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干预学生前概念的教学探讨——以“物体的浮与沉”教学为案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前论文,物体论文,概念论文,案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习物理之前,中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已形成了一些对多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及看法,这就是前概念。即使有些问题他们从没有触及过,但是一旦新问题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学生往往会基于现象和经验,依据他们的认知能力,对新问题给以理解或解释。前概念与新知识之间有着合理的延伸或相似,然而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并不相一致,往往有矛盾和差异。用实验干预学生前概念,呈现前概念与新知识之间的差异,寻找证据来理解新知识,帮助学生从错误的前概念转化到正确的科学概念。这种方式既符合物理学科教学的需要,也符合初中生认知的心理特点。 本文以苏科版物理教材初二年级下册第10章第5节“物体的浮与沉”为案例,阐述利用实验的方式来发现、评价、突破前概念,进而达成新知识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 二、用贴近生活的实验,呈现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的前概念是一种个体特定的认知图式,往往具有隐蔽性。若用灌输式的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在不产生认识冲突的情况下,学生认识不到自己存在着错误的前概念,因而难以顺利地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形成科学的认知体系。 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途径促进学生自主鉴别错误的前概念,明确这些概念是自己主观的认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由于这些前概念来源于生活现象或以往的经验,教师设计贴近生活且具有针对性的实验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现象,诱导学生发现自己错误的前概念,就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例如在“物体的浮与沉”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精选两种石块,其中一块体积大的为凝灰岩,另一块体积小的为普通的鹅卵石。将两石块完全浸没于水中,请学生猜想放手后石块的运动情况。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往往猜测两石块都会下沉。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体积大的石块(凝灰岩)浮起来了,而体积小的石块(鹅卵石)沉下去了。 这时教师进行初步引导,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来解释体积大的石块为何上浮。学生回答: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体积大的石块(凝灰岩)排开液体的体积更多,受到的浮力更大,所以体积大的石块会上浮。于是,学生们达成了第1个认识:浮力大的物体会上浮。教师再取出两个石块,请学生比较其所受的重力,有学生用两手掂分量发现体积小的鹅卵石更重。教师又提出问题:鹅卵石为何会下沉?学生回答:鹅卵石所受的重力大,所以下沉。学生们达成了第2个认识:重力大的物体会下沉。这样,潜藏在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通过实验的演示,就被呈现出来了。 教师再演示:取出铅球和木块(铅球体积大,木块体积小),浸没于水中释放,发现体积大的铅球下沉,这可以说明:所受浮力大的物体不一定上浮。当取出小铁球和木块(小铁球质量小,木块质量大),放在天平两端时,发现木块所受的重力大,但当浸没于水中释放,发现所受重力大的木块却浮了起来。这样便可帮助学生获得认识:所受重力大的物体不一定下沉。由此可知,物体的浮沉不仅仅由浮力决定,也不仅仅由重力决定。 三、用层层递进的实验,引导学生逐步完善概念 前概念具有自发性,是学生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构建的认识。如何让学生逐步找出学习新知识的正确方向?对于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前概念产生的原因,仅仅凭借教师的讲解是缺少说服力的。 笔者认为:来源于生活的实验素材、简洁明了的问题驱动,能够指引学生思考的正确方向;分组实验、协作交流,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他们思考的难度,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修正其前概念。 例如在“物体的浮与沉”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生活器材:苹果、颜料管(将小号的水粉或水彩颜料管挤出颜料)、塑料瓶(装沙)、气球、橡皮泥等生活器材,引导学生探究它们浸没于水中释放后的运动情况。 在学生进行猜测和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给出探究任务:怎样使下沉的物体上浮?怎样使漂浮的物体下沉?教师在板书汇总学生所用的方法后,启发学生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方法中改变了什么因素,才发生了浮沉现象的改变(如图1所示)。进而得出结论:物体的浮沉是由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共同决定的。 教师展示悬浮现象——悬浮在盐水中的鸡蛋(课前准备好,为了增加现象的稳定性,可用透明的瓶子放置,并将盖子旋紧),对悬浮现象进行形象说明。接着启发学生汇总:两种状态——漂浮、悬浮,两种过程——上浮、下沉。引导学生利用平衡力的关系推测漂浮、悬浮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猜测上浮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 在上述探究活动中,学生有个体差异,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将他们的出发点归纳起来看,不是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改变物体所受的浮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汇总,逐步达成了学生对错误前概念的自主修正——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决定的;通过实验现象的呈现,达成了对悬浮概念的理解;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了物体浮沉的判定条件。至此,学生们便对物体的浮沉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认知。 四、用深入协作的实验,指导学生建构概念体系 由于前概念具有顽固性,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稳固、正确的知识体系,给学生提供体验并获取自身的认知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初中生来说,如果体验少了,就会少一些理解。本节课教学中,将“浮沉条件”用于实际情境的判断,就是为学生提供在实际情境中体验的机会,消除前概念的负面影响,使之自我理解物理现象以达到知识的内化。在加强自主探究指导的同时,以体验性的学习任务为驱动,使学生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经受训练,从而实现新学知识的稳固建构。 在“物体的浮与沉”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笔者从创设物理情境出发,选用弹簧测力计、水和筒、塑料瓶和沙子等器材,通过学生的协作实验活动(见下页表1所示),进行下沉、上浮条件的实验探究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运用实验进行学生前概念的干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及时挖掘学生的前概念,并进行前概念的鉴别 学生的前概念“潜藏”在其认识体系内,教师要想方设法发掘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前概念,并通过精心的实验安排,帮助学生感知前概念的正误,这是进行新知识体系构建的有效保障。如果漠视错误前概念的存在,前概念仍然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则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的学习都会产生干扰。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前概念,不能引起学生认识冲突,教学就会失去针对性。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来理解自己已有的观点,才有可能实现前概念的矫正。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重难点的突破方式上,要给学生多一些体验和交流,及时为学生创设一些循序渐进的学习台阶,切忌功利、急躁。 3.在教学环节中要合理安排实验活动,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实验的设计要精心,对既定的实验活动要有预见,实验的环节要简洁且有针对性。不仅要关注实验的结论,而且要重视实验的过程。对于实验的安排切忌盲目,环节不宜过多,以免学生无所适从。实验探究中的协作活动也很重要,组内学生的分工一定要明确落实。 4.创设好实验教学的物理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 教学中通过生动、科学的实验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迫切愿望,提高他们进行探究学习的持久兴趣,从而在师生的教学合作与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切实达成。限于本文的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标签:浮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