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问题论文,大众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化与论文,毕业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高校的一次性就业率相对较低,今年的就业形式将更为严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1)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机关机构精简及某些单位错误的用人观念,都增加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2)劳动人事、工资、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改革滞后,严重阻碍了大学毕业生向非国有部门、农村流动;(3)长期以来,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要求学校的教育质量,致使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纷纷挂上综合大学的牌子,办成压缩型的低质量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着重于传授“高深学问”,专业门类也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造成高校学生特别是专科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4)在转轨过程中大学毕业生就业仍处于被动地位,有依赖政府的思想,主动寻找工作及自主创业的意识淡薄;(5)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不够完善。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1)加快就业市场体系的培育,要建立并规范全国联网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资源信息库;(2)加快劳动人事及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改革,要淡化各单位的福利保障系统,对于到中西部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可以给予较多的优惠政策;(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为此必须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为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人才;(4)转变就业及用人观念,要用大众化的观念来对待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