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国环境问题”智能培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_课件论文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国的环境问题》智能训练多媒体课件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环境问题论文,新教材论文,多媒体课件论文,智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地理新教材是一套地理知识结构整体性强,内容新颖,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适应于21世纪需要的地理教材。其中,基本技能训练改名为智能训练,更加强了认知性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分析、比较等思维能力,减少了观察记忆能力的项目,尤其是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全面重视,体现了新教材对高中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例如,第九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一章的智能训练,新大纲要求学生达到:了解学校所在地区有无环境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环境保护的意见。在新教材中具体的表现形式是:1.活动:下面给出3 个实例,对于每个实例中的是与非,谈谈你的见解及理由……2.技能:参与环境宣传活动,包括环保知识宣传,环境质量调查,参与环境监督,自觉保护环境等。3.综合练习:综合题1、2二部分。该智力训练包括对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技能等能力的培养;对具体实例的综合对比分析能力,逻辑分析方法(演绎推理、类比、因果推理)等都有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呢?多媒体教学技术(MCAI)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方法。近日,笔者尝试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编制第九单元第8课《中国的环境问题》MCAI课件,试用之后,效果不错。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鉴于我国中学的实际情况,该课件是为大屏幕投影方式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方法设计的。

对于9.8《中国的环境问题》智力训练, 我根据其不同的训练内容,能力要求设计了不同的课件板块,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

1.活动:我把它设计成放在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后面,作为课堂讨论的形式出现,运用多媒体软件虚拟现实的能力,把书中所列三个问题制作成模拟动画片,将每个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其后果,逐渐呈现在学生面前,配以小步子程序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例如,高尔夫球场问题,在一幅计算机投影中,设计四辐动画图。动画一,丰收的田野稻浪滚滚;动画二,田野缩到左上角,大片地方飞来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动画三,飞出思考题,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耕地和球场哪个更重要?动画四,是12亿人的滚滚人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在我国珍惜耕地更重要。

2.技能训练:参与环境宣传活动,我认为计算机能显示、模拟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一种超越时空的近似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不能替代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我们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也不能否认社会实践在学生智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理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是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不可偏废。计算机应用于野外考察资料的统计分析整理,有助于深化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市位于太湖流域、大运河从学校附近流过,正是课本中提出的水污染重点治理的地区,为我们了解环境污染与治理情况提供了一个活教材。因此,这单元的技能训练课件是建立在学生调查、观察基础上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交互式课堂教学软件。9.8 《中国的环境问题》教学后,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进行访问环保局、花园新村污水自理站,观察了大运河水质情况等活动,要求学生写一篇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把学生调查到的本市污染企业, 排污情况用EXcel和PowerPoint制成《常州市水污染分布图》、电子表格和电子统计图,有防治水污染措施,治污水达标单位的分布图等存于计算机内。在教学进行到9.8 《中国的环境问题》的《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二)环境污染时,由学生上讲台打开计算机动画,边演示,边说出自己的调查结果。学生还可通过改变电子统计表中的数学,来模拟环境的变化。当污染的排放在环境自净能力之内,则出现碧波荡漾,鱼跃花香的画面;当污染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则出现水质发黄、变黑、缺氧、鱼亡草死的画面,使学生对污染造成的后果有更深刻的认识;当上到“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时,结合整治城市环境,重点防治工业污染时,先放环保局摄制的录像《太湖流域污水治理电子报告书》选段,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太湖流域污水治理工程现状及进展,再让学生上台宣读调查报告,视频展示台把学生的调查报告投影到大屏幕上,教师和同学对他的报告进行讨论、质疑,并作出适当评价。这样,使学生对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一般了解的基础上,而是通过自己的调查、统计及初步分析,了解本市环境污染的程度、原因及治理成果,对环境保护有更深刻的认识。课后要求学生在社会调查、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写一篇小论文,择优推荐在本市报刊发表,鼓励学生自觉参与意识。

上述大屏幕多媒体技能课件的设计,其交互性虽不及每人一机的网络型多媒体教学,但比起传统教学来讲,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而且通过社会实践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结合,使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归类整理、数据分析、归纳等地理技术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地理工作的能力。

3.综合练习题的设计:以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运用电脑投影片的动画功能,强化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反馈为设计宗旨,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例如:下面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代表不同涵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白圈中, 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林牧综合治理 D.水土流失加重

E.水土流失减轻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

(2)在上述各项中, 摆脱恶性循环, 导致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我国北回归线附近某地发生上述恶性循环, 能否形成沙漠?

回答:(能或否)

这幅图表现了环境变化的两大过程,右图环境的良性循环,可促进经济、 社会生态效益不断提高, 左图恶性循环则走向贫困。 笔者用ToolBook和PowerPoint相结合设计成电脑动画投影:A、B、C、D、E、F、G字母,制成小球。学生可通过拖放小球控制系统, 但如果仅仅是拖对一个,就有电脑中发出“对”,“好极了”等评价。对高中学生来说未免设置过浅,因此我设计,当小球拖到不同的地方,整个功能图都会起相应变化,并由电脑作出评价,如把F填入C,则整个右图就出现退行性变化。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就会变成社会经济效益降低, 其它各项亦如此,同时电脑发出“太糟了”的负强化,使学生牢牢记住只要我们破坏了生态平衡,就会使整个环境退化、经济倒退。当学生在F处填入C的内容时,左图环境就会变好,贫困变为走向富裕,整个画面大放光彩,电脑发出好极了的正强化,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我们自觉参与保护环境,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用于中学地理教育,可打破时空界限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优化教学过程使个别化教学和大面积施教相统一,并提供即时反馈和强化教学信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我们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中,要把以课程为中心发展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从被动学习引导到主动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要强调地理课的特点,把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贯穿于课件设计之中。在制作上要增加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技能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最大的发展。

标签:;  ;  ;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国环境问题”智能培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_课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