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8)10-0001-01
微课不仅可以将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反映出来,还可以提供给学生各种相关的教学课件,结合教师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直接反映出来。此外教师还包括相对应的习题和测试等,提高化学知识的讲解效率,具有很大的教学价值。
一、高中化学微课应用实效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教学短视频”,将“死板”的课本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灵活生动的微课短视频,有利于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在短时间内,不仅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记忆,促进学生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和认识。微课最大特点就是“微”,精髓在于“微而不小”,其内容是浓缩起来的精华。微课动态性、影音性的特征,决定了短视频的“有声有色”,所以,它可以全方面调动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的学习,提高整个课堂学习效率。
(二)拓展学生记忆深度,巧妙化解教学重难点
微课的客观载体是“短视频”,所以,微课既可以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成为学生课下的有效学习资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学时间比较短,一些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以有效地消化和理解。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同,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虽然在一些时候教师“用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突破教学难点,但是依旧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保证不同层面的学生,对于这些重难点,都能够理解和重视。如果我们借助教学微课资源平台,就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不同类型的微课对重难点的解读方式也有所不同,同一个教学重点,解决方法与方案有许多途径,在“多位老师的点拨”下,更有利于巧妙化解教学重难点,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微课应用需注意的事项
(一)、课题内容是否精炼,教学重点是否突出
微课不可能有正常课堂教学那样大的容量,它要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首先必须精选课题内容。如果课题切入很小、很具体,这样,上课直接按照课题要求分析探讨就行了。例如,某一种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某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某一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分析、某一道习题的解法归类整理等。其次,题目确定后,制作者还需要思考本节微课呈现的内容有没有任意扩展、思维有没有过于发散。由于微课的主要功能是解惑而非授业,即微课是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同学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或者是对某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学法指导;但它不是课堂教学的代替,所以微课在制作时不需要大而全。再次,制作者还要思考该微课内容的设计是否做到了思路清晰、由浅至深、逐步推进,是否符合普通受众的认知习惯,思维上有没有大幅度跳跃。这样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切入课题是否新颖、迅速,教学过程是否简练
由于微课要求时间的短少,要求切入课题必须要迅速,同时还要能吸引学生,所以制作者对切入课题的方法必须要仔细斟酌。例如,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也可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等进入课题。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哪个途径,都要求入题的方法、途径引人注目,力求新颖的同时;更要求与课题的关联紧凑。
此外,制作者还要明确微课主要一对一的教学而非一对多,所以,讲解时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词汇。在微课的讲授中,要求学科教师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显露出来教学内容的主干。在罗列论据时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求精而简,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加上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微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境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同时,微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单从微观技能看,微课割裂了知识情境的整体性、系统性,因此,它不可能适合所有的课程。所以,微课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我们还要积极探索,也许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微课”是个新兴事物,我们需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虽然目前来看无法取代现有的课堂教学,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它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微课”进行翻转教学活动等。
论文作者:张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课题论文; 教师论文; 难点论文; 学生论文; 内容论文; 制作者论文; 时间内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