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易管理中间件TongEASY的会话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交易管理中间件TongEASY的会话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顾艾冬[1]1999年在《基于交易管理中间件TongEASY的会话模式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TongEASY是东方通科技公司登记注册的软件产品。会话模式依托于TongEASY自身的体系结构,充分利用了消息队列与共享内存相结合的数据传递方式。在做了核心级的改造之后,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与交易相隔离、基于可靠消息传递、有利于错误处理、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会话服务模式。同时提供了一组从建立连接,数据收发,到拆除连接的一整套接口函数集,以支持灵活多样的连接方式以及可控、高效的数据传递。 本文就TongEASY会话模式的体系结构设计与具体程序实现做了尽可能详细的讨论与说明,并对中间件本身做了相关介绍。

柯海丰[2]2003年在《基于中间件的特定域软件开发方法及在电信行业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加,对软件系统适应变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传统软件开发方法,特别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陷入困境。研究表明:软件工程领域存在着需求瓶颈和开发断层。论文通过对软件本质复杂性的分析及对传统的一些软件开发方法的研究,表明了现在软件开发正向着大型复杂软件的开发发展。这就迫切要求引入一些较为合理、对某些开发过程有着积极指导意义的开发方法。 论文简要介绍了三层体系结构,软件重用技术,构件,中间件等主要新兴热点技术,结合领域分析方法的优点,对电信业的大型系统软件开发方法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领域分析方法通过特征分析,识别领域中应用的共同特征和可变特征,形成特征模型,并探讨需求规约的构件化机制,即需求规约构件的基本模型;将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和原则引入到需求分析和需求规约中,以更有效地支持需求复用、需求规约和系统设计间的可追踪性、以及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致性。中间件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为此,作者根据领域分析方法结合中间件的优点,提出了基于中间件的特定域软件开发方法,针对特定领域的软件系统需求,通过领域分析,形成领域模型,以中间件为基础划分和形成可重用构件库,最终集成目标系统。 此外,文章提出了一个运用基于中间件的特定域软件开发方法的系统实现,对其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系统开发中专门提到了关于监控通信中间件CMS的设计和开发。最后论文对本开发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缺陷和不足,指出了在日后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孔军[3]2007年在《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邮区中心局能否实现生产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处理、能否互联互通,是关系到邮政企业能否将“全程全网”的作业性质形成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该论文的研究方向就是建设一套适应本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的中心局生产作业信息化处理系统。作者借助先进的系统设计思想、软件技术和MPLS VPN网络技术,进行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论文针对上述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并详细阐述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应用部署实现,涵盖了系统建设的全过程,并在保障系统连通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了系统的安全性,力求实现系统功效、安全和建设成本这三者之间最优的平衡。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实现了中心局内部各生产环节之间、生产与管理部门之间以及各中心局之间邮件信息、总包信息的网络传输,实现生产作业自动化、信息处理网络化、档案管理电子化和生产管理科学化,提高了邮政通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本论文第一章引言主要描述该论文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本人的具体研究工作。该论文始终以本人所负责的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为出发点展开了整篇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结合本企业实际,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第二章简要综述了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所涉及的核心技术理论,从相关技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基础理论原理以及实现方式等方面做了阐述,为以下章节关于项目方案的设计做了技术铺垫。第三章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本章描述工程项目的整体方案、建设依据、关键技术论证等,并对工程的软件设计方案和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第四章介绍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硬件部署和效益分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推广价值。第五章对项目做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下一步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对该研究领域的应用开发有所启示。

修磊[4]2006年在《分布式数据环境的交易中间件一致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银行、电信等大型企业中,分布式环境下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复杂。现在完成一个应用交易,需要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上协同操作,这样对于跨平台通讯和异质数据库的一致性问题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难点。为了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来保障交易的可靠性,国际X/open组织(就是现在的open group)制定了基于两阶段、四次握手,使用数据库锁的分布式交易处理技术标准(XA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在一个低速、并发交易数量大的网络上使用时会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握手次数多(4次)、数据库加锁时间长(占用更多的数据库资源);二是并不能完全地解决由于网络故障所造成的交易一致性问题。在此前提下,本论文对交易的握手次数和数据库加锁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更有利于银行中间业务应用的实现模式,来保证交易一致性。 本文首先对消息中间件和交易中间件做了详细的介绍,然后重点是对交易中间件中的交易握手次数和交易失败恢复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当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交易模式是一阶段提交(两次握手称为2WAY)和二阶段提交(四次握手称为4WAY)。一阶段提交模式,握手两次,采用请求/确认的机制,但是交易的成功率低,经常需要使用冲正交易。二阶段提交模式,握手4次,采用请求/应答、提交/确认4WAY的方式,很好的保证了交易的一致性;但是握手次数的增加对于网络造成负担,并且不能完全解决交易失败的问题。所

参考文献:

[1]. 基于交易管理中间件TongEASY的会话模式的设计与实现[D]. 顾艾冬. 电子科技大学. 1999

[2]. 基于中间件的特定域软件开发方法及在电信行业中的应用[D]. 柯海丰. 浙江大学. 2003

[3]. 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孔军. 北京邮电大学. 2007

[4]. 分布式数据环境的交易中间件一致性研究[D]. 修磊. 太原理工大学. 2006

标签:;  ;  ;  ;  

基于交易管理中间件TongEASY的会话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