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宁海县 315600
摘要: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的提出,农村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央以及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当然,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保障,主要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办法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三个层次。截至2011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53.7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达到99.98%,建制村通公路率达到99.39%。辖区农村公路列入市公路管理处管养116.2公里(县道、乡道),其余454.8公里(标准多为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通村、屯道路未列入日常养护中。就当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农村道路建设与养护取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的改善以保证农村的经济建设。
1.农村公路建设的对策
1.1、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对农村公路建设实行目标考核制度,严格兑现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对优秀的建设管理团队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并推广他们的先进做法;扩大路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县级路政可委派专人常驻镇政府,切实担负起镇、村道路路政管理,维护好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对超重超载车辆依法打击。由于农村公路线长面广,仅靠目前的专职路政管理人员很难管理。因此,建议聘用乡村路政协管员分片管理,协管员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有关政策,提供信息、及时制止侵路、损路事件。
1.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农村公路规划要适应规划区域内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要与当地农村产业布局、乡镇企业发展、资源开发、自然地理等特点相适应,与国、省道干线公路规划相匹配,公路两边建房必须控制在建筑红线以外。应遵循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在实现“大动脉”畅通的情况下,逐步丰富“毛细血管”,避免出现“断头路”、“卡脖子路”以及干线公路施工时支线受损的现象。建设农村公路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农民百姓的出行和运输问题,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兼顾乡村客运站点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经济实用、规模适中、使用方便的简易站点,逐步提高农村班车的通达率和覆盖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依靠政策,拓展建设资金来源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核心是政策,关键是资金。地方政府应完善农村公路筹资政策,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落实配套资金。进一步完善“国家投资,地方筹资,利用外资”的体制,结合农村公路特点实行全方位筹资,在积极争取上级加大扶助的同时,不断加大地方的筹资力度。确保农村公路资金来源最可靠的措施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一是养路费中安排一部分;二是手拖费中一部分;三是各级财政预算收入中安排一部分;四是企业或社会捐助。另外,可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直接或间接筹集建设资金,通过拍卖道路冠名权筹措部分资金,挖掘公路沿线的广告效益,做好资金筹集文章。
2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通达深度低,农路网连接不畅。受农村公路规划政策所限,很多道路只修到村口,形成的“断头路”较多,四级路仅通达到行政村,很多大的自然村还没有通水泥路,两镇相接之间行政村水泥路还没有连接上,导致部分农村公路不能网化,部分群众对此很不满意。
2.2.农村公路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受土地限制,往往过多的考虑了农田与村庄的限制,农村公路绝大多数是顺着原有沙石路或土路修建,因此,在项目建设方案的选择上,一些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部分线路线型较差,“丁字”路口、急弯、陡坡到处可见。同时,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危桥险涵未能得到同步改造,宽路窄桥或者桥头变线等情况,直接影响着公路建设标准。
3. 农村公路建设的对策
3.1、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对农村公路建设实行目标考核制度,严格兑现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对优秀的建设管理团队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并推广他们的先进做法;扩大路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县级路政可委派专人常驻镇政府,切实担负起镇、村道路路政管理,维护好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对超重超载车辆依法打击。由于农村公路线长面广,仅靠目前的专职路政管理人员很难管理。因此,建议聘用乡村路政协管员分片管理,协管员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有关政策,提供信息、及时制止侵路、损路事件。
3.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农村公路规划要适应规划区域内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要与当地农村产业布局、乡镇企业发展、资源开发、自然地理等特点相适应,与国、省道干线公路规划相匹配,公路两边建房必须控制在建筑红线以外。应遵循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在实现“大动脉”畅通的情况下,逐步丰富“毛细血管”,避免出现“断头路”、“卡脖子路”以及干线公路施工时支线受损的现象。建设农村公路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农民百姓的出行和运输问题,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兼顾乡村客运站点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经济实用、规模适中、使用方便的简易站点,逐步提高农村班车的通达率和覆盖面。
3.3、依靠政策,拓展建设资金来源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核心是政策,关键是资金。地方政府应完善农村公路筹资政策,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落实配套资金。进一步完善“国家投资,地方筹资,利用外资”的体制,结合农村公路特点实行全方位筹资,在积极争取上级加大扶助的同时,不断加大地方的筹资力度。确保农村公路资金来源最可靠的措施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一是养路费中安排一部分;二是手拖费中一部分;三是各级财政预算收入中安排一部分;四是企业或社会捐助。另外,可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直接或间接筹集建设资金,通过拍卖道路冠名权筹措部分资金,挖掘公路沿线的广告效益,做好资金筹集文章。
结束语
在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是个非常系统且庞大的工程,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巨大保障。所以我们在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要真真正正的做到实处,这样就一定可以使得公路交通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马德福:浅谈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5):307.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农村公路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农村论文; 路政论文; 公路论文; 资金论文; 干线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