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技术探讨论文_牛博

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技术探讨论文_牛博

牛博

盘锦金融服务促进中心 辽宁 盘锦 124000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就必须对土木工程施工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实际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施工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所以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一定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保证土木工程建筑质量达到标准质量要求。只有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严格把关,并重视和有效控制技术问题,才能将控制管理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落实到位。因此,进一步科学有效控制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问题是现如今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旨在为今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管理提供经验和指导。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

导言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筑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建筑材料之一,但当前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技术方面存在问题,故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要促进技术的完善,解决土木工程建筑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因此,就要对土木工程建筑的过程进行监督,把好建筑工程的质量关,进而确保其质量,以此促进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原理

混凝土施工技术采用的原理是在工程建设时,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建筑施工成本,在建筑过程中运用的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即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依靠其流动性和密实性,保证存在的致密性混凝土能够完全填充模板。混凝土施工中要保证使其具有很好的密实性,不再需要添加任何附加震动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拌制物有一定的可塑性,使混凝土与钢筋更加充分地结合,最终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大的韧性、具有抗震等性能,经济实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日益成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

2.1水泥水热化

一般在水泥搅拌的水化过程中会释放一定热量,这些热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很容易增加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1]。由于混凝土施工面积较大,且混凝泥土结构断面厚度较厚,以致混凝土的表面系数过小,直接阻碍了水泥水化过程中的热量散发,大量的热量聚集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就造成的极大的内外部温差,最终就出现了混凝土裂缝问题,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

2.2混凝土自缩原因

混凝土自缩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生的一种物理化学变化,主要因素包括有水泥、外加剂以及矿物掺合料等等。

2.2.1水泥导致的混凝土自缩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泥硬化需要消耗混凝土中20%左右的水分,其他80%的水分则是蒸发流失。在混凝土的水分蒸发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自缩值,若是蒸发的水分超过了混凝土自缩值就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自缩现象,继而出现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

2.2.2外加剂导致的混凝土自缩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利用高效减水剂提升混凝土的流动速度会直接影响到水泥自缩值。一般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自缩值产生的影响与材料种类无关,但是利用干缩减水剂就会极大影响到混凝土自缩值,利用膨胀剂等等也会影响到混凝土自缩值,继而出现混凝土自缩现象,造成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

2.2.3矿物掺合料导致的混凝土自缩

一般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都会在水泥中添加一些硅灰,但是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自缩值,随着硅灰量的提升也会增加水泥自缩值。在水泥中加入煤灰就会减少混凝土自缩值,且煤灰量的增多也会不断降低混凝土自缩值。若是添加量不符合实际要求就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自缩现象,最终出现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3.1混凝土配制技术

混凝土配制技术是混凝土生产中的基础技术,它与混凝土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因此,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就需要根据严格的要求规范来进行,在基于经验的基础上,进而使用合适的设备来进行准确配置,在水泥、砂石、水以及胶合剂的比例上一定要配制准确,比如,在砂石的配制中,一般砂石的使用量比较大,这就需要配制人员在混凝土搅拌前就要对砂石含量进行测量,从而保证准确的配制比例。

3.2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首先在混凝土材料搅拌前搅拌人员需要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把握好投料量、搅拌棒时间以及搅拌的顺序等,从而保证投料、搅拌的科学性,另外,在搅拌的过程中,要对搅拌的时间进行严格掌握,还要时刻注意搅拌混凝土材料的流动搅拌情况,保证混凝土材料搅拌均匀,在搅拌完成的混凝土还要及时的进行卸下。

3.3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混凝土生产中的重要技术类型,在混凝土浇筑前,首先要对浇筑使用的混凝土模板、钢筋材料等进行有效的检查,为浇筑过程打好基础;在浇筑的过程中,要采用持续不间断的方式进行层次浇筑,层次浇筑中要在上一层浇筑未凝固之前进行下一次浇筑逐步完成;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工作人员还要检查混凝土模板是够封闭严实,是够存在污染物等情况,如果发现有不良情况发生,要及时地进行清理和解决。

3.4拆模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模板的使用是确保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技术,在某个部分的施工结束之后就要进行拆模工作,整个拆模过程要坚持“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并优先拆除非承重部分,结合承重程度的递增形式进行拆除工作。同时,模板的拆除有一定时间规范,一旦超出了时间标准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所以在拆除的时候要针对承重问题、时间问题和温度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尤其在非承重部分的强度达不到工程标准的时候,过早拆除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的棱角,这就需要着重控制好拆除时间,对承重部分的拆除也要按照此原理进行实际作业,从而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4.混凝土结构在相关施工中技术的应用

4.1混凝土的配比与搅拌

在各项建筑中,对混凝土的配比与搅拌是实际施工开始的前提,因此,应根据详细准确的参考数据对混凝土进行配比,以及用正规的方式完成混凝土搅拌工作,并在配比和搅拌过程中加入矿物掺合料,以及降低混凝土碱性的低碱外加剂,从而控制混凝土的自缩性。在进行添加配料的过程中,应对砂石、水、外加剂等多种混合材料的配量进行合理计算,从初始环节确保混凝土的综合质量。

在混凝土购买环节中,因各种因素限制,其只能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因此,应注重混凝土的质量,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确认混凝土的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并观察卖家将混凝土存放的位置,若其位置能够收到阳光暴晒或是阴暗潮湿处,将不能对其继续购买。同时,还应注重混凝土是否有合格证明以及相关标识。

4.2对温度的控制

若想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需将其存放在干燥阴凉之处。并在施工时科学的进行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技术。因在搅拌过程中,水泥会产生温度应力现象,缓解这一现象后,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可通过洒水降温的方法完成施工,并对其进行养护工作,降低其内外的温度差距,防止在长期使用后出现裂缝现象。在完成施工之后,应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与维护,若发现相关问题应及时加以修整,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5.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需求和相关要求合理选用施工技术,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作业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及规范性,并不断积累经验进行探讨和优化,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为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怡坤.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78-79

[2]戴俊锋.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7(19):89-91.

[3]王智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12):120-125.

论文作者:牛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技术探讨论文_牛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