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笔下的东北(上)论文

瞿秋白笔下的东北(上)

文/尚金州

2019年1月29日,是瞿秋白同志诞辰12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中,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也是在共产国际任职最高的中国共产党人。这位“颇得到列宁的爱重”的《国际歌》第一位中文翻译者,正如毛泽东同志深情怀念的那样,以“为人民工作的精神、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白山黑水的记述。

4)低度相关指标:男女生肺活量分别与体重、身高、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4项指标;立定跳远分别与身高、坐位体前屈、50m、1000m或800m4项指标;50m分别与1000m或800m、引体向上或仰卧起坐2项指标;肺活量体重指数与坐位体前屈。除此之外,女生身高与50m、立定跳远与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与体测总分,男生体重分别与50m、100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体测总分5项指标,男生坐位体前屈分别与1000m、引体向上2项指标,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所有身体素质测试指标都呈低度相关。

瞿秋白创作的乱来腔散曲《东洋人出兵》,是迄今为止有据可查的中国共产党14年抗战期间第一篇抗日文艺作品

1920年:途经东北的记述和警醒

1920年10月16日,瞿秋白以北京《晨报》特派记者的身份离开北京,去苏俄进行新闻采访活动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由于当时苏俄远东地区正处在日本侵略者和白匪军蹂躏之下,瞿秋白被迫滞留哈尔滨50天。在中国共产党人中,瞿秋白是“五四”以后第一位亲临东北的。

在经停东北的50天里,瞿秋白积极活动,对东北主要是哈尔滨的社会状况,以及在哈俄国人的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留下了大量宝贵史料。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其将“知识与技能”整合为“必备的能力”,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为“必备的品格”,认为“过程与方法”是必备能力及品格形成、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核心素养”目标的着力点是学生发展及其核心素养的培养。

要有满洲的“毁灭”,

同样令瞿秋白痛心的是,由于奉系军阀的残暴搜刮和愚民政策,“满洲三省文化程度几等于零”。瞿秋白坚定了探索真理、实践真理的决心:“如此黑暗的民族,不是须经更深切地资本主义化,就得行‘新式的’无产阶级化。在满洲三省尤其重要。且不谈那总解决的大问题,就是目下急切的零星解决,满洲的文化运动,也就紧急必须‘往民间去’的先锋队。”

在哈尔滨,瞿秋白深感日本侵略者之嚣张猖狂。特别是当日本帝国主义野蛮入侵吉林延边珲春地区,屠杀流亡到东北的朝鲜人民和独立志士时,张作霖当局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出动军警“尽力协助”日本入侵的行径,更使瞿秋白的怒火难以遏制。在《哈埠见闻中之珲春事件——日本设总领事与张使直接交涉》的新闻稿中,瞿秋白大声疾呼:“日本人既如此处心积虑扰害东三省……当局长此因循苟且漫不经心,事权既不统一,交涉处处失败,满蒙前途更不堪问矣……愿国民留意焉。”

在哈尔滨期间,瞿秋白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党员和中东路俄国工会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瞿秋白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布尔什维克党“对于中国的感情很好,而深恨日本”的立场,同时加深了对十月革命以来苏俄状况的了解。瞿秋白还受邀参加了中东铁路俄国工人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集会,并在主席台上就座,第一次听到了《国际歌》的雄壮旋律。1920年12月5日,瞿秋白撰文《哈尔滨俄侨之舆论》,向中国人民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中俄人民联合抵制日本侵略扩张,并对哈尔滨军阀官僚腐败无能、摧残民权的行径予以抨击。

“九一八”的炮声,验证了瞿秋白“日本人既如此处心积虑扰害东三省……满蒙前途更不堪问矣”的预言。这时,瞿秋白虽然正经受着王明“左”倾错误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但仍然以国家存亡、人民祸福为依归,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为收复东北奔走呼号。

(2) 对于强蚀变岩、渣体以碎屑状为主时,化学灌浆材料发泡倍数及浆液扩散半径均对固结体强度产生显著影响。当浆液扩散半径为0.25 m,灌浆材料发泡倍数分别为2倍~3倍、5倍~10倍时,试块固结强度分别为10 MPa、5 MPa,而当浆液扩散半径为0.75 m、灌浆材料发泡倍数调整为2倍~3倍时,试块最大固结强度为3.5 MPa左右。

1931—1934年:为收复东北奔走呼号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真正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之中,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保持企业良好的竞争优势。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企业应更加注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并不断调整和完善,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维护企业长久稳定发展。

“九一八”之后,瞿秋白时刻关注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野蛮暴行,痛恨国民党当局的无耻卖国,坚信东北人民必将如同法捷耶夫在《毁灭》中记述的莱奋生游击队那样,在艰苦的斗争中赢得胜利。为此,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瞿秋白抵达东北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已有近30年的历史,并与奉系军阀密切勾结。走出山海关,瞿秋白对国土沦丧、民族屈辱的感受日益加深:“记得中学地理教科书上写着,这满洲三省还是中国领土,但为什么一出山海关,到了奉天站,却已经另一世界似的,好像自己到了日本境以内呢?……帝国主义的况味,原来是这样!”“耳边是陌生的日语,中国职工要受车站日本人的管制,脚下明明是中国领土,却好像置身日本。”在他离京后的第一篇通讯《哈尔滨四日之闻见》里,瞿秋白记下了自己亲历的辛酸:“到奉天之前已不能使用中国银行的钞票,要换日本、朝鲜银行的钞票;乘坐去长春的火车,须换俄国卢布买车票;过了长春,必须使用哈尔滨银行钞票或日本的钞票。”

毁灭的可并不是满洲。

而是一切种种的猎人,

一切种种的猎狗!

只要看看中国这片土地上,

可是“莱奋生”旗帜的飘扬,

已经有过这里那里的毁灭,

正在开展着全中国的“毁灭”。

在哈尔滨,瞿秋白撰写了10篇通讯,总计25000余字。1920年12月10日,瞿秋白重又踏上旅途。1921年1月25日深夜,瞿秋白抵达莫斯科。在以后的两年中,瞿秋白亲聆列宁的教诲,列席共产国际“三大”,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于1921年经张太雷介绍加入联共(布) 党组织,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夺尽指挥刀,掉转机关枪,冲锋罢,

看究竟是谁的毁灭!

在和鲁迅一起领导革命文化活动的斗争中,瞿秋白特别注重深入群众,“提醒几万万人的精神,齐心起来救国”。他广泛通俗地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号召“穷人顶要紧呀,万众一条心,对内对外革命才赞成呀,有志来加入义勇军,驱逐国贼幸福过光阴”。其夫人杨之华忆述:

如上图,“洗澡”“理发”作为一个成分结构,去阐释和细化“A了个B”结构成分,使得整合之后的结构有了明确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语义指向。因此,在两个整合结构中,有一个结构决定着整合后结构的语义和句法功能,我们称之这个成分结构为指向决定体。如“洗澡”和“A了个B”整合为“洗了个澡”之后,“洗了个澡”继承了“洗澡”的基本义和句法功能,仍可作为句子的谓语成分。后者只是对前者进一步的阐释和细化,表示洗了一次澡,整合后的“洗了个澡”细化和阐释了动作的量。

(4)根据负荷大小可随时换档变速。当负荷较小且作业速度又不宜太高时,可选用高档中油门工作,以节省燃油。

特别是当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和一九三二年的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竭力主张应该抓住这种时机,组织作家深入群众,改变只是少数知识分子在亭子间里搞文学的状况,掀起大众文艺运动。他在一次“左联”的一些党员作家的会议上,专门谈了这件事,希望大家切实开展这个运动。“左联”就开展组织作家深入生活的工作,分了几个小组,到工厂中去。秋白也冒着危险,秘密地去老城隍庙听说书演唱,了解情况,写了一些大众化的作品。如《十月革命调》《东洋人出兵》《上海打仗景致》《可恶的日本》《英雄巧斗献上海》等。这些作品印成传单式的小报,散发给群众。

在上述作品中,乱来腔散曲《东洋人出兵》影响最大。该诗发表于1931年9月28日,是迄今为止有据可查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年抗战期间第一篇抗日文艺作品。上海地下党组织曾将该诗印成传单散发。全诗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丑行,号召“现在除出一班卖国的中国人,大家都要起来大革命……革命才能打退日本人”。1959年,《东洋人出兵》被收录于《革命烈士诗抄》。萧三在序言中写道:“瞿秋白同志生前热情地提倡文艺大众化,极力为劳动人民群众着想。他‘坐而言,起而行’,自己写了一篇《东洋人出兵》的大众化长诗,而且用普通话和上海话两种语文发表。由此可见,我们共产党人和职业的革命者从来就都不陷入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泥坑,而总是主张和实行为革命而艺术、为斗争而艺术的。”1933年,日军入侵热河,国民党军阀汤玉麟不战而逃,瞿秋白又作《“平津会”杂剧》以讽之:“连台好戏不寻常,攘外期间安内忙。只恨热汤滚得快,未敲锣鼓已收场。”

本栏编辑/牛泽群

标签:;  ;  ;  ;  ;  ;  

瞿秋白笔下的东北(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