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探究论文_陈彪,胡溪

(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 410300)

摘要:目的 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5例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和CT检查,并且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与X线检查相比,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CT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非骨化性纤维瘤;CT检查;X线检查

非骨化性纤维瘤作为良性的一种肿瘤,发生于成熟的非成骨性骨髓结缔组织,青少年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因为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的特点,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当前在诊断非骨化性纤维瘤时,通常以影像学检查为主,包括X线片、CT检查等,但是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本文对CT检查运用在非骨化性纤维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病程3-6年,平均(4.4±1.6)年,年龄7-25岁,平均(15.5±8.3)岁,其中18例为女性、27例为男性,发病部位:2例非腓骨、3例为椎体、17例为胫骨、24例为股骨。

1.2方法

1.2.1 X线检查

选择数字化X线光机,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正侧位摄像。

1.2.2 CT检查

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层螺旋CT扫描机,常规设置参数,其中电压为120kv,电流为100mA,层厚为5mm,层距为5mm,矩阵为 256×256,对患者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1.3观察指标

根据手术病理诊断,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对X线和CT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其中计数资料由百分率(%)表示,运用X2对组间对比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相比较X线检查而言,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情况对比

2.2影像学表现

2.2.1X线表现

根据病变生长方式和发生部位,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①髓质型。5例,占11.11%,病灶位于髓腔内,主要发生于长骨骨端,其生长呈现出中心性特点,可见多房或单房状透亮区,皮质膨胀变薄,其硬化边缘和骨间隔不规则,并且没有出现骨膜反应;②皮质型。40例,占88.89%,主要出现在长骨的干骺端,表现为贴近骨皮质或位于骨皮质的不规则形或椭圆形囊状破坏,顺着患骨长轴生长,其中30例边缘可见轻度花边样或波浪状硬化环,腔内分隔较少,致密且纤细,4例局部皮质变薄,6例有轻度膨胀,并且病灶内没有出现钙化。

2.2.2CT检查

病灶以软组织密度影为主要表现,其具体图像如下:①髓质型。可见髓腔内多囊性或单囊骨质密度减低区,大部分髓腔被占据,周围出现薄层硬化边;②皮质型。可见骨质密度减低区,与骨皮质紧贴,母骨纵轴与长轴保持一致,病灶内可见骨嵴,周围出现硬化环,且累及髓腔。同时,在CT图像上,可见大部分髓质型和皮质型患者的病灶内没有出现骨性分离,并且未见骨化和钙化。

3.讨论

非骨化性纤维瘤是发病率较低的一种骨科疾病,又被称之为非成骨性纤维瘤、干骺端纤维性缺损等,以髋关节或膝踝疼痛为主要表现,好发于青少年,尤其是8-20岁人群,并且与女性相比,男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由于非骨化性纤维瘤发病较慢,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因病理性骨折或外伤在X线片上偶然发现,少部分患者病变部位可出现肿胀、疼痛症状,并且病灶出现骨硬化后往往处于静止状态,通过扩大硬化带逐渐对缺损区进行充填,但是病变硬化后将永久存在[2]。临床上在对非骨化性纤维瘤进行诊断时,X线平片因为具有价格便宜、操作简单的特点,是首选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髓质型和皮质型,X线的典型表现为分叶状透亮影呈卵圆形,其中有分隔,并且具有清晰的边缘。在本次研究中,皮质型主要以侵犯骨皮质为表现,向内累及髓腔,病变表现为卵圆形,但是不累及对侧骨皮质,周围出现硬化,并且与皮质侧相比,髓腔侧出现明显的硬化。相比较X线而言,CT检查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将病灶在骨内的位置,有无骨性分隔,分隔粗细程度,分隔多少,有无骨化和钙化,病灶内部密度以及灶周骨结构等病变清晰显示出来,并且还能及时发现细小的病理性骨折[3]。同时,CT检查可以对病灶内部密度进行准确测量,在图像重建中,内部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出现不同程度的分隔,并且与普通X线平片相比,其能够清晰显示边缘清晰、内部分隔以及病灶硬化环粗细等情况[4]。此外,在诊断非骨化性纤维瘤时,还应该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内生软骨瘤。主要发生于短管状骨,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CT图像上,可见病灶呈中心性生长,多发生于髓腔,边缘表现为分叶状,并且钙化影呈现出环状、点状;②骨巨细胞瘤。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膨胀的皮质具有平整的边缘,内缘呈分房状,显像不清,通常无硬化边;③单骨性纤维结构不良。呈膨胀性、囊状骨质破坏,改变表现为丝瓜囊和毛玻璃样,并且边缘硬化明显[5]。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CT检查,可以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能够减少误诊或漏诊,提高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松山,张汉松,曹永锋,张忠民.长骨非骨化性纤维瘤X线与CT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0):2986-2987.

[2]邹德华.非骨化性纤维瘤25例的X线及CT诊断影像特征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2):154+156.

[3]贺煜.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平片及CT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11):1859-1861.

[4]杨尚忠.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402.

[5]王西胜,徐山淡,王耀程.股骨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附17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03):314-316.

论文作者:陈彪,胡溪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探究论文_陈彪,胡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