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研究论文_金婷

金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感染科 上海 201700

【摘 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17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8)与对照组(n=88),两组均接受常规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肝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参考组,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均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且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前列地尔注射液

随着乙肝病毒的持续活动,肝脏功能反复受到损伤,并进展值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内生存期<35%[1]。虽然近年来乙肝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临床多以保肝、支持、限水限盐、抗纤维化等综合治疗为主,仅能缓解临床症状,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前列腺素E1(PGE1)可保护血管、舒张血管,缓解肾脏微循环、改善微循环、组织胆红素及腹水积累,保护肝功能[2]。前列地尔为PGE1制剂,为探讨其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效果,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7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7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8)与参考组(n=88)。观察组:男51例,女37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6.98±3.22)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62例,C级26例。参考组:男50例,女38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6.85±3.16)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60例,C级28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经CT检查确诊;(2)符合第8版《内科学》中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3];(3)乙肝病毒DNA≥1×104copies/mL。

1.3排除标准

(1)胸腹腔感染;(2)肺部感染、原发性肝癌患者;(3)慢性肝功能衰竭;(4)心脏、肾脏功能障碍患者;(5)不愿参与本次研究及临床资料不全者。

1.4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肝利尿、限盐限水等常规治疗;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若必要,可输注血浆、白蛋白治疗;呼吸系统症状明显、胸水量多患者可间断穿刺抽胸水,1000ml/次,2次/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生产公司: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3)治疗,10µg溶于5%葡萄糖溶液内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5观察指标

(1)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2)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ALT、ALB、TBIL等肝功能与PTA、SCr、BUN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3)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4周后,24h尿量≥1000mL,B超下未见或有腹水最深处不足3cm;有效:治疗4周后,B超下胸水最深处≥3cm,<5cm;无效:治疗4周后,B超下胸水最深处≥5cm[4]。

1.7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表格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s,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现,以X2和、Fisher确切率法检验。α=0.05为分界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82%(72/88),高于对照组的55.68%(4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参考组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3例患者治疗时诉注射部位发红、疼痛,经减慢滴速后均好转,未影响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患者肝肾功能持续恶化,反复腹水,极易引起循环、呼吸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离子紊乱、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的威胁患者生存的并发症。目前临床关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基本明确,多认为与白蛋白下降、肝脏灭活功能障碍、门静脉压上升、淋巴液大量生成相关,因此临床主张通过扩张血管药物,降低门脉高压,促进肾脏灌注恢复,从而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前列地尔有效成分为前列腺素E1,为机体重要的生理活性成分,其作用机制如下:扩张肝肾微血管,促进肝功能恢复、蛋白质合成的同时,降低肾血管阻力;药物能够加快门静脉血流速度、缩短PTA,从而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参考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优于参考组(P<0.05),印证了上述结论。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亦优于参考组(P<0.05),分析原因认为是由于药物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作用,能够抑制体内自由基、有害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对肾功能形成保护。此外,陆海娜等[5]研究发现,前列腺素E1可对肾脏直接作用,通过利尿、排钠等功保护肾脏。观察组治疗期间仅有3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改善,证明前列地尔注射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分析原因认为与其药物特性有关。

总之,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对患者肝、肾功能以及凝血指标改善均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延缓疾病进展;然而本次研究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因此药物长期疗效并未能验证,尚需日后长期随访、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卫平,杨柳,鲍春梅,等.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临床及预后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3):1006-1011.

[2]李想,朱国斌,周学敏. 前列地尔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2):288-291.

[3]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方雪晴,张骏飞,宋海燕,等.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7):2696-2701.

[5]陆海娜,周攀,李飞静. 前列腺素E1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J]. 中国药房,2016,27(3):321-323.

论文作者:金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研究论文_金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