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赵波

浅谈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赵波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天津市 300410

摘要:建设工程的各项管理理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也同样在逐渐的进度,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的管理工作正向着高效、实用的方向发展,在保证良好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同时实现高效工作,特别是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要求不断提升,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实现现代管理的需求。所以,在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中,强化管理工作的要求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清水混凝土概述

清水混凝土最先是使用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当中,因为其有着成型速度快和施工效率高,成品质感较好的特点被逐渐应用到居民建筑当中。建筑工程在抹灰工程当中,一般都需要进行二次抹灰工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得施工的成品质感更好,而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可以省去二次抹灰的施工工作,从建筑造价和工程实际投资方面来说,有着更多的经济性。随着近几年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也不断得到提到和发展,而且施工技术也越来越高,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建筑整体的使用质量和整性,在以后建筑工程发展中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2工程概况

某剧场总建筑的面积为16000m2,地下室一层约4000m2,地上共三层12000m2,其中一、二层为商城,三层为影剧院。因为一二层的设计是商场,室内空间通常都较大,墙体较少,因此,采用了清水混凝土,不仅能够确保室内感观质量、使用功能,避免粉刷层出现空鼓、开裂的问题,节省人工、材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

3.1建筑物整体表面外观的质量要求

在具体的时光中,对于红凝土的颜色,墙面儿的颜色以及不同的技术要求,需要在施工过程当中,表面处理上看不到明显的颜色差别,要确保建筑外观的质量标准符合图纸的设计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如果墙面有裂缝的出现,要进行及时的修补工作。裂缝也有相关的技术标准,一般来说,其长度不能超过五公分,宽度不能超过两行的,而且在后泥土的具体施工过程当中,为了保障黄泥土施工的整体性和表面的光洁度需要在施工中提高,施工的技术标准和抹灰的技术要求在工人选取的过程当中要加大把关力度,从而有效的保证建筑物表面具备优良的自然质感。

3.2建筑物表面外观整体装饰效果要求。

在清水混凝土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施工的顺序和施工的具体要求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尤其对于施工中的明缝,要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要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匹配。对于缝隙的处理,要保证其平行。竖向的线条也要保证其垂直度,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质量把关,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整体表面的观感质量再列份的处理过程当中,要求线条要足够平整和光滑均匀,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物表面的整体外观质量。

4加强对土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4.1原材料控制和水泥砼配合比优化

4.1.1水泥和掺合料

对于水泥要求,需要采用那些经过批准的厂家提供水泥原料,在其杜绝使用一些不合格的水泥,一般都是选用品质较为稳定的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的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合料需要考虑自身的地形特点,进而结合本项目的实际状况,矿物质的品种宜为矿渣粉和粉煤灰。

4.1.2外加剂

外加剂的运用需要依据自身的特色,结合使用目的,相关技术和经济相比较,进而来确定外加剂使用的具体品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外加剂的选择可以运用塌落度损失较小,减水率高,适量引气,因为这些能明显的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当外加剂确定后,掺量需要依据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使用技术,通过试验进行合理的调配。

4.1.3集料

对于细骨料的选用需要选用匹配合理,空隙率小,吸水率低和质地均匀坚固的河沙。砂子需要经过筛选,砂子在使用前要进行减活性检验,经过检验过后才可以使用。

4.1.4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第一,依据结构物所处在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而确定其耐久性指标,依据耐久性指标选择适宜的原材料;第二,根据结构与构件的施工条件确定拌合物的性能指标,依据拌合物的性能与耐久性指标来确定配合的基本参数范围;第三,结合实际条件的进行试拌,调整试配,进而确定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4.2模板的安装控制

对于模板的安装,其施工的主要工序,我将简单的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先按分段浇捣立柱长度在地面上一次成型,拼缝内需要夹定型橡胶条进行密封装置,然后拼装完成后,可借助腻子拼密批平,最后再在模板的表面刷脱模剂和地板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砼表面呈光洁度和平整性。其二,当立模成型后,其模板可用吊车来配合安装,每吊装一节模板时,需要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和几何状况,以确保无误后才可继续拼上层。为了让模板在运送途中不偏离立柱轴线,所以可以借助钢丝绳作为攀线。在此在承台内可预埋Φ28钢筋,这主要是为了使立柱模板更加固定。当立柱模板安装完毕后,需要对平面位置,顶部高度,垂直度,底部的密实度和接缝处等进行仔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三,立柱模在拆除时,主要运用的方式是分片拆模,拆模需求砼的强度要达到C15,其主要是由试块报告为准。为了保障清水的砼的高质量,所以在拆模时不可强行拉撬模板,以免碰击立柱表面,进而造成混凝土表面损害,且在拆模时,不能用尖锐的机械去敲打模板,以免混凝土的外观受到迫害。

4.3清水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实际的土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浇筑阶段,需要严格落实起施工技术,现场组织措施,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要求。合理的调度搅拌输送车送料的时间,逐车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严格控制其下料的高度及其厚度,以有效的保证分层厚度在30cm以内。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能出现漏振或是过度振捣,可以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减少表面的气泡。

4.4清水混凝土养护控制

为了有效地避免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色差,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早期的硬化养护时间,清水混凝土构筑物侧模一般都是在48h后进行拆除的。拆模之后,其表面养护遮盖物不能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有效的避免永久性黄颜色污染,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d。

5结语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将我国城市的建设推向了更大的高潮,而且也同样对整个城市规划及其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工程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均得到应用与普及,有利于国家建设与发展,它已经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和人民的关注,而且也将不可逆转地成为建设工程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一切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应用水平,有效促进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珍.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190.

[2]游晓蓓.土建工程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376+378.

[3]袁飞.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漫淡[J].江西建材,2014,19:85-86.

论文作者:赵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浅谈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赵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