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研磨”改为“沉默”,使“研磨类”规范化_教学过程论文

将“研磨”改为“沉默”,使“研磨类”规范化_教学过程论文

变“磨”为“默”——让“磨课”家常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常论文,磨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磨课:磨你千遍也不厌倦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课堂便是艺术工作室。在此,学生在教师这个艺术“介入者”的引领下,每天进行着融合师生智慧和学养、激情和才艺、灵魂与思想相长的艺术创作。而优秀的教师会自觉地把追求艺术与智慧共美的课堂教学作为自己的专业理想,尽力把自己的课研磨成精品课。尤其遇到优质课、观摩课、竞赛课、评优课、汇报课等公开课或竞赛课时,为追求艺术课堂,教师个人、校教研组乃至市区教学专家更是“全民动员”,信守“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这一颠扑不破的法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协助自己的参赛教师磨制精品课。有时为了追求轰动、追求花样、为了成名得奖,不惜搞预演;不少脱颖者也确实由此径而出。因此,有人甚至断言,磨课与教师的成长关系极大。一位教师,要想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从卓越走向教育家,必须要经历无数次的磨课。

作为一名教龄近十八年的语文教师,笔者亦认为磨课有助于出精品。这里所谓的“磨课”,指一位教师围绕一个教学内容,在团队的协助下,进行试教、反思、再试教、再反思、再上课的过程。在反复推敲打磨的过程中,磨课者的水平确实获得螺旋式的上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采用“多人一课”式或“一人多课”式磨出来的课自然要比孤军奋战的课要来得精致、周全、流畅,也更易出彩。因此,有效的磨课确实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助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同时,多人参与式的磨课还能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因此,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时由理论走向实践、走向成功和进步的绿色通道,尤其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二、磨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然而,纵观近年来的语文界,一种质疑磨出来的公开课之弊端的异声也日渐盈耳。比如《警惕语文公开课的浮躁风》(冯昌冰,《中国教师》,2006年第1期)、《公开课,不要再演戏了!》(程红兵、李镇西,《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3期)、《对语文公开课的几点思考》(张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0期)、《想起了“拉洋片”——听语文公开课有感》(葛慎之,《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2期)……看来,磨课,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钟宏亮老师说:“对磨课说‘不’”!这些团队磨出来的课很精美,但磨课又为何遭到如此多的炮轰?原因很简单,教育因个性而精彩。只有充分展现教师的个性,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精品课,才能形成绚丽多姿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流派。然而现今磨出来的课却越来越“中性”,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否定磨课,相反,笔者认为团队式磨课作用很大。第一,磨课能帮助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教师讨论教材时,不同的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判若云泥的教学效果,一定会使教师们深切感受到研习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二,磨课能指导教师精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第三,磨课能帮助教师学会精益求精。执教者对其他教师所提出的中肯的教材分析、精彩的教法设计能采取的“拿来主义”的态度,使课堂更趋完善。第四,研讨活动中,磨课教师一起进行“个体与个体的交响”,思想不断碰撞,学术气氛异常活跃,从而能实现“寻求着每一个教师的教学个性的形成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三、磨课:有多少课,可以久磨

磨课从大的范围来讲,属于备课的范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跟备课又有很大的差异。它比备课要求更高,对教师投入的时间、精力及成本的要求也更多。因此,团队磨课的诸多益处,却仍然无法消弭团队磨课难以克服的一大顽症——有多少课,可以来磨?有人曾发自肺腑地说:“磨课是一件痛苦的事,反反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自己的思想却在大家的辩驳中慢慢流失,自己的课到最后面目全非,甚至体无完肤。有时碍于面子和权威,必须‘虚心接受建议’而放弃自己的坚守和尝试,殊不知,优秀的课堂都是从展现教师自我个性技巧中产生的。因此,教师无形中成了他人思想的傀儡,教案成了OEM(定点生产,俗称代工生产)产品,自己成了一名拿着成品剧本进行教学表演的演员”。更何况,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周都要上十几节的“家常课”,若每节课都要如此耗时费力地精雕细磨实在不切实际。“需要磨”和“没时间磨”的矛盾着实令人纠结!

四、默课:我悄悄地闭上眼睛

上述矛盾焦点尚不在于要不要磨和能不能磨,而在于学习共同体间的磨课在时效上显然难以惠及每一节“家常课”。因此,找到一个折中的方式,以帮助教师既保持磨课的好习惯又不会太多地受限于团队磨课之弊端,便显得尤为迫切。

笔者以为最佳的方法是要从团体式磨课向个体磨课迁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两个“不”:绝不试上;不参加团队磨课。以确保所上之课之首演性与原生态性,从最终的磨课效果来看似也不错。如此做法,极可能招致异议,同仁们会认为笔者狂妄自大、抗拒磨课、没有团队意识。其实不然,笔者有意识地改进并嫁接了团队磨课的做法,改“磨”为“默”,并坚持最大可能地推至每一节“家常课”。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组建虚拟磨课团队。笔者在确定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后,首先会尽可能多地搜集与之相关的教学资料并进行分类,然后进行精心的阅读、分析、借鉴、质疑和筛选,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独立思考、大胆取舍。这个过程,就如同邀来了多位专家,笔者与这一份份资料的创作者无形中组建起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在数量及质量上远远超越校内、组内的教师团队。要这样做,首先要考验教师的备课耐心,同时要求在占有资料之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应先有一个粗稿,以实现资源共享而非单纯的占有别人的成果,否则容易滑入变相抄袭或挪用。“自我是一个凝聚点。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我中来。对于自我来说,一切都只是养料。”笔者这么多年来坚持了一个做法:每备一节课,绝不翻老教案、老课本,而是每次都把它作为新对象进行重新研读;同时也不翻看教参,因为依赖教参便可能受制于教参,很多教参多年来一成不变,已经落伍。因此,每一次备课笔者都要力争做到“冲出”原有的思维限制,组建更强大的虚拟团队进行磨课。这样的“共同体”在时空上将变得更自由,在质量和视野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和这样的“团队”一起磨课,自会获益匪浅,这是“默课”之基础。

其次,把团队磨课改为个人“默课”。即用“默”的状态在头脑中臆想出一个“虚拟课堂”以进行课堂教学演习。在这个“虚拟课堂”中,教师身兼学生、教师、听课者数职,整个过程如同给自己拍摄课堂录像,从开始到结尾,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历历在目,然后随时回放,权衡利弊、反思修正。这种做法不像“试上”那样受场地、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自己的想象空间去“默课”,“优秀的教学源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这种内省式的“默课”往往更具审察穿透力。其实,此种方法在其他艺术领域中早有先例。曾获“第一勇猛武生”美誉的伶界大师盖叫天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就归功于他采用的“默戏”的做法。每次练完功,学了戏,他便会闭上眼默想自己所练的功与所设计的身段与戏。闭上眼后,他的眼前会出现另一个盖叫天,表演设计他的身段与戏,自己则作为一个旁观者,审视眼前呈现的幻影。这个方法,他把它叫做“灵魂出窍”或是“分身法”。他通过审视,能发现那个“小盖叫天”的身段动作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一招一式,哪里做对了,哪里看上去别扭,何处多余,何处不够,怎样才表现得更好、更美。然后睁开眼,以默思所得的研究改进方案,重新再练,如此反复,直到满意。臻于纯青之后,即使不闭眼,那“小盖叫天”也会出现在眼前,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表演给你看。当达到此种境界时再上台表演便会得心应手了。事实上,这种默戏过程,能帮助演员集中思维,从而实现本色演出与舞台塑造的合二为一,产生一种有益的心理幻觉。正是这种自觉坚持的“默戏”,帮助盖叫天积极从武术以及其他剧种、不同流派的武生表演中汲取养料,极大地丰富了京剧武生的表演技法,从而成就了他在京剧表演艺术领域里的巨擘地位。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借鉴此种做法,通过“默课”来实现团队磨课所能达成之效果。

古贤倡导“日三省吾身”,以此不断深化对时空的感受,对终极关怀的体验,从而使生活走向集约和精致。教师的“默课”,正是通过接触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尽量让别人的智慧成果进驻自我的心灵空间,与自己融会。教师一旦能灵活地处理“省吾身”和“省他人”的关系了,便能消弭自我与他人、教学设计与师生个体的隔膜,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产生生命的质感,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便有了艺术美感。朱光潜说:“所谓美感,其实不过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的往复回流而已。”“致虚极,守静笃”,教师以“默”的形式反复研磨自己的教学设计时所获得的彻悟,正是其思想、情感和别人思想、情感的往复回流所致。刘勰也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教师一旦经历了此“默课”过程,自会灵感不竭。这正合佛法认为的“静思默想,达于入定之境”。说到底,教师在尝试“默课”时,要培养自我对“经验学问”的敏感,使自己保持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灵魂、独立的人格。如此“默课”便完全可以成为教师个体独立且家常化的一种磨课方法。

如教学《鸿门宴》时,教师可在完成教学设计初稿的基础上,“默一默”教学流程,“默一默”文本里的宴会场面以及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的言谈举止及相关意义;“默一默”文本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等细节;“默一默”宴会举行的背景、双方的实力、人物间的利益关系等,每个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差异以及政治企图;“默一默”文中人物各自的心理以及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默一默”设计中的预设与生成之可能等。经过这一“默”,你也许就能发现原先的设计虽有针对性但还不够完美;你也许也会发现司马迁的“互见法”是可以作为设计妙点融进教学过程的。讲项羽的“傲”就要参照刘邦的“卑”,赏项羽的“粗”就需参照刘邦的“细”,同样,品味刘邦的“狡黠”就应比对项羽的“憨直”;同时,还要有充分把握两人迥异的性格气质,该读处当读,该比处当比,该援引时则援引。把这些都在脑海中反复“默”过了,把教学过程磨得顺畅有序、节奏鲜明、重点突出了,教学便会胸有成竹,张弛有度。有时在正式上课之前,还要把课再通体“默”一遍,特别是那些精彩点、学生困惑点、易被忽略的文本细节等。这一“默”,能回忆教学板块,唤起情绪记忆,检查整个教学过程,防止意外差错,消除紧张情绪,更能掌控先前的预设与可能的生成。同时要牢记,课堂真正的评价者是学生。学生的反映,能映照出教师教学的优劣。因此,要从学生视角来“默理”教学流程,以确保教学设计更关照学情。这样“默课”的最大好处在于既保留了团队磨课的精华,又利于教师个体独立操作,它克服了团队磨课在时效上难以常态化的弊端,变“磨”为“默”,让“磨课”家常化。教师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磨课,其数量、强度、深度、广度上也便于自由调节。

其实,这样的“默课”正是一种“反思性实践”([美]唐纳德·舍恩)。它是以“行为过程的反思”为特征,通过“虚拟情境的对话”,反思教学设计问题,在反思的同时,与学生及教学内容合作,直面问题背后的更大问题的实践性探究和优化,这样“默”成的课自会相当成熟和艺术。

标签:;  ;  

将“研磨”改为“沉默”,使“研磨类”规范化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