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声--东乡女孩成长过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_家庭观念论文

失声--东乡女孩成长过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_家庭观念论文

失落的声音——东乡族女童成长历程的教育人类学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乡族论文,人类学论文,女童论文,成长历程论文,声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9: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558(2009)01-0192-08

引言

为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一员的东乡族,不仅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穆斯林民族之一,也是甘肃省独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①东乡族形成于公元13世纪中叶,是以中亚萨马尔罕地区的色目人为主体,融合回、汉、蒙、藏等民族形成的民族共同体。东乡族自称“撒尔塔”,有独特的民族语言,没有民族文字。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的东乡族自治县,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2200米,是我国东乡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总人口约27万,其中东乡族人口约占84%。东乡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悬崖峭壁比比皆是,地理环境十分恶劣,山地沟壑占全县总面积的94%。②此外,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也是东乡县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自2000年参与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以来,笔者有幸多次深入东乡县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中,我们发现,东乡族女童辍学、失学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我们所到的每个村落,几乎都能看到辍学或失学女童的身影;在我们所到的每个学校,几乎都能看到女生人数远远少于男生,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特别是在小学四年级左右,女生数量急剧减少的现象。这些现象留在我们心中的是一连串感叹与疑问,我们决心对东乡族女童的成长与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为了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开展研究,笔者采用了教育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法(Field work),通过走进东乡族学校、家庭与社区,通过走进东乡族女童的生活世界,倾听她们的心声,了解她们的成长历程。2007年年底至今,我们多次深入东乡,进行了长达93天的田野研究。在研究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场景,令人震撼;也听到了一些声音,令人难以释怀。每当想起那些十八九岁就怀抱娇儿的年轻母亲,每当想起那个在公共汽车上查阅新华字典的东乡女孩,每当想起那群向我们表达继续求学期望的东乡女童,我们的内心就会涌起一股想为她们做些什么的强烈冲动。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田野研究,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研究者,我们所能做的,唯有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她们的心声、表达她们的心声。因为导致东乡族女孩失辍学、失学的原因,在经济因素之外,文化、宗教的影响似乎更为深刻。

东乡族女童成长经历的主位呈现

个体的出生意味着个体性别社会化历程的开始。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所处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体的性别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性别行为不断得到塑造。东乡族女童自出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鲜明的社会性别角色;在成长过程中,其性别观念与性别行为模式逐步刻板化、定型化。

(一)东乡族女童成长经历素描

社会学研究表明,家庭、学校、社会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作为个体社会化一部分的性别社会化也是在这些场所中进行的。通过对人类学田野考察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导致东乡族女童性别观念与性别行为模式逐步形成并刻板化的关键人物与关键事件,就存在于这些场域中。

1.家庭

在家庭中,影响东乡族女童性别观念与性别行为形成的关键人物是父母。而父母的性别观念及其对女孩性别观念和性别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出生、上学、出嫁等女童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关键事件得以体现。

(1)出生

在对男孩过分的期盼中,东乡族女孩伴随着家人的唏嘘声和哀叹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出生后的她,将会被家人的失望与母亲的内疚所笼罩。伴随着她的成长过程的,将是父母对男孩的偏袒宽容与对自己的冷落苛责。在冬天的一个傍晚,笔者去女生宿舍找了几位六年级女生一起闲聊,其中一位女生在不经意间说出的几句话让人震惊,她说:“我妈妈生下我的时候,家里人一看是个女的,就特别失望,母亲难过得吃不下饭,差点把我送了人。后来有了弟弟,全家人都惯着他,他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我和姐姐要什么都不买。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他们总想着弟弟,我和姐姐吃不上。有时候弟弟欺负我,妈妈看见了,不管谁对谁错,就来打我,就因为他是男孩!……反正女的一生下来就是受苦的命!这是命!”③这位女生最后的几句话久久回荡在我们耳边,萦绕在我们心头。难道东乡女孩的命运就这样被性别决定了!——我们愤怒而又无奈地问自己。

(2)上学

在女童上学方面,家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的态度与父母对女孩的特殊要求等方面。父母对女孩子上学的态度可以用几句话进行总结,即;书念多了没用、白供,出去能找到厕所就行,年龄大了难找婆家,书念多了收拾不住。在一次学生座谈会上,我们与东乡族女孩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研究者:父母说过小学毕业再不让你们上学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六个女生中有四个举起了手。

研究者:父母为什么不让你们上学了?

马小梅:他们说我已经长大了,应该学做饭和做针线,帮家里干些家务活。

牟小兰:我父母在镇上开了个铺子,家里(离镇上有3公里路)没人看门,他们让我回去看门、喂羊。

马春花:我父母说女孩子书念多了没用,以后嫁到别人家也没有多少出门的机会,天天呆在家里干家务活,伺候老人,这些事情没有文化也能做好。他们还说女孩子早晚是别人家的人,就是考了学,有了工作,挣的钱也拿到别人家里去了,供了也是白供。所以他们说只要我认识几个字,出去能找到厕所就行了。

祁彩霞:母亲身体不好,他们让我回去干家务活。父母还说上完初中年龄就太大了,就嫁不出去了。我们这边的女孩子超过20岁就不好找(婆家)了。

研究者:那你今年多大了?

祁彩霞:15岁了。我的两个哥哥也都反对我上学,原因是他们都有小孩,没人抱,想让我回家给他们看孩子。再就是他们觉得女孩子读书多了,想法也就多了,有时候会反抗家长,就收拾不住了。去年我们村有两个女孩子不同意家里找的(婆家),跟别的男的跑了,所以他们担心我也会那样。

研究者:其他两个同学父母对你们上学是什么态度?

高兰花、马丽娜:不上初中乡政府会罚钱的,所以家长同意我们上初中,但初中毕业就得回家。

在田野考察中我们还了解到,东乡族女孩在上学过程中背负着诸多来自家庭的特殊要求。在一所寄宿制学校,当我们问到是否喜欢住校时,几个初中二年级女生这样说;“喜欢住校。住校比较自由,作业写完了就可以和同学玩;在家里父母对女孩管得特别严。我们回家就是没完没了地干家务活,做饭、洗锅、扫院、喂羊……有时候作业都没时间写,干完活也不让出去玩。平时要求我们不能和别的男的说话,看见我们和别的男的说话就骂,所以平时我们也不敢和班里的男生玩。夏天不让我们穿短袖衬衣和短裤,说让男生看见了不好。长大④以后家长就不愿意让我们上学了。”

(3)出嫁

出嫁是东乡族女孩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和其他很多少数民族一样,东乡族也有其独特的婚俗。女孩在出嫁过程中依次经历的仪式主要有:相亲、送定茶、送大礼、婚礼。这几种仪式在东乡族女孩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这几种仪式中,男方都是主动发起者,女方都是被动承受者,结婚对男方来说是“进”、“娶”,对女方采说则是“出”、“嫁”。

在校长的帮助下,我们有幸目睹了一场东乡族婚礼的全过程。在这场婚礼中,集中体现“男尊女卑”、“男主女辅”性别观念的仪式依次有:准嫁口唤——在阿訇念完证婚词后,新娘的父亲说:“我把女儿XXX聘给XXX。”新郎立即大声说:“我承领!”这里的“聘”、“承领”表现了父权制下妇随夫居的婚姻模式。双方面议“哈卡比尼”钱——此钱即将来万一夫妻感情破裂时男方付给女方的赔偿费,钱数由阿訇定夺,不需要当时兑现,这是依托宗教力量对婚姻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的保护。

在这场婚礼中,集中强化女性“贤妻良母”、“家庭主妇”性别角色的仪式依次有:“偷”橱具——在新娘离家之前,新郎从厨房“偷”走了一双筷子,意思是“偷”走了新娘家人的厨艺,让新娘在婆家心灵手巧;拜公婆——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娘头戴盖头,依次拜认公公婆婆、叔伯婶婶,最后拜谢厨师,擀“试刀面”——第二天晚饭时,新娘亲自下厨擀长面,请邻居家的年长者来品鉴新娘的茶饭手艺。这里的“偷”橱具、拜公婆、谢厨师和擀“试刀面”都是对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进一步强化。

这些仪式的结束,标志着女孩在娘家主人地位的丧失和在婆家主人地位的确立。此后,家务劳动,伺候丈夫、公婆便成了她婚姻生活的主旋律。

(4)为人母

结婚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组建,生儿育女则是大多数东乡族女性婚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这里,由于深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影响,东乡族女性在能否生育男孩方面,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大多数东乡族人的观念中,家里的男丁越多越好,因此,也只有生了男孩的女性在家庭中才有地位。“男孩较少或没有男孩的家庭在村里抬不起头;没有生下男孩的女性,在婆家抬不起头。她们会被婆家看不起,有些会被丈夫抛弃。”⑤东乡族女性一旦被丈夫抛弃,就面临两种道路:“一是自己跑回娘家,在这种情况下,男的可以再娶,但女的不能再嫁;二是离婚,离婚时,女方必须得到男方的‘口唤’(同意女方再嫁的口头承诺),才可以再嫁,否则女方一辈子不能再嫁。”⑥

2.社区

社区作为东乡族女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对东乡族女童性别社会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宗教活动、民族传统节日以及社区集会等关键事件表现出来的。总的来看,在这些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性别观念仍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

(1)宗教活动

东乡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东乡族的日常生活中,宗教活动占有相当重的分量。每天做五次“礼拜”是东乡族大多数成年人的“必修课”。在我们的个案学校,有位牟校长,他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他曾告诉我们:“对于东乡族男子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每天去清真寺做‘礼拜’,女的一般在家里做(礼拜)。女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在清真寺上阿语学校,12岁以后就不进清真寺的经殿了。……没有规定说她们不能来,主要是她们长大了,自己就不好意思来了,她们的妈妈也不让她们来。因为来念经的都是男的,她们见到了不好。”⑦他还告诉我们:“清真寺的日常事务及宗教活动一般由‘阿訇’主持,‘阿訇’一般由男性担任。在个别清真寺里,也有‘女阿訇’,但是她们基本上是以清真寺阿语教师的身份出现的。”他的一席话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每次想进清真寺看信徒念经,都会在经殿前的台阶下被制止,而且只被允许参观阿语学校的教室。

(2)民族传统节日

在东乡族各种重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中,男女两性的活动有着明确的分工。

开斋节

伊斯兰教有规定:穆斯林必须在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斋戒一个月。2008年9月底开斋节临近时,我们又一次来到东乡,去感受东乡民族开斋节神圣而又隆重的气氛。东乡县城的副食品市场这几天开始红火起来了,在出售食用油、牛羊肉、鸡蛋、糖、面粉的店铺里到处都是妇女的身影。她们已经开始为准备开斋节的膳食而忙碌了,炸油香、煮肉食、捞鸡蛋果果、搓馓子。而在开斋节这天,男子们则身着节日盛装,去祖坟念经,向真主祈祷,然后在一块空地上举行了一场盛大聚礼。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十二月十日为古尔邦节,也叫“宰牲节”。节日这天,所有穆斯林男女都要沐浴净身,换穿新衣,修整面容,并从黎明起封斋直到聚礼结束。这一天,东乡族男子们在伊玛目的带领下前往郊外聚礼做“尔吉”。聚礼结束后,他们回到各自家中,请阿訇宰牲。宰牲后,男主人还要请阿訇到家里诵经。而这一天,东乡族女性的活动场所主要在厨房——为招待阿訇、好友、邻里和家人而准备丰盛的膳食。

在开斋节、古尔邦节上,男性“主外”的社会性别角色在祭祖、祈祷、聚礼、宰牲等事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些民族传统节日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进一步分化,社会性别角色分工得到进一步强化。

(3)社区活动

在东乡族社区的日常生活中,最能体现性别文化的除了民族传统节日外,莫过于婚礼了。在婚礼上,前来双方家庭的客人主要有阿訇、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我们看到,陪伴和招待阿訇的均是男性。前来恭喜的宾客也是男女分席而坐,男女宾客同桌用餐的情况在东乡婚礼上是比较少见的。前来参加婚礼的邻里一般以帮忙者居多,男性主要是跑“外交”,如帮主人借东西;而女性的领地则在厨房,如帮主人准备待客用的膳食。

对于看到的现象,有一点我们不能理解,即:既然东乡族女性的角色是主内,端茶倒水又是伺候人的事情,为什么不让女性给男客人添茶、上菜呢?为什么不让女主人招待阿訇?在与清真寺一位学董交谈时,他对此做出了解释:“我们东乡妇女一般不能见除自己男人、儿子、兄弟、父亲、公公之外的男人,家里来了陌生的男客人,她们(包括大一些的女孩)必须躲起来,不能让客人看见。招待客人、给客人添茶、上菜都是男人(或男孩)的事,女的把饭莱做好就行了。”

3.学校

学校作为部分东乡族女童成长的重要场所(部分女童失学),其人事结构、教师性别观念、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性别文化。例如,就人事结构而言,我们去过的六所学校共有包括教导主任在内的校领导26人,其中有25人是男性;小学阶段女教师占80%以上,中学阶段男教师比例大幅上升,女教师比例大幅下降。就教学内容而言,从插图到主题均以男性形象居多;等等。这些学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东乡族女童“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及其对自身性别角色的定位与认同。这导致东乡族女童在学校的行为表现与男童有了明显的差异。

(1)课堂上

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班级都是男女生分开坐的,在课堂上绝大部分女生都认真听讲,但主动举手发言的人数和次数都远远少于男生。在课后与部分女生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我们不举手,并不是我们不会,而是不敢,我们担心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这样男生就会嘲笑我们,会让我们很丢人。……只有特别有把握的时候,我们才敢举手。”⑧

(2)活动中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基本上都是男女生分开的。从各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来看,普遍存在着忽视女童需要的状况。一位五年级的女生告诉我们:“学校的体育器材都是给男生准备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都是男生在玩,我们根本抢不上。我们女生除了跳绳,再没有什么可以玩的。有时候我们跳绳,男生就跑过来捣乱,我们气得不行也没办法。”

(3)晨读中

也许是受家庭限制女孩上学影响的缘故,这里的女孩大部分都很珍惜在校读书的机会。这一点,在她们认真的课堂表现、优良的学习成绩和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等方面得到了表现。在个案学校,我们发现,每天早晨6点,都会有三位女生在操场上晨读。在交流中有位女生说:“现在像我们这么大的女生很多都已经辍学了,我们比她们幸运。……我们很珍惜这个机会,我们努力学习,为的是向父母证明我们不比男孩子差。就算不让我们上高中,我们也甘心了。”

(二)亲爱的家长,我想对你说——东乡族女童的心声

在研究中,我们力图站在东乡族女童的立场上,用眼睛去观察她们的境遇,用耳朵去聆听她们的呼唤,用心灵去感受她们的心声。然而,在我们内心深处久久不去的,是她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山外大千世界的向往和对男女平等的呼唤……

1.渴望求学求知

以下出自东乡族女童笔下的几段话,是她们渴求知识的真实表达:⑨

我抱着一颗求学的心继续上学了,可是整个东乡还有不少同龄人中途辍学,因为封建思想,也因为家境贫困,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原因。我想她们也和我一样,有一种求知的愿望吧!

丽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她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觉。第二天一大早,丽丽背上了新发的书包,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奔向了梦寐以求的学校。

琅琅的读书声吸引了她,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她走到教室的窗前。顿时,法土麦的眼中闪出了渴求的亮光。

我坚信,东乡女孩的渴望会实现,东乡女孩的理想会实现,东乡女孩会创造出一个渴望中的理想家园。

“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可是为什么当我们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你们的反对成了我们读书的极大阻力?“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我觉得这句话在我们东乡用错了,因为当幸福来临时,你们却不让我们去捕捉,而是漫不经心地看着消失。当我们被你们战败后,辍学在家时那种愁苦的表情,你们看了好受吗?你们忍心看我们童年变成愚昧和空白吗?其实,山里女孩也不笨,只要家长支持,我们会努力用功,成功和荣誉也会主动向我们走来。

各位家长啊,既然你们那么爱自己的子女,为什么不让他们上学呢?你们想过吗?一个人失去了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好时光,留下的只能是知识贫乏和痛苦,更重要的是打拼社会的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会放弃志向混日子。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开拉住我们上学的双手吧!让我们上学吧!让我们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一条希望之路。”

2.渴望走出东乡

走出东乡,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是许多东乡女孩的梦想。也许她们的梦想已经没有机会实现了,但是她们一如既往地期许着;

成功在于奋斗,我要用实际行动来改变人们对女孩的看法。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杰出的画家,从此告别大山的生活,在希望的田野里漫步。

要想去外面的世界,就必须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将来考到山外的大学,才会领略到外面精彩的世界。⑩

3.渴望男女平等

谁说女子不如儿男?这是东乡女孩在重重压力下,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女孩子早晚要嫁人的,只要学会针线茶饭就行,念书有什么用?”听到这话,我打了个冷战。东乡族女孩渴望像哥哥、弟弟一样,能和同龄人一样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爸爸不让我读书,还说:“女孩大了去读书,太丢人了。”但我觉得年龄不是辍学的理由,说什么我也要读书。(11)

东乡族女童成长历程的客位分析

以上对东乡族女童成长历程的纵向呈现和生活场景的横向扫描,为我们勾勒出了东乡族女童成长足迹与生存境遇的清晰轮廓。我们看到:在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束缚下,相当一部分东乡族女童的受教育权利被剥夺或部分被剥夺,她们在成长历程中丧失了很多自主发展、自由选择、自我展现的机会,她们在现代文明的浪潮中,在以男性为主的强势文化中,在家庭、学校与社区中,变成了“失语人”。这一状况在东乡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客观必然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东乡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世俗与宗教相冲突的产物,是教学内容与当地生活实际相脱节的产物。

(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

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首页,便引用了迪格尔印第安人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只陶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12)这说明,群体生活方式是由该群体文化模式所决定的。从“源”与“流”的角度对东乡族性别文化进行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员的东乡族,其性别观念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东乡族性别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东乡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首先,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进入父系社会以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带有性别偏见的性别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长期以来,社会领域的劳动完全由男性承担,女性的劳动仅仅被局限在家庭私人领域。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是不可能的。”(13)东乡族女性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的角色、地位与境遇表明,该民族性别文化中存在着鲜明的“男尊女卑”的偏见,与中华民族传统性别文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其次,在当地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东乡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是该民族性别文化生长的土壤。其一,地势险峻、山峰林立、交通不便、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是东乡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土地的贫瘠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派不上用场,难以有所作为。地势的险峻使得大型企业难以在这里找到立足之地,相应的,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也就无法得到就地转移、就地消化,而只能选择外出打工。而外出打工是需要抛头露面的事,因此它是男性的专利,是女性不能涉足的领域。女性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农田劳作,而仅靠这些劳动,在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是养活不了一家人的。因此,男性就成为东乡族“力量”和“财富”的象征,成为东乡族家庭兴旺发达的希望。其二,贫穷、落后是东乡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家庭经济支付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家庭教育投资向男童倾斜似乎成为了必然。有研究表明,“所有的女童失辍学严重的地区无一例外都是经济贫困区域。对女童而言,贫困使家庭在子女教育投资计划上出现性别差异成为可能。”(14)

(二)世俗与宗教的冲突

“在宗教盛行的民族社会时代,宗教作为居绝对统治地位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不仅参与政治,控制人们的思想,还干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比如生育、婚姻、疾病、丧葬、迁徙、种植等,同时,也建构了男女两性的社会价值和地位。”(15)东乡族作为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性别观念的形成深受宗教的影响。例如,伊斯兰教规定:女性到了一定年龄必须遮“羞体”,如头发等,以避免对男性造成诱惑。

然而,现代学校倡导男女平等,主张男女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正常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宗教规约与现代学校理念的冲突使得东乡族家庭对女孩上学顾虑重重:第一,传递现代文明的学校文化与宗教文化相冲突,女孩长期在学校,会受到现代文明的同化,从而淡化或违背宗教规约。第二,在学校里,女孩天天和男孩在一起生活、学习,增加了男女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长大”以后的女孩来说,是有违教门的规定的;第三,教义规定,女孩十七八岁就可以成婚,因此,在东乡,女孩子出嫁普遍较早,二十岁以后很难找婆家。而这里的孩子受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的限制,上学普遍较晚,初中毕业大多都十七八岁了,如果上高中,毕业就超过二十岁了,能考上大学自然好,可是父母的担心就在于,如果考不上大学,女孩找个婆家都难。因此,在世俗与宗教的冲突中,是否让女孩上学在东乡族家庭中就演变为道德与非道德之间的抗争。

(三)教学内容与当地生活实际的脱节

出现在教材中的科学文化知识是由专业人员在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一定的原则、要求,从人类知识宝库中精选出的、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知识体系。然而,这种以大多数人的需求为导向的教材,无法照顾特殊群体和个体的特殊需求。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一纲一本”教材编定体制的影响,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教材开发能力相对比较欠缺。在东乡,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属起步阶段,大部分学校没有校本课程,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订购的教科书就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教科书中所传达的主要是以现代文明为主旋律的知识、信息,与当地生活实际相脱节。正如当地一位老师所说的那样:“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很多知识都停留在作业本上,生活中根本用不上。”有一位家长也说:“女娃娃早点(辍学)回家还能学点手艺,做饭、做家务、做农活,书念多了什么都不会做,嫁出去也惹人笑话。”

由此可见,教学内容与当地生活实际相脱节也是造成东乡族家庭对女孩上学持消极态度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的消极态度和做法,反过来也强化了东乡族女童对“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观念的认同,促进了其自我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收稿日期]2008-11-20

注释:

①甘肃省独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为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

②马志勇.东乡史话[C].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③2008年1月5日东乡某校六年级女生宿舍访谈记录。

④在东乡,女孩第一次月经来潮被看作“长大”的标志。

⑤2008年4月13日东乡族女教师个别访谈记录。

⑥2008年4月13日东乡族女教师个别访谈记录。

⑦2008年6月3日校长访谈记录。

⑧2008年3月13日东乡某校初中二年级女生集体访谈记录。

⑨摘自个案学校五六年级学生作文、周记。

⑩摘自个案学校五六年级学生作文、周记。

(11)摘自个案学校五六年级学生作文、周记。

(12)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92.2.

(1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20.

(14)丁月牙.家庭教育资源分配的性别差异问题——来自三都水族村寨的个案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04,(2).

(15)杨国才,张桔.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佤族妇女宗教信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标签:;  ;  

失声--东乡女孩成长过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_家庭观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