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四川 绵竹 618200)
【摘要】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质量小组)对脑卒中鼻饲患者误吸发生率的影响,减少鼻饲误吸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脑卒中鼻饲患者误吸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目标,制定改进措施,开展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误吸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7.35%降低至活动后的7.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鼻饲患者发生误吸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脑卒中;鼻饲;误吸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291-02
脑卒中患者常因吞咽功能障碍需要插入鼻饲管进行药物及营养支持,鼻饲已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的必要手段[1],而误吸发生的吸入性肺炎是鼻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并发症,主要因患者意识模糊、鼻饲管位置固定不当以及鼻饲体位和注入量、速度不合适所致[2]。为了减少鼻饲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我科自2015年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互相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3],被证实是科学的管理方法。现将我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鼻饲患者误吸发生率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活动前2015年1月~2015年6月的病人共98例,为对照组,选取活动后2015年7月~2016年1月的病人93例,为实验组,2组病人均为脑卒中鼻饲病人,平均年龄63岁,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及肺部感染,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比较2组病人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误吸的发生率。
1.2 方法
1.2.1成立组织
成立品管圈组织,由护士长任圈长,组员7人,护师5人,护士2人。确定圈名康乐圈,意思是通过品管圈小组成员精心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快乐生活。
1.2.2确定主题
组织所有组员学习品管圈相关理论和方法,深入讨论学习内容,找出临床护理工作中危险系数最高,需立即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问题之后,最终将“减少脑卒中鼻饲患者误吸发生次数”作为活动主题。
1.2.3误吸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分析法找出影响脑卒中鼻饲患者发生误吸的因素,经讨论分析从人员、疾病、方法、材料、药物5个方面整理、筛选出24项因素,见图1:
图1
1.2.4设定目标
活动前,我科63岁以上老年患者鼻饲患者发生误吸率17.35%。圈能力依据圈员的年资和学历改善力,通过计算得出为80分。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圈员能力)=12-(12*53.7%)=5.556。拟定我科鼻饲患者误吸发生率由17.35%降至7.53%以下,降幅约为56.60%。
1.2.5制定与实施对策
(1)制定鼻饲管理流程,鼻饲患者入院立即全面评估→责任护士进行误吸、窒息高危筛查→确认→挂管道脱落高危患者警示牌→请相关科室护理会诊→24小时报科护士长(2)体位护抬高40°时,咽应高于喷门19cm,而胃内压通常为1.76kpa,故胃内容物不易返流至咽喉,从而可有效防止鼻饲过程中出现食物返流现象[4]。鼻饲后30分钟内不宜搬动病人。(3)鼻饲方法,鼻饲液温度应控制在38~40℃,以免温度过低刺激肠痉挛致腹痛、腹泻,温度过高易烫伤胃粘膜。使用鼻饲泵滴速一般为100ml/h,使用注射器注食每次按50ml/min匀速注入250~500ml,每天6次,每次鼻饲前后用20ml温开水冲洗胃管并间隔时间不少于2h,每次注食前先抽吸胃残余量,胃残余量大于150ml时应暂停鼻饲。(4) 选择合适的胃管,测量胃管外露长度并记录;据报道,延长插管长度10cm可以使鼻饲管的3个侧孔全部进入胃内,可使食物返流明显降低[5],因此,插管长度应为55cm~65cm并妥善固定,固定方法:取干净的止血带一根,在上面剪取长约3cm的橡胶管一段,在橡胶管的中点处对称性地剪两个小圆孔,将一长约160cm的棉绳由橡胶管的左端穿入,右端拉出,取大小约2cm*3cm的3M胶布一块,粘贴于鼻饲管预置入刻度处,置入鼻饲管后,将棉绳在耳后打结固定,这种固定方法既牢固又舒适[6]。鼻饲前如有痰液应先吸痰,防止鼻饲后吸痰呛咳使腹内压增高引起返流及误吸。每次鼻饲前均需验证胃管位置正确。如果出现气道分泌物突然增多,应警惕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及早处理防止意外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l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发生误吸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鼻饲方法的误吸率比较
3.讨论
自开展品管圈以来,强化了护士对脑卒中鼻饲患者发生误吸的防范意识,通过对高危患者的评估,规范鼻饲患者管理流程,使误吸率由17.35%降至7.53%以下,说明品管圈小组通过发掘问题,确定主题到分析原因,开展改善活动,有效落实各项改进措施[7],达到了降低误吸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目的。活动过程中,圈员之间热切沟通,人人参与病房质量管理,提高了团队意识,同时,也让护理人员学会了运用评价法选定主题,画柏拉图把握现状,用鱼骨图解析问题,画雷达图对无形成果进行评价等一系列品管手法,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对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芳.品管圈活动在预防脑卒中鼻饲患者误吸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0):336-337.
[2]杨新芳.品管圈对脑梗死鼻饲患者误吸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227-228.
[3]周东梅.品质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50-151.
[4]龚放华,杨燕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老年留置胃管患者误吸率的实践[J].当代护士,2014,12:185-186.
[5]袁建梅.鼻饲置管深度与食物返流关系的探讨[J].护理与康复,2008,7(5):376-377.
[6]吴晓霞,董敏,吴玲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鼻饲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49-1651.
[7]刘晓霞,贡浩凌,真启云.品管圈活动提高术后鼻饲患者肠内营养安全认知[J].护理学杂志,2013,28(13):18-19.
论文作者:林长燕,黄明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患者论文; 品管论文; 发生率论文; 脑卒中论文; 方法论文; 发生论文; 病人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