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技术问题与措施论文_吕朗辉,夏月明

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技术问题与措施论文_吕朗辉,夏月明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五队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随着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当前岩土工程勘察方面有非常多的规范和规程,而且这些标准、规程等在具体的要求方面并不一致,为岩土工程勘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岩土勘察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勘察;技术问题

1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众多基础建设项目和现代化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各种公共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迴异,其平面和立面变化大,给结构和勘察专业带来诸多的新课题,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形态和岩土参数问题: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深度的确定。岩土参数主要是那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如粗颗粒土和风化岩等,其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2)综合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3)技术素质问题:主要是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

2岩土工程勘察中技术缺陷的解决措施

2.1重视勘察现场的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工作

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勘探结果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成为解决岩土工程勘探技术问题的重点。这首先是由于测试数据是分析评价的基础,没有完整、可靠、适用的测试数据,一切分析评价都是空中楼阁。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于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计算参数比计算模式更重要。其次,岩土工程测试有较大难度,在钻探取样、样品制备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程度的扰动和受力环境差异,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岩土体是非均质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果应具有代表性。

2.2各种勘察手段的综合应用和思维的

多样性,提高勘察精度,全面反映勘察场地各种地质体的形态、界面、物理力学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在方法上,不能只以传统的单一勘察手段,得出局限性的勘察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综合性地采用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坑探,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重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勘察中的应用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空间上,要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的辨证关系中进行综合分析。从勘察场地的“点”着手,充分收集周边,乃至区域性“面”上的岩土工程资料和经验数据,查明勘察场地所处的区域地质位置和区域地质作用对建筑场地的影响。在时间上,根据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事件及其地层、岩体、构造特征,推断、预测地质作用的发展趋势,评价建筑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

2.3重视地质钻探的过程控制

岩土工程勘探中的地质钻探仍是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勘察手段之一,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岩体、地层条件和取样、测试要求对钻孔进行设计控制,以达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例如:钻孔口径应根据钻探目的和钻进工艺确定,采取原状土样的钻孔口径≮91mm;仅需鉴别粘性土地层的钻孔,口径≮36mm;在湿陷性黄土中,钻孔口径≮150mm。在取Ⅰ、Ⅱ级土试样的钻进时要特别注意Ⅰ、Ⅱ级土试样的钻进要求。在软土、砂土、碎石土中宜采用泥浆护壁,如使用套管,应保持管内水位等于或稍高于地下水位,取样位置应低于管底部3倍孔径以上的距离,以防击入套管时,对拟采取土试样的扰动。采用冲洗、冲击、振动等方式钻进时,应在预计取样位置1m以上改用回转钻进。下放取土器前应仔细清孔,孔底残渣厚度不应大于取土器废土段长度(活塞取土器除外)。采取土样宜采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亦可采用重锤少击方法,但应有导向装置,避免锤击时摇晃。通过这样的控制,才能保证钻探质量,确保勘探数据的准确性。

2.4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

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如地下不明物体、软弱结构面、断层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埋藏深度、位置。并且可以提供许多工程建设所需的岩土动力参数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相对传统的钻探方法,工程物探技术使用时受场地、地形条件的限制较少,具有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勘探精度高等特点。但是,各种工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决定于它对探测对象的适用性,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验证。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2.5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

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震反应分析等),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关键是:①培养勘察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②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③积极参与工程实践。

总结:岩土工程勘察是各项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术性问题是制约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向前发展的瓶颈,因此要高度重视勘察技术的提高和改良。在实际工作中,要尽可能地采用高科技的勘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邱岩;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方法探究[J];江西建材;2014年04期

[2]赖惠明.岩土工程勘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2007(3).

[3]方江华,张志红,姜玉松.对环境岩土工程几个问题的探讨[J].岩土力学,2005(4).

论文作者:吕朗辉,夏月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技术问题与措施论文_吕朗辉,夏月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