数据、订单信息、需求信息、库存信息、成本信息、库存补充策略,以及生产能力、产品计划、运输信息等[11]。由于供应物流的相关活动繁多,随之产生的信息很复杂,难以完整、独立地划分,因此,本研究选择从供应链中所共享信息的质量、效果这一角度评价信息共享的水平。供应链敏捷性是指供应链有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用及时、柔性的措施,应对供应链内部和外部各种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机遇与挑战[12]。

2.1 研究假设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只有合作伙伴之间才可能相对及时、可靠地分享自己的关键信息。合作伙伴间的信任、沟通和共同目标对信息共享的水平和质量有积极的作用[13]。供应链物流协同依据供应链中的供需关系,将制造商作为各个供应商的客户,双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关键业务流程中充分合作;并且多个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相互配合,满足他们共同的客户——下游制造商的零部件配送需求。敏捷供应链要依靠延迟制造和业务外包来实现[14],因此离不开与外包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以迅速了解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依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设:

H1:合作伙伴关系对信息共享有正向影响;

H2:合作伙伴关系对供应物流协同有正向影响;

H3:合作伙伴关系对供应链敏捷性有正向影响。

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的必要条件[11]。提高供应物流协同水平,需要及时准确地分解订单,了解其他合作企业的生产情况,具备对物流活动计划、组织与控制的良好能力,这些必须以充分的信息共享为基础。敏捷供应链需要尽量在第一时间收集顾客的需求信息,发现市场环境的变化,然后通过供应链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地分享,从而做出积极灵活应对。因此,做出如下假设:

H4:信息共享对供应物流协同有正向影响;

H5: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敏捷性有正向影响。

供应物流协同可以促进供应链集成,联合需求预测,使上下游的计划、任务能够并行开展。实现多种零部件配套后直送工位,减少制造商等待、集配零部件的时间,降低库存水平。物流能力将影响配送的速度与柔性,以及供应链响应速度[15]。供应物流协同要求各个供应商相互配合,可以产生集聚效应,提高对下游制造商的服务水平。供应网络的协同改进有利于提高供应环节的绩效[16]。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6:供应物流协同对供应链敏捷性有正向影响;

H7:供应物流协同对供应链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敏捷供应链通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应对环境变化,从而把握市场机遇,建立竞争优势,提高供应链企业的绩效。因此,假设:

H8:供应链敏捷性对供应链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综合上述分析与研究假设,本项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Figure 1Theoretical model

2.2 研究方法

对于供应物流协同问题没有发现可以直接借鉴的量表,本项研究将设计供应物流协同量表,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本项目的研究团队多次对加工装配式供应链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包括:东风汽车、神龙汽车、康明斯发动机、上汽集团、中国重汽、中兴通讯等,及其大量的配套厂商。在企业实践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文献研究,形成最初的测量指标。“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指标的相关文献主要有:[1]、[17~22];“供应商之间协同”指标的相关文献:[16]、[23~27];“物流服务能力”指标的相关文献:[28~31]。

第二,采用Moore和Benbasat的问题项分类(Q-sort)方法评测量表[32],测试分为四轮,每轮两人,每人只参加一轮测试,共有8位供应链管理方向的研究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其中包括:5位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方向的高年级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汽车零部件、电子和机械行业的3位企业管理人员。第一轮,请测试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全部测量指标分为三类;第二轮,请测试人员将问题项按照“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供应商之间协同”、“物流服务能力”分类。根据前两轮测试反馈的结果,修正表述不够明确的指标。然后第三轮、第四轮测试,分别是按照第一轮与第二轮重复进行,确保测试结果稳定有效。每一轮测试都考察Hit Ratio与Cohen's Kappa两项统计量,最终一轮的结果分别为:0.98、0.93。综合各轮测试结果,表明量表具备良好的结构效度与信度。然后就量表的测量指标又请教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删除重复和不适当的测量指标,形成初始量表。

第三,对初始量表进行小样本测试,采用Likert 5级量表形式,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对企业访谈过程中的受访人员和相关行业的MBA、EMBA学员发放150份调查问卷,收回91份,经分析整理,得到83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16.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最大方差正交法(Varimax)旋转因子。当测量指标在各自归属的因子上载荷大于0.5,而在其他因子上的载荷不超过0.4时,表示量表具备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删除2个未达标的测量指标,得到修正后的供应物流协同量表,包括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供应商之间协同、物流服务能力三个维度,分别有8个、5个和4个指标,见表1。

Li et al.研究供应链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设计了合作伙伴关系、信息共享和供应链企业绩效量表[20],廖成林、刘学明在国内的实证研究中应用了该量表,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21],本文将采用该量表测度合作伙伴关系、信息共享和供应链企业绩效。Swafford et al.设计量表研究供应链如何具备敏捷性[33],并在后续的研究中又使用了该量表[34],再次证明了其有效性。本文将采用该量表来测量供应链敏捷性。见表1。

2.3 数据收集

本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Likert 5级量表形式,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与“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站e-works”(www.e-works.net.cn)合作发放问卷。e-works是国内制造业信息化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网站,会员数超过60万,日访问量20万多人次。问卷发放采用邮寄和网上填写两种形式,网上填写是将问卷放在e-works网站上,由网站的访问者自愿填写,邮寄的问卷,由e-works公司直接发给适当的会员,问卷整体回收率合理。截至2012年2月,回收问卷237份,其中有效问卷209份。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20.6%,外资企业26.9%,民营企业47.1%;其中汽车行业11.6%,电子与信息技术18.2%,机械与设备制造20.6%,原材料加工25.7%,还包括家电、服装、食品加工等领域的企业,能够反映我国加工制造业的现状。受访人员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48.7%,中级管理人员36.9%,顾问及其他14.4%,受访人员熟悉企业情况,能够真实准确地填写问卷。因此,问卷收集的数据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可以用于统计分析。

3.统计分析

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使用SPSS16.0进行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量表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56,大于0.7,表明量表整体信度良好。量表整体KMO值为0.912,超过0.7,Bartlett球体检验在0.000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最大方差正交法(Varimax)旋转因子。各测量指标在所测变量上标准化载荷大于0.5,而在其他变量上的载荷不超过0.4,表示量表具备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各变量的α系数与组合信度(CR)都大于0.7,量表信度良好;部分变量的平均方差提取值(AVE)略小于0.5的最严格标准,但由于变量的测量指标较多,变量间关系复杂,可以接受量表整体效度较好。分析结果见表1,表中给出的为各测量指标在所测变量上的标准化载荷。

3.2 假设检验

采用AMOS7.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检验,测量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

模型拟合指标见表2。1</df<3,IFI、TLI、CFI都大于0.9,RMR、RMSEA小于0.08,表明拟合度很好,GFI、NFI没有达到0.9的最佳标准,但超过0.8的接受标准,综合考虑潜变量关系和测量指标数量,表明模型整体拟合较好。

假设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4 研究结论

本文设计供应物流协同量表,分为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供应商之间协同和物流服务能力三个维度,用于实证研究供应物流协同与合作伙伴关系、信息共享、供应链敏捷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供应链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应物流协同与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供应商之间协同和物流服务能力三个变量间的路径系数显著正向(分别为0.825,0.580,0.889,均在p<0.001的水平上显著),再次证明了供应物流协同理论结构合理有效。合作伙伴关系、信息共享对供应物流协同都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合作伙伴关系还以信息共享为中间变量对供应物流协同有间接正向影响。在考虑供应物流协同的情况下,发现与已有的研究结论不同,合作伙伴关系与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敏捷性并无显著作用,而是通过供应物流协同作为中间变量,对供应链敏捷性产生间接的正向作用。这表明伙伴关系与信息共享不应该仅停留在战略或计划层面,应该为类似于供应物流协同的企业具体活动服务,才利于对敏捷性产生积极作用。

第二,合作伙伴关系与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识,但企业实践中,出于商业机密、违约风险、供应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仍然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共享信息有很多顾虑。本研究中考察的是信息共享的质量,即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等等,结果表明,企业只要提高目前常见的共享信息(如订单、产品结构、配送信息等)的质量,而不需要共享更多的私有、关键信息,就可以对供应物流协同产生积极作用。这样就减少了推进供应物流协同的阻碍,也为合作伙伴关系与信息共享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依据。

第三,供应物流协同对供应链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并不显著,但对供应链敏捷性有很强的正向作用(路径系数0.678,在p<0.001的水平上显著),并以此为中间变量间接对供应链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分析发现,要实现供应物流协同,需要供应链成员进行关系管理、人员培训、业务流程设计、提高信息传递与处理能力等,这些活动都需要投资且难以立即见效,因此对企业绩效难以有明显的直接作用。但目前个性化需求,基于时间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供应链敏捷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非常重要(路径系数0.615,在p<0.001的水平上显著),而供应物流协同正是提高供应链敏捷性的重要途径。文中设计的供应物流协同指标表明了企业通过管理日常运作活动提高供应物流协同水平,进而改进敏捷性的途径。

另外,本研究还有一些需要扩展的方面。扩大样本规模,可能得出不同的检验结果,而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研究量表。在加工制造业中,不同行业的供应物流具有各自的特征,比较研究不同行业的供应物流问题也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方向。

标签:;  ;  ;  ;  ;  ;  ;  ;  ;  

供应链合作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_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