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小儿血液肿瘤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观察。方法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为2016年8月-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科室的小儿血液肿瘤疾病患者,研究人员根据入组以及排除标准,选取72例患者,遵循随机、合理、科学的分组方式,将72例患者分为各有36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研究人员对其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研究人员对其实施微生态制剂治疗,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以肠道菌群以及B/E值观察指标来评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以及B/E值,在治疗后,双歧杆菌以及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以及粪肠球菌数量提升,肠道菌群失衡得到改善,B/E值下降,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血液肿瘤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采用微生态制剂,能有效的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屏障功能,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小儿血液肿瘤;化疗;肠道菌群失调
感染是肿瘤患者化疗后最为常见并发症,临床约有65%的血液肿瘤患者最终死于感染,最为常见的感染是自身肠道内致病菌,大量细菌以及内毒素通过体循环引起连锁反应,进而加重患儿病情,导致死亡【1-2】;微生态制剂是能够保持肠道内菌群平衡,防止肠道感染,维护肠道屏障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为2016年8月-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科室的小儿血液肿瘤疾病患者,研究人员根据入组以及排除标准,选取72例患者,遵循随机、合理、科学的分组方式,将72例患者分为各有36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有14人,女性有22人,年龄区间在3-13岁,平均年龄为(8.72±2.92)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有16人,女性有20人,年龄区间在3-14岁,平均年龄为(8.31±2.85)岁;所有研究相关资料需上报至医学伦理会,获得伦理审批后方可开展;研究人员将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进行分析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并参与研究的患者,需具有诊断明确的诊断书,符合小儿血液肿瘤疾病诊断;②研究人员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知情讲解,患者以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后,表示愿意参与并配合医护人员所有有关工作,依从性较好;③协助患者完善各项入组要求检查,无影响研究结果指标;④患者的意识、精神状况良好,能够配合研究开展。
排除标准:①不属于研究要求的疾病;②同时伴有恶性肿瘤、严重心脏疾病、严重器官衰竭等;③存在梅毒、艾滋、活动性乙肝等传染疾病;④研究人员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能力较差;⑤研究人员认为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不受益;⑥患者依从性较差且拒绝参与。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研究人员对其实施常规治疗,让患者服用蒙脱石散(【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94210 【生产企业】 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用;1岁至2岁:每日 1~2袋,分3次服用;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用。研究组患者,研究人员对其实施 护理,让患者服用三联活菌制剂(【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160053;【生产企业】 Toa Pharmaceutical Co(日本)(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分装)),每日2次,每次4片,连续服用10日。
1.3观察指标
根据研究要求,将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以及粪肠球菌数量、B/E值统计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借助统计学软件(软件版本:SPSS20.00)对研究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计算,现将数据进行分类,例数(%),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标准(x±s),使用t检验,根据所得P值判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研究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以及B/E值,在治疗后,双歧杆菌以及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以及粪肠球菌数量提升,肠道菌群失衡得到改善,B/E值下降,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化疗【3-4】是血液肿瘤患者最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在有效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扰乱小肠上皮细胞,进而损伤肠粘膜细胞,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因此在患者接受化疗治疗的同时,应给予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以遏制肠道感染,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的保持微生态平衡,改善宿主肠道的健康状态,有效的防止内源性感染【5-7】。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以及B/E值,在治疗后,双歧杆菌以及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以及粪肠球菌数量提升,肠道菌群失衡得到改善,B/E值下降,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血液肿瘤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采用微生态制剂,能有效的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屏障功能,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单萍,郑昌富.微生态制剂对小儿血液肿瘤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10):1484-1486.
[2]陈红苓,徐俊杰.肠道菌群变化对肠道免疫的影响及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7):1690-1692.
[3]王彬,张盼盼,曹向可,等.补充益生菌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和微生态变化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8,34(2):109-114.
[4]夏冰清,朱晶宇,阮巍山,等.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80-81.
[5]李晓峰,菅月婷.阿奇霉素序贯法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不良反应探讨[J].饮食保健,2019,6(36):56-57.
[6]孙雪荣.探析粪便涂片在诊断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2):285.
[7]邓小云,王海涛.小儿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应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调的 相关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31):91-92,95.
论文作者:濮亚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肠道论文; 患者论文; 制剂论文; 肿瘤论文; 小儿论文; 研究人员论文; 杆菌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