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图书馆第五届期刊工作学术研讨会感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五届论文,全国高校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图书馆论文,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国际图联第62届大会即将在我国召开的前夕,全国高校图书馆第五届期刊工作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于1995年10月17~2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00余所高校及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福建图书馆等单位的131位代表出席大会。研讨会围绕着期刊信息管理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这一主题,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现状,开展了广泛的讨论。大会审稿组收到应征论文438篇,经过评审有123篇入选论文集,会前论文集已编辑出版。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就各讨论专题分别做了简练的专题综述,可谓贤达之述备矣。鉴于研讨会是一次广泛参与的学术活动,宜从不同角度、层次得到反响。我们仅以会议论文集为依据,结合与会感受,从以下几个侧面谈一些肤浅体会。
1.与会代表层次高、年龄较轻、范围广。与会代表共13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9人,其余多为中级职称者,担任各层次领导职务者88人。与会论文作者116人,从其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者37人,40岁至50岁者44人,50岁以下者占与会论文作者总数的70%。从韦氏分布角度考察,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为25岁至45岁这一年龄段,概率峰值为37岁,本次会议的与会论文作者的平均年龄为41.68岁,略高于概率峰值,中青年作者占较大比例。各类院校均有成员参与,有益于扩大交流,集思广益。
2.参考文献著录规范,论文有引文率较高。本次会议文集中有引文论文93篇,占入选论文的75%,引文共381条,篇均引文3.07条,有引文论文的篇均引文4.09条,远高于我国近年的图书馆学期刊的篇均引文量(1993年我国54种图书馆学期刊篇均引文为1.7条)。
从引文源看,381条引文中,引自本专业图书67条,引自本专业期刊239条,引自学报26条,引自一般期刊18条,报纸8条,有23条引自其它类型文献。说明主要引文源为本专业期刊。被引5次的图书1种;被引10次以上的期刊5种,引用81条;被引5次以上的期刊13种,引用68条。上述被引期刊中,有7种期刊是图书馆学核心期刊,说明论文集引文源质量相对较高。
3.筛选严格,入选论文质量得到保证。论文集共收入论文124篇,本次研讨会有426篇论文应征。入选论文仅占其29%,这既说明这次研讨会得到了高校图书馆界的热烈响应,应征文稿踊跃,又反映出审读稿件严谨认真。
4.论文作者合作度较高。合著论文36篇,其中2人合撰为29篇,3人合撰为6篇,3人以上合撰者1篇,合撰文章占入选论文的26.45%,篇均作者1.355人。图书馆学研究,一般以个人研究为主,从几种在国际上知名度较高的期刊载文情况看,也能说明这一点,如《国际图联杂志》以往11年个人作者的文章占88%,英国《文献学杂志》1983~1992年个人作者撰写的文章占发文的91.67%;日本《现代图书馆》1984~1993年间个人作者撰写的文章占88.40%。但是鉴于期刊已成为当代一种主要信息源,而“连续出版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提高其管理者的业务素质是当务之急。而“广泛、深入地开展研究活动,乃是带动、促进工作的动力之一”,我们宜在维护诚实、严肃学风的前提下,倡导合作研究,尤其是一些现实性较强而又适于合作的课题,值得学术部门有针对性地组织合作。
5.学术气氛较浓,生动活泼。在较理想的会议组织中,有助于启迪、激发与会者深入研讨。会议期间,代表们或穿梭互访广交文友;或见缝插针研读文集;还有人从量化角度对文集试做浅析,整个会议都贯穿着切磋交流探究开发期刊文献这一主旋律。
这次研讨会是近年一次较成功的学术会议,势必对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学界以及图书馆界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学术的繁荣是其重要表现之一。全国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7年中连续组织了5次全国性研讨会,且主题鲜明,佳作屡现,当属本学科领域在学科建设中较成功的范例。为使这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并能转化为促进期刊文献开发的动力,谨陈几点浅见,就教于专家学者和广大同仁。
1.加强对期刊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图书馆期刊工作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在积极引进现代技术的同时,宜充分关注强化标准化的进程。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毋宁说是一个实践问题,关注的焦点不宜讨论做什么,而是确定怎样做。
2.为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保障。笔者之一近日曾赴京收集资料,发现北京图书馆仅入藏本学科现刊73种,询其其它系统的大型馆,亦未见入藏齐全者。从宏观上把握本学科文献的“量”,是全面研究的前提之一。建议有关部门或学术团体组织协调,可由几所大型高校馆协作,将本学科期刊收藏完整,并建立一个业余组织,编撰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的专题篇目索引。据笔者了解,这方面的文献还常散见于各高校学报。故由高校馆承担这项工作较为适宜。本学科现刊不过百余,一年经费仅数千元,若数馆分担,完全不逾其承受能力。可启动热心于期刊工作的人员出任志愿标引员,明确责任,并以年度为单位对工作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可暂以集资形式出油印本,俟数年后向行政部门申请经费。由专家审核,定稿后正式出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我们从90年代起着手编撰这部索引,将使之成为一部本领域跨世纪的检索工具。
3.广辟信道,拓展视野。从本次会议的论文集看,引用外文文献仅3条,占引文总量的0.78%。我国图书馆学论文普遍存在引用外文文献偏低现象。说明研究者有必要加大从外文文献中汲取学术信息的力度。鉴于经费与人员素质水平,这一问题的改进还需要一个过程。希望学术团体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编译性文章,介绍国际上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动向。
4.加强协调,促进沟通。研究会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编撰会员通讯录,建立会员联络网。可采取适当提高会费标准与争取资助的方式解决活动经费问题。
5.优化会刊,建设论坛。在继续办好会刊的前提下,可与某些高校系统主办的本学科期刊协作,持续开设期刊工作研究专栏,保证本领域的论文能集中刊布,广泛传播。
学术活动是促进学科建设和指导改进工作的得力举措,学术会议的改进已引起人们较多的关切,有人对此做过建设性思考。我们企盼着图书馆界执事者对这一问题寄予关注,多加扶持,使学术活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