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社会,英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尽管语言不是唯一方式,它却是人类交流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英语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和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本文首先分析了交际教学法的含义和主要优点,讲述了外语教学法中的交际法在中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师如何通过交际途径给学生创造一个真正的课堂交际环境、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交际法 学生 英语教学 应用
一、什么是交际法教学
“交际”,communication,在英语中解释为:the exchanging of information, news, requirement, etc.就是指人的社会交往,它强调的是以语言功能和交际需要为内容来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语言,能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
二、交际法的主要优点
1.注意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
3.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
4.交际法仅传授有关而且必需的语言信息,比那些试图教给学生整个语言体系的方法更节省时间和精力。
5.从长远的观点看,交际法教给学生的是实际生活中应用语言的适当技巧,因为它是建立在与这些实际用法十分接近的基础上的。
三、交流法在中学课堂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模拟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气氛
(1)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说”英语。
所谓语言情境即情景和语境,它是指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时相互交流信息的社会环境,因此英语只有在交流活动中才能真正掌握。交流是学习英语的目的,而情境是交流活动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穿插介绍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真实材料,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英语与母语的不同点,从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2)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用”英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教学中借助实物来呈现对话,既真实又生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练习对话,让学生自编对话、相互交际,养成自觉运用英语的好习惯。这些直观教具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这些教具跟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通过这种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3)创设游戏情境,进行英语交际。
游戏中学习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情境活动形式。游戏是活跃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既可以创造和谐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1)合理分组。
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要多给学生创造空间,在合作形式上讲究变化,比如有时把不同层次、不同网络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优势互补、互相带动;有时为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展示自我,让他们自由组合;有时又把男生和女生进行不同的组合,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能够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2)加强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完成基本任务,教师先让学生个别学习、个别思考,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教师必须给出一定的个别学习时间,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我在上“animals”这一内容时,要求大家描述5种动物的特征。开始,每个学生都自己独立思考,最后把描写相同动物的同学组成一组,让他们互相交流。最后以小组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看哪个组说得最好。
(3)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为学生在交流时会碰到一些语言不熟、词汇不够等诸多困难,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该起规范行为、发现问题、排除障碍、引导深入等作用。
3.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进行英语交际。
利用多媒体手段,能增强“兴趣点”。要经常利用图像、录音机、网络等多种辅助工具,利用情境和设置情境进行教学。这样就能使英语课堂形象化、趣味化和交际化,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
四、结论
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有效地掌握。交际,既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同时又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主要尺度。在教学中只有创设优化的英语语言交际课堂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使用语言,学以致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承锋 《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王才仁 《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论文作者:黄壬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英语论文; 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目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