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论文_王海鸿

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论文_王海鸿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新疆地质勘查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地质环境和生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人类提供了很多的自然资源、矿产和能源,人类在对地质不断的进行勘探的同时,也影响着地质环境,改变着地质环境。随着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显现出来,为了保护地质环境,必须要做好地质勘查管理工作。鉴于此,文章重点就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质勘查;生态环境;影响;管理措施

引言

地质勘查因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而饱受争议,由于其主要采用槽探、钻探、坑探等工程对矿体进行揭露控制,从而达到相应的地质目的,这些工程虽然勘查工作结束后对破坏地段进行了回填处理,但没有进行恢复治理,容易发生垮塌等现象,扩大破坏范围,造成局部砂土化,从而对环境造成后期持续性的伤害,同时在施工时没有对开挖出的土方进行合理堆放,不仅对附近的植被造成压覆,而且易形成流石土及滚石对下游的植被及野生动物造成伤害。

1环境地质勘查的作用

我国要实现二十一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安全,必须彻底解决我国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些最具挑战性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大油气田和大矿或矿集区;如何在新的勘探领域寻找油气藏和矿床;如何更科学地评价地下资源的潜力;新的和非常规的地下资源有哪些;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如何评价土地质量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什么机制导致物种濒危,如何进行防范;生态系统是怎样退化的,如何防止和恢复等,这些对于人类的居住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槽探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槽探工程是野外地质工作开展的重要的传统手段,是获取直观地质内容的重要途径,探槽施工时不仅开挖草皮、破坏地貌,而且开挖出的土方对附近的草皮有压覆破坏的现象,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同时被破坏的地貌影响美观,若在重要公路、铁路可视范围内,则可能直接影响当地的旅游业,从而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若按槽口宽1.1m、挖出的土方压覆宽度约1.5m、流石土造成的压覆平均宽约3m计算,则可计算出单位长度槽探对生态的直接破坏面积为1×(1.1+1.5+3)=5.6m2,该数据为保守估算值,若在坡度较大、植被发育较多的地区,破坏面积可能会更大。

2.2钻探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钻机因体积庞大、不易拆卸等原因,进场前需要修路,修路不仅开挖地面破坏植被,而且开挖出的土方对周围的植被有压覆破坏的现象,同时开挖地段不易恢复治理,后期可能产生滑塌现象,从而对环境造成持续性的破坏。另外,传统钻机因为附属设备较多,修筑的平台面积较大。以千米钻机为例,修筑机台面积为8m×10m=80m2、修筑蓄水池面积5m×6m=30m2、开挖泥浆池面积为2m×2m=4m2,单个钻孔破坏面积为114m2。此外,钻机修路破坏面积亦较大,若按路面宽度3m,挖出的土方压覆3m计算,修筑单位长度(1m)钻机道路破坏面积为1×(3+3)=6m2,破坏面积极大,以上数值是以千米钻为例对环境的破坏面积进行的估算,若采用小型的百米钻破坏面积可能会略小,但不论大钻机还是小钻机,若采用传统钻机进行的钻探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极大。另外,传统钻机容易造成油料及泥浆外泄,对环境也有一定的破坏。

2.3坑探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坑探工程相对钻探工程获取的地质内容更加直观全面,设备更容易进场,修路造成的破坏也相对较小,但产生的废渣若不及时运走或合理堆放,则对环境的破坏相当大,尤其在地势较陡、高差较大的地段,倾倒的废渣产生碎石流对植被的压覆和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而且堆放的废渣容易造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勘查主体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作为勘查主体对周围生态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植被、排放“三废”、盗猎野生动物、营地选择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勘查主体的素质、环保理念、环保管理制度及制度的执行度。

3地质勘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分析

3.1槽探工程的管理

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量采用无需修路的可拆卸便携式浅钻替代地表的槽探工程,以达到了解矿体在地表分布特征及规律的目的,而且还能解决地表覆盖过深,槽探无法达到地质目的问题。对于无法避免必需布设探槽的地段,在探槽施工过程中,首先对有草皮的地段先将草皮铲下置于一处且安排专人看管养护,同时应将腐殖土和残破积碎石分开堆放,挖出的土石下方须垫放彩条布或塑料布,以减少因堆放土石方对草皮的破坏,在勘探工作结束之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探槽进行回填,按先填残破积碎石,再填腐殖土最后将草皮放在填好的腐殖土上面,同时安排专人对回放的草皮进行一段时间的看管养护,若对局部地区草皮破坏严重,则进行撒播高原抗旱、抗寒草种,以达到恢复环境的目的。

3.2钻探工程的管理

为了减少传统钻探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可利用较为先进的无需修路的可拆卸便携式钻机代替传统钻机进行施工。修筑机台时根据钻孔设计位置规划大小适宜的场地,原则上禁止破坏植被,若地形坡度在0~30°,尽量用少量的机台木和木板,地面稍加平整,简单的埋深和钻杆地锚,若地形坡度在30~60°,用吊脚楼式的结构稳定支撑钻机,且要科学规划机台场地,合理布置,妥善摆放生产生活用品,并要求禁止挖掘蓄水池和泥浆池,采用铝制便携式池子储放水和泥浆。对于修筑机台时无法避免开挖的地段,应先将草皮铲下置于固定地点,派专人看管养护,带施工结束后恢复原貌,并将草皮放回原地,同时对放回的草皮派专人看管养护。设备安装时在设备底部及有排放废液的部位应铺设防渗布,以减少废液渗入土层中造成污染;施工时选用新型聚合物环保泥浆,该种泥浆中的有机化学材料对环境污染性较小,而且其性能较佳,同时有效控制“三废”排放,禁止泥浆、废液等随意排放和泄露,钻进时减少污染钻机设备运转、机具清洗及循环泥浆调制过程所产生的废水,做好废水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施工结束后收集生产、生活垃圾、废弃物、钻屑及废泥浆,并经过无害处理后,送至指定地方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3.3坑探工程的管理

坑探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废渣的倾倒造成植被的压覆和破坏,同时堆放的废渣可能会产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坑探工程施工时要及时将废渣运走或者进行合理堆放,要避免废石乱堆、乱放,必要时要修建导溜槽,严禁将废渣从地表直接滑溜,同时合理规划工作,严禁乱挖草地,蓄水采用储水罐进行等,最后待工程结束后将开挖地段进行恢复治理。

3.4营地的选址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营地尽量选择在当地的居住地,一来减少扎营对植被的破坏、二来可以妥善处理和当地人民的关系,同时还可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若区内无牧民居住地时,在保证项目施工顺利、有利于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植被相对容易恢复的地点作为营地,并尽量做到少占草地,对于无法避免占用的草地,须将其草皮铲下后平整铺放于固定地点,且平时浇水对其进行养护;为了防止营区草场的碾压,帐篷内采用木板支撑,对草皮起到保护作用,营地一旦撤离草地即可恢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护环境资源得以持续发展,在地质勘探工作过程中,应首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项目开始前应对项目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及后勤人员等进行全员地质勘查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培训,树立先进的勘查、施工环保理念,增强个人环保意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当地环境管理部门发布的环境保护细则等对预查工作进行详细规划,针对工作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争取做到绿色勘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路学忠,海连富,母彩霞,杨站伟,高军.马儿庄勘查区煤地质特征与环境影响分析[J].煤矿机械,2017,38(06):71-73.

[2]唐朝晖.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3]薛庆天.辽宁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论文作者:王海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论文_王海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