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档案管理论文

中国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调研与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发展现状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档案事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档案高等教育是培养档案人才队伍的基本途径。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调查当前中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基本状况,分析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的发展策略。

笔者于2011年5月至6月向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32所设有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发出并全部有效回收的《2010年全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此项调查未统计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西大学等具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的博士或硕士学科点,但并未真正招收档案学专业学生的高校的情况。此外,青海师范大学(该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档案学本科专业,2005年停办)、盐城师范学院(该校2005年在历史学本科专业下设有“文博与档案”专业方向,2010年停招)的情况也未列入调查和统计之中。对于学生,只调查全日制的档案学专业学生情况,不包括各类非全日制学生的数据;对于教师,只调查专职的档案学专业教师情况,不包括各种兼职教师的数据。所有数据统计截止于2010年底。

2010年之前的历史数据主要来自以下报告:(1)200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交教育部的《档案学专业发展战略报告》(冯惠玲教授主持撰写,其中的数据调查统计由桑毓域教授负责)。(2)2010年由冯惠玲教授主持撰写,提交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关于“十一五”期间档案学科发展的调查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若干意见》。(3)2010年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编写的《档案教育发展研究报告》(王协舟教授主持编写)。2基本现状

2.1 办学高校:数量稳中有增,分布比较均匀

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快速发展之后,到了21世纪,我国档案高等教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缓慢增长的阶段。1996年开办档案学专业的高校为24所,2000年为27所,2005年为31所,到2010年共计32所高校开设了档案学专业,如图1所示。其中,最近十年仅增加了南开大学(2001年)、西藏民族学院(2001年,设在西安,专门为西藏地区培养人才)、上海师范大学(2002年)、辽宁科技学院(2005年)、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等5所高校,最近五年仅增加了新疆财经大学1所高校。

图1 1996—2011年开办档案学专业的高校数

总体上,开办档案学专业的这32所高校地域分布比较均匀,江苏、北京、上海、河南、天津、辽宁、湖北、陕西(含西藏民族学院)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2至3所高校开办档案学专业,甘肃、内蒙古、青海、山西、贵州、海南、西藏、重庆、宁夏9个省区市没有高校开办档案学专业,其他14个省区市有1所高校开办档案学专业,如图2所示。[1]

图2 开办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地域分布情况

2.2 培养层次:以本科为基础,以硕士为重点

不同于欧美国家档案高等教育以硕士教育为主体,大陆地区的档案高等教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但近年来,档案学专业硕士教育发展速度较快,成为各高校档案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截止于2010年底,在上述32所高校中,没有1所高校招收档案学专业专科生;除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之外的31所高校都招收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有24所高校招收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占75.0%;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4所高校(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分别于2006年、2011年获得“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尚未正式招收档案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收档案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约占12.5%,如表1所示。

在24所招收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中,有15所是在2001年之后获得档案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占62.5%。全国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从2005年的185人,2008年的232人,增长到2010年的287人,五年内增长了55.1%。可见,近年来各高校都将硕士教育作为档案学专业的发展重点。

2.3 招生与就业:小规模招生,高比例就业

受传统思想观念、档案工作的特性等因素影响,档案学专业在我国属于“冷门”,几乎不为学生和家长所了解,也不为学生和家长们所欢迎,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自愿选择档案学专业的学生人数很少,许多档案学专业学生是被调剂到档案学专业的。2005年全国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第一志愿率约为52.2%,2008年约为52%。[2] 相应地,各高校招收档案学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少,与经济学、法学等热门专业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自1998年以来大陆高校迅猛扩招,但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一直只是稳中略升。如表2所示,2005年全国档案学专业本科招生总人数为1068人,平均每校招生约为34人;2008年为1247人,平均每校招生约40人;2010年为1437人,平均每校招生约45人。

与之相反,由于社会对档案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而每年的档案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又很少,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很高,位居全国各专业的前列。如表3所示,2005年全国档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1%,2007年为95.3%,2010年为95.4%。至于档案学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则更高,将近100%。而2007年全国各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仅为70%左右[3],2010年仅为72.2%。[4]

另据,麦可思研究团队在网易教育上推出的《大学生就业指标2011》蓝皮书,全国档案学专业就业率为95.9%,在2011年度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上居第五位。[5]这与表4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2.4 师资队伍:数量基本稳定,素质大幅提升

2005年各高校档案学专业教师总数为300人,其中教授73人,占24.3%;副教授121人,占40.3%;讲师及以下教员106人,占35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4人,占28%。2008年各高校档案学专业教师总数为307人,其中教授84人,占27.4%;副教授118人,占38.4%;讲师及以下教员105人,占34.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9人,占42.0%。2010年各高校档案学专业教师总数为314人,其中教授88人,占28.0%;副教授118人,占37.6%;讲师及以下教员108人,占34.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7人,占50.0%。可见,近年来档案学专业教师队伍数量基本稳定,这与档案学专业开办高校、招生人数基本稳定的情况是相符的。但是,从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数量增长(从84人增加到157人)和比例上升(从28.0%提升到50.0%)情况来看,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如图3所示。

图3 档案学专业教师总人数与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变化

2.5 课程设置:不断调整充实,初显多元特色

由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近年来,档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断调整充实。200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十二届)暨全国高校档案系主任联席会议(第十七届)在郑州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高等学校档案学本科专业指导性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遵循学科的独特性、基础性、拓展性原则,确定了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不含公共课程)主要由四大知识模块组成:(1)档案学基本理论与档案事业知识模块,主要课程为“档案学概论”和“中外档案事业史”;(2)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模块,主要课程为“档案管理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含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文秘学”;(3)现代档案管理知识模块,主要课程为“科技档案管理(或企业档案管理、专门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文件管理系统设计”、“数字档案馆基础”等;(4)历史档案管理知识模块,主要课程为“历史档案(或历史文献学)”和“中国政治制度史”。

该《规范》还规定,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特点与具体情况从“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或企业档案管理、专门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含档案文献编纂学)”、“文秘学”、“电子文件管理”、“中外档案事业史”8门专业主干课程中选择6~8门开设,并可以在不改变课程基本内容与功能的情况下对课程名称做适当调整。

在此《规范》的指导下,各高校档案学专业在开设6~8门全国基本相同的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自设了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这些自设的特色课程,“有的偏重于文秘,有的偏重于信息技术,有的偏重于电子政务,有的偏重于管理学,有的偏重于中文,有的偏重于历史,有的偏重于图书情报学等。存在这种差异,一是受社会发展对档案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影响,二是受该校档案学专业主流研究方向的影响。”[6]此外也与地区特色有关,例如,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云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的档案学专业开设了一些与少数民族档案有关的课程。

此外,各高校都注重打造精品课程,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建设了6门国家级档案学专业精品课程,如表4所示。[7]

2.6 科学研究:教师成为研究主力,主导档案研究方向

基于中国知网学术资源总库(http://www.cnki.net)中档案学的期刊论文分析,对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年来发文量超过10篇,或论文被引频次超过10次的作者情况进行初步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8]

表5显示,档案学科31名核心作者(高产作者)中29人来自高校,仅有2人来自档案实践部门。这说明,当前大陆档案学研究的主力军是高校的档案学专业教师。相应地,档案学专业教师主导了大陆地区档案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例如,档案学专业教师关注的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开发利用等成为近年来档案学研究的热点。

3 现存问题

3.1 招生规模与地域分布仍有增长与优化空间

一方面,表2、表3显示,档案学专业招生人数很少,但就业率很高。这说明,档案专业人才处于相对供不应求的状态。事实上,当前我国档案人员队伍中,接受过正规的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人才比例相当低,需要大量本科以上档案学专业毕业生予以更新、补充。“根据国家档案局2008年的统计,我国目前直接从事档案工作的专业人员有9万余人。其中在3000多个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构成中,档案专业人员占全部专职人员的比例,研究生占0.37%,大学本科仅占6.2%;在4000多个档案馆的人员构成中,档案专业人员占全部专职人员的比例也非常低,研究生不足0.82%,大学本科仅占8.2%;在2万多个档案室(处、科)的人员构成中,档案专业人员占全部专职人员的比例,研究生不足0.44%,大学本科仅占6.7%。”[9]因此,我国可以适当扩大档案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办学效益。

另一方面,尽管档案学专业学科点不断向边远地区和尚未设置档案学本科教育点的地区倾斜,使得学科点区域布局日趋合理。但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地区发展仍然呈现出不平衡态势,东部地区一带分布较多,占将近60%;中西部地区分布较少,约占40%,如图4所示。这种地区发展之间的失衡给全国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档案事业发展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图4 东中西部开办档案学专业的高校数量与比例

3.2 课程体系缺乏稳定性与协调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加上档案学科归属和定位的不稳定与不明确,档案学专业本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一直处于频繁变动之中。一些档案学专业教师喜欢跟风开设许多与档案学专业关系并不密切的时髦课程,如公共关系、领导艺术等;一些高校受师资条件的限制,存在较为普遍的“因人设课”现象。与此同时,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不太协调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一是公共基础课程挤压档案学专业课程。譬如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类课程开设增多,而不少档案学核心课程如科技档案管理、档案文献分类编目、档案文献检索等渐渐减少。二是档案学操作技能课程挤压档案学基础理论,譬如文书立卷与归档文件整理、专门档案管理、档案计算机管理等课程增多,档案事业史、档案思想史、政治制度史等课程逐步缩减。三是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知识老化、陈旧,新知识和学术动态内容介绍较少,课程教学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11]

3.3 专业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仍待优化

表5显示,29位来自高校的档案学核心作者中,冯惠玲、胡鸿杰、安小米、王英玮、张美芳、黄霄羽、刘越男、徐拥军8人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占27.6%。此外,还有浙江大学的何嘉荪、傅荣校、章燕华,苏州大学的周毅、张照余、吴品才,中山大学的陈永生,上海大学的宗培岭,安徽大学的李财富,湘潭大学的何振、王协舟,云南大学的华林12人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硕士或博士毕业生。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档案高等教育界的29名研究骨干(通常也是教学骨干)中有20人具有中国人民大学背景,占69.0%。这种趋同化的现象既有其历史原因,也与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档案学教育与研究的“黄埔军校”地位有关,而且与近十年来各地方高校的档案学专业教师纷纷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无关系。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高校档案学专业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不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对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3.4 科研成果质量受到一定质疑

尽管档案学专业教师成为大陆档案学研究的主力军,主导了档案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但是,当前部分档案学专业教师满足于“书斋式”研究,理论成果“空洞化”明显。因为档案学专业教师尽管接受过较良好的正规高等教育,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比较关注档案学基础理论和国外研究动态。但是,他们大都缺少档案工作实践经验,对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不了解,其研究成果理论性较强,实用性较弱,多停留于“纸上谈兵”的程度。表5也显示,从核心作者的论文被引频次看,有些教师的发文数量较高,但被引用频次却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有待提高。

4 发展策略

4.1 适当扩大招生规模与布点范围

2007年出台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强调:“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档案高等教育也必须将提升教育质量作为生命线与优先发展目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盲目追求数量的增长。但是,考虑到以下因素,应该适当扩大档案学专业的布点范围与招生规模。

一是如前所述,档案学专业的规模一直较小,但是档案专业人才需要比较旺盛。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愈益显著,文件、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其他电子化业务的关系愈益密切,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与专业化程度愈益提高,社会对档案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二是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强调要“加强高等院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国家电子文件管理工作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开展电子文件管理专业教育”。适当扩大档案学专业的办学规模,符合国家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电子文件管理的政策要求。

三是我国还有许多地区没有开办档案高等教育。目前,重庆、内蒙古、甘肃、西藏、海南、青海、宁夏、贵州、山西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至今没有一所高校开办档案学专业。并非每个省份都必须有一所以上高校开办档案学专业,但是上述省份大多地处我国西部、边疆或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与周边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流频繁,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紧密,形成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档案。这些档案内容独特、文字难识,其他地区培养出来的档案学专业毕业生难以对其进行管理和研究。而且东中部省份培养出来的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多集中于沿海发达地方和大城市就业。如此一来,就造成了西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档案事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其档案资源不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11]

因此,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和有关部门尽快规划在尚未开办档案学专业的边疆省份和少数民族地区,选择若干综合性大学里设置档案学专业,并从各高校选派优秀的档案学专业教师前往支教。有条件的高校可在确保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档案学专业的招生规模。

4.2 坚持走专业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图书馆、情报、档案工作不断创新与拓展,逐渐向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发展;与之相适应,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也不断创新与拓展,逐渐融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进入21世纪后,这一实践发展与学科演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一背景下,档案学专业必须首先明确自身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价值,明确自身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以及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坚持走专业特色化发展道路。档案学专业对于保存社会记忆、传承人类历史文化具有根本价值,对于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核心价值,对于促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要价值;档案学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中的一门重要学科。[12]这一价值与定位,是档案学专业立足与发展之根本。

各高校应依据档案学专业自身的特色和传统知识的优势,适应当前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与理论兴起的要求,遵循“独立为体,融合为用”的专业发展思路,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中寻找档案学专业发展新的生长点,以档案管理类课程为核心,适当拓展专业空间。比如,各高校可在传统的历史档案、科技档案管理(或企业档案管理、专门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档案文献编纂等专业方向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增设新的专业方向,如电子文件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分析等,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这些方面人才的需求。同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应根据学科发展和专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与要求,实事求是地调整档案学所属一级学科的名称,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给予档案学专业以更加明确的发展定位和更好的发展环境。

由于各高校档案学专业发展历程、自身条件和具体情况的不同,同时社会各行各业对档案专业人才知识和技能要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各高校档案学专业也可形成各自的专业方向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例如,档案学专业设在历史学院系下的高校,可适当增加历史和历史档案管理方面的课程内容,侧重于培养历史档案管理人才;档案学专业设在图书情报档案院系下的高校,可适当增加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课程内容,侧重于培养图书、情报和档案一体化管理人才;档案学专业设在管理学院系下的高校,可适当增加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方面的课程内容,侧重于培养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或企业档案管理人才;档案学专业设在文学院系下的高校,可适当增加文秘学方面的课程内容,侧重于培养文秘档案人才。[13]

4.3 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培养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要积极引进其他相关专业(如计算机科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法学)高学历人才进入档案学专业教师队伍,以适应档案管理复杂化的特点,适应档案学跨专业研究的趋势,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提升档案学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要使全体档案学专业教师把握高等教育改革方向,跟踪国内外档案学研究前沿,紧密结合档案工作实践发展趋势进行教学,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充实和优化课程内容,创造性地进行档案学专业教学活动。

第三,采取多种方式丰富档案学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档案学是一门应用性管理学科,丰富档案学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对于提高档案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各级教育主部部门和各高校应根据档案学等应用性管理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特殊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补充到高等学校专业教师队伍中,以有效的制度安排,确保此类教师在专业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比重;应以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现有专业教师有机会、有时间、有经费、有条件以定点定时挂职锻炼等方式,系统参与重要专业实践活动;应实施高校教师的全薪学术休假制度,休假期间保证教师有比较充裕的经费,在国内外实际工作部门进行现场考察、实践调查;应尊重应用性管理类专业教师特殊形式的创造性科研劳动及其成果,在业绩考核、项目立项、科研成果评价、评奖等过程中承认政策研究、管理咨询、重大工作规划、重要项目方案、重大解决方案设计、教学与管理案例研究、主要标准制定、专利发明等成果与教材、专著、论文等学术成果具有等同的价值。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应欢迎和支持档案学专业教师到本单位进行参观考察、实践调查、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等。

4.4 大力创新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设计,实现课程体系整体的优化。在设计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时,要注意系统设计与模块设计相结合,积极探索知识模块构建方法;要注意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在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档案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保持各高校的课程特色。做到稳定和发展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二,信息化背景下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应坚守档案学专业特色。一方面,随着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兴起,档案学专业要适时地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在一级学科的口径下,打通学科基础课程,给档案学专业的发展与创新搭建更加广阔与厚实的平台,有效地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此同时,档案学专业课程还应符合档案学科特征,保持和张扬档案学专业的个性与品格。[14]不能将档案学专业与图书情报专业等同,也不能将档案学专业办成了纯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

4.5 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密切相结合的趋势日渐明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从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理念。档案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档案高等教育尤其需要加强与创新实验、实习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要对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规划与评估。明确档案学专业的课堂实习与毕业实习的内容、方式、时间,逐步增加创新性实习内容。设计安排科学合理的综合性、创造性实验实习,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档案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专业实习的质量评价,使专业实习具有真正的教学功能和人才培养功能。

其次,要继续加强档案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档案学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继续加强档案保护技术、档案管理学、档案缩微复制技术、档案文献编纂学等课程的实验室建设,加快建立模拟数字档案馆实验室、电子文件管理实验室、电子政务或电子商务实验室,力争开发出高水平的数字档案馆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的模拟实验,为学生提供模拟环境,增强学生对信息化背景下从事档案工作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优化档案学专业实验教学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加强档案学专业实验教学管理的创新,根据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实验室建设标准,实现档案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规范化。用新思路、新手段进一步加大对档案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保障档案学专业实验教学经费,积极创造条件,理顺关系,保证实验室建设和运作的高效率、高质量。[15]

第三,要继续加强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依托各级各类档案部门,选择能有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档案馆(室)共建实习基地,扩大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种类、数量和规模,满足档案学专业课程中各项实践教学的要求和需要,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真实的档案工作环境下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4.6 尽早启动档案管理专业硕士教育

现代高等教育主要分为研究生(博士、硕士)、本科(学士)、大专等不同层次,其中硕士研究生又分学术型、专业型(应用型)两种类型。从档案专业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应以专业硕士(即应用型硕士)作为开展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培养档案专门人才的主要形式,尽早启动档案管理专业(或称“文件与档案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理由如下:

第一,开展档案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符合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信息环境下,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既懂管理又懂技术)、应用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本科教育层次相对较低,而且本科教育强调“重基础、宽口径”,专业性较弱,难以培养高层次的、专业的档案人才。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小(2010年全国4所高校共招收档案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仅15人),而且侧重于学术型人才培养,难以培养一大批应用型的档案专业人才。学术型硕士教育也主要是培养学术型而非应用型人才。因而,只能通过专业硕士教育才能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档案专业人才。

第二,开展档案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符合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自20世纪末期起,我国高等院校根据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经验,开始发展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MLA)、教育硕士(MEA)等专业硕士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进一步扩大专业硕士教育的比重,又增设了一批新的专业硕士学位(例如,公共卫生硕士、软件工程硕士、图书情报硕士、风景园林硕士等),扩大了专业硕士教育的招生规模。因而,增设档案管理专业硕士与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吻合。

第三,国家电子文件管理工作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要“开办电子文件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第四,目前我国开展档案高等教育的历史将近50年,已经有32所高校开设了档案学专业,具有一支较高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编写了一批较高质量的专业教材;而且,相当一批高校具有开展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图书情报等专业硕士教育的经验。因而,我国开展档案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

4.7 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档案学专业具有保存社会记忆、传承人类历史文化,推动信息资源管理,促进机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战略价值,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高校应该加强与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各级信息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他们对档案高等教育的支持,营造促进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16]

国家档案局应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等部门,将档案高等教育列入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具体落实到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当中。国家档案局应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尽快在建立档案管理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为档案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切实的依据与充沛的动力来源。

教育部应对档案学等规模不大、特色鲜明、社会需要较旺、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在专业招生规模扩展、学科专业建设投入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推动专业发展方面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重大工程项目立项、重大科研课题立项、教学改革课题立项,重要科研奖励与教学成果奖励中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 0年度重大项目“中国档案事业史”(项目批准号:10&ZD13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2008年度重大项目“图书情报、档案学发展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08JJD870224)的研究成果

标签:;  ;  ;  ;  ;  

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档案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