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41
摘要:我国农村水污染问题存在已久,随着农村城镇化节奏加快、城市污染迁移等综合因素,农村水污染状况日益加重。在城镇污水收集与治理系统日益改善的情况下,农村的水污染问题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农村水污染的特点及成因,探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为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对策;措施
1、我国农村水污染特点
1.1影响广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农村人口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缺乏问题,而农村的水污染,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情况。目前全国70%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有2.27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5370万人饮用水中氟、砷含量超标,441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涉及9080万人。
1.2增长快
我国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带来了农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得农村污水的产生量也越来越高,且增长较快。据测算,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已突破2300万t/d,BOD为530万t/d,COD为860万t/d,总氮为96万t/d,总磷为14万t/d。
1.3来源广
农村生活用水除了生活洗漱和洗涤污水外,还包括厕所污水和其他混合类污水,例如:农村水产养殖和家禽养殖等带来的污水、农事所造成的污水等。
1.4收集难
当前,我国农村地域广,农业人口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开始走出农村,前往城市发展,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地广人少,也带来了村庄人口的分散,这种情况下直接导致农村生活污水的面积广、分散和难以收集。
1.5处理率低
由于一直以来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状态,农村污水处理率极低,根据住建部2012年5月发布的《中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状况公报》显示,我国60余万个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仅占6.7%
2、我国农村水污染成因
2.1农业污染
2.1.1化肥污染
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加上农民对传统的农业生产中“高投入高产出”技术理念的盲目信任,造成了不合理的施用化肥现象,任何形态和种类的化肥,被植物吸收利用率都不高。常见的化肥中氮肥和钾肥的利用率为30~60%,而磷肥仅为3~25%。未被植物及时利用的氮化合物,若以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就会以不同形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2.1.2农药污染
我国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量居世界首位,农药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过量使用对水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农药的利用率通常只有10%左右,剩余未被利用的通过降水、渗滤和径流而进入到水体,其中某些有机金属农药如有机汞杀菌剂等性质稳定、降解产物的残留毒性强,对生态水环境危害很大。随着使用农药的频率和数量的提高,农药残留量也在逐渐上升。
2.1.3畜禽养殖污染
长期以来,为满足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需求,畜禽业发展迅速,但随着畜禽养殖总量和养殖场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污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养殖污水成分复杂,污染程度高,据估算,养殖一头牛产生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畜禽养殖业的废水排放量惊人。因治理畜禽粪便污染的投入高,很多养殖业主不愿出资处理,导致畜禽粪和养殖污水最终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进入水体,其中的含氮、磷的有机物、富营养物质可使水中硝酸根离子、化学需氧量浓度升高,当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使水体富营养化。
2.1.4作坊式农副产品加工业污染
在农村地区,农民在传统农产品种植的基础上也在积极探寻农产品的增值途径,尤其是在某些区域性种植区,农村作坊式的农副产品加工厂随处可见。这种加工厂呈现出规模小、分布散、季节性生产和污水滥排严重等显著特点。如北方某河,9、10月份经常出现河水化学需氧量严重超标的现象,其原因就是当地甘薯淀粉加工作坊短时集中生产,外排污水造成。
2.2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纷纷招商引资,建设了一批工业园引进项目。由于城市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企业逐步退城进村,造成了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局面。此外以造纸厂、印染、煤炭为主的乡镇企业遍地开花,这些企业大多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管理人员环保意识较差,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2.3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在污水治理方面分化严重,极易形成“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大部分投入到工业和城市方面,相比而言农村从政府财政方面得到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建设资金就显得杯水车薪,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用。
2.4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
因为农村环保意识不强,有缺少专项资金投入,我国农村的污水收集大多是通过明渠或暗沟来进行,没施建设简陋而缺乏科学合理性,不能有效的实现雨污分流,而广大农村地区至今没有任何污水排放设施,生活污水肆意散排的仍不在少数。一到雨季,污水与雨水混合进入附近水体,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粗放式的收集和排放管理,是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资金投入不到位
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费用对于农村来说是个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虽然中央对农村环保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各地区也出台了补助措施,但很多偏远地区仍得不到资金补助,而且,治理设施的长期维护也需要投入资金,这使得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投入困难。
3.2统一治理难度较大
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和农村人民思想的保守落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系统不完善,污水排放呈现粗放型特征,污染河流水源,渗入地下易污染居民的地下饮水;污水收集则造成雨水和污水难以分离,收集困难。因而在这一形式下,要进行污水的统一治理难度较大。
3.3治理意识难以深入人心
当前,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农村人民对污水治理始终抱以怀疑态度,没有信心治理好,而且受农村传统落后思想观念影响,认为生活污水的治理行为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导致和影响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极低。
3.4环保意识薄弱
农村人民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环保意识薄弱。由于农村教育水平的落后和农村人民文化程度的低下,部分农村人民对于生活污水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危害性认识不够,对生活污水的治理设施的建设行为难以理解,不够主动配合生活污水的治理,而且,大多数人对此持以观望态度。
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
4.1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应设立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资金,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与此同时,我国应增大农村生活污水整治规划覆盖范围,争取大多数农村地区得到中央拨款以治理生活污水,加大对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其的资金投入。还可以引入民间资本,通过PPP或BOT等多种形式,鼓励民间团体和企业积极参与到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建设活动中来,建立和完善各地地方政府补助机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投入纳入国家财政体系中,逐年增加对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减轻农村人民的经济负担。
4.2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粗放型特征,应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投入,加大农村污水收集与治理设施建设。对于不同的村镇特点选用不同的污水收集与治理体系。
人口在5人以下的家庭,污水量通常不大于0.5m3/d。可选用庭院污水单独收集系统,将厕所化粪池(上清液)和厨房、洗衣、洗浴等排放的污水统一收集,并排放至设在庭院内的污水处理设施。示意图如下:
对于污水量在0.5m³/d以上,服务人口在5-50人,服务家庭数在2-10户或根据农户地理地形位置在10户以上的一定范围内,可选用多户连片分散污水收集系统,将范围内各户厕所化粪池(上清液)和厨房、洗衣、洗浴等排放的污水统一收集进行处理。示意图如下:
集中式污水收集系统可将全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后统一处理。依据村庄或农村的规模或居住人口数量,村庄污水集中收集规模可定为为:服务人口50~5000人,服务家庭数10~1000户,污水收集量5~500m³/d。农村建设集中式污水收集系统,宜在庭院收集的基础上,将农户的污水排至农村公共排水系统进行收集,再排至污水集中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集中式污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如下:
4.3 优选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1)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是生物膜法的一种,该技术将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在氧气、污水和填料的三相接触过程中,通过填料上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去除污染物。生物接触氧化发单位体积生物量大,节省空间,操作管理方便,比较适合用地受限、冬季气温低、出水要求相对较高的农村地区使用。
(2)序批式活性污泥技术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也称间歇性活性污泥法,集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不需设污泥回流系统。该工艺操作方便、节省投资、效果稳定,污泥不易膨胀,耐冲击负荷强及具有脱氮除磷能力,适于经济较为发达、用地紧张、水量变化大和需要较高出水水质的农村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
(3)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类似沼泽地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计划地投配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土壤、植物、人工介质和微生物的物理、生物、化学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有效处理的一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管理简单,几乎无需运行费用,适宜土地充足且污染程度不高的农村污水治理。
以上均是适合农村污水治理的代表技术,可结合不同水质水量特点、出水要求、土地利用面积等因素合理选用。
4.4增强农村水污染治理意识
应建立起广大农村人民对生活污水治理的信心,打消其怀疑态度,改变农村人民的思想观念,强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将污水治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大力建设和发展农村水污染治理设施,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
4.5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农村污水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比建设更复杂、更具长期性。因此需要健全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村民自主管理途径,让全体农户农民自觉参与到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中去。
结语
虽然我国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治理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完善污水处理机制,以提高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杰,童祯恭,刘占孟,陈少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环境保护,2014,04:58-60.
[2]马北琳,鲁珊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6:262.
[3]鞠昌华,张卫东,朱琳,孙勤芳.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16,06:49-52.
[4]刘姣姣.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J].化工中间体,2015,11:117-118.
论文作者:张继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污水论文; 农村论文; 水污染论文; 我国论文; 污泥论文; 水体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