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关系与东北亚形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日论文,东北亚论文,形势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9月1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长金正日与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小 泉纯一郎在平壤举行了朝日关系史上的第一次首脑会晤。这次举世瞩目的朝日峰会虽仅 历时一天,但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积极成果。在当日发表的《平壤宣言》(注:本文参 考的是宣言的日文本。见http://www.mofa.go.jp/mofaj/kaidan/s-koi/n-korea-02/
sengen.html)中,朝日两国政府就“清算过去”、恢复建交谈判、按有关国际协议一揽 子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朝鲜停止导弹发射等多年悬而未决的重大难题达成了原则上的 一致,实现了两国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二战结束以来,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中,朝日对立一直被认为是造成该地区形势 不稳定和紧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事实上,朝日两国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敌对状态, 不仅严重阻碍了朝日两国间的正常交往,也直接影响着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从这 个意义上讲,朝日首脑会晤的成功举行以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一方面有力地推动着朝 日双边关系的进一步缓和以及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另一方面无疑会对 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朝美关系的渐进性改善、包括朝、日、韩、中、俄、美等国在 内的双边与多边关系的良性循环以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环境逐渐脱离冷战时期的旧 有框架,进一步朝着缓和与稳定的方向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由于朝日关系解冻尚处初期阶段,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受两国国 内政治气候变化和朝美关系实际进展状况的左右和制约,因此未来朝日关系在发展速度 、深度和范围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换言之,朝日峰会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但两国关系大踏步前进的国内、国际条件尚不成熟。在国内条件方面,虽然两国最高 领导层都有推动双边关系迅速发展的强烈愿望,但是,在政治高层之外,两国国内都还 有待于形成推动双边关系迅速发展的广泛的政治力量和群众基础。同时,由于绑架问题 的后遗症以及朝鲜开发核武器问题的凸显,日本国民的对朝感情又有恶化之势,致使朝 日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努力面临阻力增大和推力不足的国内环境。在国际条件方面,朝日 关系的改善虽然得到了韩国、中国、俄罗斯等邻国以及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但同时又 不可避免地受到朝美关系停滞不前的严峻现实、尤其是围绕朝鲜核武器开发问题的朝美 对抗等消极因素的掣肘,难以顺利前进。
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虽然朝日两国努力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总趋势比较明确,但是, 由于绑架问题和朝核武器问题难以解决,导致朝日峰会后两国在吉隆坡举行的首轮建交 谈判无果而终。日本国内舆论认为,朝日建交谈判有可能是一场持久战。朝日首脑会晤 结束之后,国际社会在对峰会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普遍欢迎的同时,对今后朝鲜的发展方 向和对外战略会否发生质的变化仍存诸多怀疑,对朝日关系的前景也有不同的评估和看 法。从宏观上讲,由于围绕朝日关系的内外形势存在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加之两国 首脑会晤取得的成果尚需经过一定时间的检验,因此目前要对朝日关系的发展前景作出 准确的评估尚为时过早。然而,当我们观察当前和今后的东北亚国际形势时,又无法回 避对朝日关系的历史性突破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因为这种分析和研究一方面可深化 我们对朝日关系现状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我们对朝日关系的发展及其对包括朝 、日、韩、中、俄、美等国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国际形势的影响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拟以公开发表的朝日首脑会谈纪要和《平壤宣言》等集中体现朝 日峰会成果的资料为依据和出发点,尝试对促成朝日峰会的内外因素、朝日关系的发展 前景及其对东北亚国际形势的影响作初步的、轮廓性的分析和探讨。
一、小泉访朝成果出人意料
2002年8月30日,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向新闻媒体宣布小泉纯一郎首相将于9 月17日访问朝鲜的消息时,日本国内媒体除普遍表现惊讶和关注之外,很少有舆论对峰 会本身取得突破性成果寄予厚望。与此相反,由于小泉首相在当晚与执政党干部会谈时 曾说过他将“以政治生命为赌注”前往平壤的话,许多评论认为小泉的平壤之行虽然意 义重大,但的确是一次风险甚大的“赌博”(注:2002年8月31日出版的“朝日新闻”、 “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东京新闻” 等日本主要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出了相关内容的新闻标题和评述。此后,日本之外的许 多报刊,如《金融时报》的评论也持相似观点。见“Japan's leader Iaunches a bold gamble to engage Pyongyang”,Financial Times,September 16,2002.)行为。同时 ,在执政党内部也有人担心小泉首相此次访朝很可能一无所获。而一旦小泉空手而归, 无疑会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其结果必然会影响政局的稳定,甚至导致小泉政权垮台 。(注:‘与党复杂、期待と危惧’“
新闻”2002年8月31日。)
然而,半个月后,朝日峰会的成功举行与《平壤宣言》的发表,彻底打消了日本国内 对小泉平壤“赌博”的担心。不仅如此,在首脑会谈中,出现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 首次承认朝方曾绑架日本人以及此前被日海上保安舰击沉的不明国籍船为朝鲜间谍船等 事实,并当面向小泉首相道歉,承诺不再让此类事件重演的场面,更可谓是出乎意料的 重大进展。从已发表的首脑会谈纪要和《平壤宣言》的内容分析,朝日峰会取得了以下 主要成果:
第一,为了早日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朝日双方决定于2002年10月重开建交谈判。
第二,朝日就“清算过去”达成了一致。简言之,朝日之间“清算过去”面临的主要 问题有二:一是日本过去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问题;另一个是朝鲜在上个世纪70、80 年代绑架日本国民的问题。前者是朝方关注的重点,在《平壤宣言》中,日方就过去对 朝鲜的殖民统治给朝鲜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痛苦“表示深切的反省和由衷的道歉”的 同时,明确表示将在朝日建交后以经济合作的方式向朝鲜提供“无偿资金合作、长期低 息贷款以及通过国际机构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注:本文参考的是宣言的日文本。见
http://www.mofa.go.jp/mofaj/kaidan/s-koi/n-korea-02/sengen.html)基本满足了朝 鲜方面提出的要求。后者是日方关注的焦点,朝方在首脑会谈中明确承认了因上个世纪 70、80年代朝军队中部分人员受“盲动主义、英雄主义”的驱使而绑架日本人的事实, (注:‘日朝首脑会谈の要旨’“新闻”2002年9月19日。)并在《平壤宣言》 中以“对于关系日本国民的生命和安全之悬案”的委婉表达方式触及绑架问题,保证采 取措施杜绝此类事件重演。
第三,朝日双方将为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相互合作。同时双方确认,为了 一揽子解决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应遵守所有相关的国际协议,并促进有关国家就包括核 以及导弹问题在内的安全问题进行对话。朝方还将停止发射导弹的承诺延长到2003年以 后。
以上成果,不论是从朝日关系还是从地区安全的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是突破性的。双 方决定重开建交谈判,显示出朝日两国最高层都抱有尽快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强烈愿 望。同时,从朝、日各自的立场上看,双方均有重大收获。对朝鲜来说,其要求日方就 过去的殖民统治道歉以及对朝鲜进行“赔偿”的一贯主张基本得以实现;而对日本来说 ,长期以来因朝鲜方面的一再否认而无法解决的日本国民被绑架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另 外,在导弹和核问题等安全问题上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促使朝日接近的内外因素
自从日本政府突然宣布小泉访朝的消息开始,许多新闻报导和评论文章都在从不同的 角度寻找和分析小泉冒险赴朝的动机和日朝遽然接近的原因。因为这对准确把握朝日关 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以及对国际形势的影响等均具重要意义。总的来说,促成朝日峰会 的原因既有小泉和金正日的个人因素,也有朝日各自的国内需要以及国际环境方面的原 因。从表面上看,战后50多年来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的朝日两国进行闪电般的首脑会晤似 乎事出偶然,但如果对朝日两国各自面临的国内环境作一分析就会发现,朝日遽然接近 并非偶然,它是两国一年多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接触和协商的结果,反映了两国对缓和 和改善关系互相需要(注:“Needing Each Other”,The New York Times,September 1 9,2002.)的现实。
首先,从日本方面来看,小泉首相的个人因素、日本国家的安全和外交战略方面的需 要是促使小泉寻求对朝外交突破的主要原因。小泉以实施“结构改革”、振兴经济为口 号当选日本首相之初,其高昂的改革热情和直率果敢的人格魅力获得了日本国民的充分 肯定和广泛好评,支持率一度高达80%以上。但是,施政一年多之后,由于受经济持续 不振、结构改革停滞不前、罢免田中真纪子外相风波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支持率大幅下 滑到40%以下。国内改革的停滞局面和施政上无所建树的内在压力促使小泉首相开始在 外交上寻求突破。换言之,对小泉首相个人来说,提高政府的威信和支持率可能是他下 决心赴平壤会见金正日的重要动机。
但是,比小泉的个人因素更值得注意的是打开日朝关系的僵局对日本国家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日朝间的缓和局面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日本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实施外交战略 上的迫切需要。具体而言,当前日本在安全和外交上急需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绑架 问题、核武器问题、导弹问题、间谍船问题等等都直接牵扯朝鲜,而要从外交上解决这 些问题,无法回避与朝鲜的谈判交涉。在这些重大问题中,关系日本国民人身安全的绑 架问题是多年的悬案,也是日本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在绑架问题上寻求突破,无疑是 获得日本国民喝采、提高小泉政府威信的捷径。同时,朝鲜开发核武器是美国、朝鲜周 边国家以及整个国际社会都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如能在此问题上获得进展,势将受到 美国的肯定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其结果不仅会凸显日本在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 定方面的主导作用,推动日本一直积极倡导的东北亚“六方对话机制”的建立,而且有 利于全面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加快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进程。 对小泉首相来说,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同时兼顾国家和个人利益的一箭双雕的理想效应。 另外,如果日本与朝鲜实现邦交正常化,朝鲜将可能成为日本以“经济合作”方式在东 北亚实施其对外经济战略的重要目标和潜在的商品出口市场,这当然也符合日本梦寐以 求的战略利益。
当然,日本对上述战略利益的认识以及基于这些认识而展开的行动并非始于今日。早 在1990年9月,时任副总理的自民党实力派政治家金丸信就曾率领由当时的自民、社会 两党组成的代表团赴平壤访问,并与朝鲜劳动党共同签署了三党《联合声明》,决定开 始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次年,第一次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在平壤举行。但是,由于在 如何“清算过去”问题上存在严重对立,谈判在举行多次后于1992年被迫中断。1999年 12月,以前首相村山富市为团长的日本超党派议员代表团访朝,双方达成了重开谈判的 协议。2000年4月,朝日第十次建交谈判在平壤举行。然而,在谈判中,要求优先解决 绑架问题的日本和要求优先解决日向朝道歉和赔偿问题的朝鲜仍然无法协调各自立场, 致使谈判再次中断。正当日本方面苦于无从突破时,朝鲜方面的内外政策发生了一些令 人瞩目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为日本对朝外交突破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小泉赴朝的大 胆决定正是对这一战略机遇的积极回应。
其次,从朝鲜方面看,经济和外交上的紧迫需要是金正日同意面晤小泉,希望与日本 实现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朝鲜积极推动对日和解的主要动机有二:一是 为克服经济困难和正在进行的经济调整争取日本的资金和经济援助;二是通过与日本建 交间接缓解朝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为打开外交局面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近年来,由于 连年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农作物欠收以及其他原因,致使朝鲜的基本能源和粮食极其短缺 ,国民经济面临较大的困难。为了缓解能源短缺、增加粮食生产,朝鲜政府采取了多种 调整措施。去年7月以来,为了彻底摆脱经济困难,朝鲜政府出台了一些诸如大幅度提 高物价和工资、基本废除配给制、建立新义州经济特区等等经济调整和改革措施。虽然 这些措施对缓解经济困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需引进国外资金和经济援助。在目前 情况下,有可能向朝鲜提供大规模经济援助的国家只有日本。朝鲜希望通过与日本建交 获得50—100亿美元左右的大规模“赔偿”资金和经济援助,从而摆脱目前的困难,使 经济步入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由于日本是西方大国中与朝没有外交关系的最主要国家之一,也是美国在 东亚的最主要盟友,因此争取与日本建交不仅可以扩大朝鲜的外交空间,而且会间接缓 和朝美之间的紧张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朝鲜的对外姿态发生了一些明显、积极的变 化。朝鲜在通过金大中访朝、金正日访俄等重大外交行动使朝鲜与韩国、俄罗斯等周边 邻国的关系得到了大幅度改善的同时,展开了以意大利等欧盟国家为主要对象的“全方 位外交”,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是,朝鲜对美、日等主要西方大国的外交一直没有取 得大的进展。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声势和日益明显的单边主义倾向,特别是布什政府 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的行为,使朝鲜的国家安全受到了空前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 下,朝鲜迫切需要与日本建交并把日本视为实现其对美缓和外交的重要资源和桥梁,以 摆脱目前面临的局面。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首脑会谈前接受日本共同社社长书面采 访时称,小泉访朝将成为实现朝日关系正常化的“划时代的契机”,(注:‘金书记 、关系正常化に期待’“东京新闻”2002年9月15日。)如实地反映出朝鲜在寻求摆脱其 经济和外交困境上对日本抱有的强烈期待。正是这种期待促使朝鲜下决心以首脑会晤方 式突破对日关系。
三、朝日关系与东北亚国际形势
在双方互有所求的形势下,朝日首脑会晤不仅如期成功举行,而且取得了出人意料的 突破性成果。对此,日本国内大多数国民反应是积极的。《朝日新闻》在小泉访朝次日 实施的紧急舆论调查结果显示,81%的人对朝日首脑会谈给予积极评价,一度跌破40%的 小泉内阁支持率也因此直线上升到61%。(注:“朝日新闻”2002年9月19日。)国际社会 对朝日峰会所取得的成果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此发表声明称,他 “为小泉首相对平壤的历史性访问获得成功感到鼓舞”,“朝日峰会签署的《平壤宣言 》是对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并希望朝日两国能“尽早实现关系 正常化”。(注:Statement attributable to the Spokesman for the Secretary-
General on the Koreas,New York,September 17,2002.See http://www.un.org/apps/ sg/sgstats.asp?nid = 65)亚欧会议(ASEM)第四次首脑会议在就朝鲜半岛和平问题发表 的政治宣言中,高度评价小泉访朝和朝日重开建交谈判,强调促使朝鲜融入国际社会的 重要性,并希望美朝重新开始对话。(注:“产经新闻”2002年9月24日。)韩国总统金 大中和韩国媒体都高度评价朝日首脑会谈,称其“有助于南北关系的进展”。(注:“ 日本经济新闻”(夕刊)2002年9月18日。“朝日新闻”2002年9月18日。)中国和俄罗斯 政府也对朝日峰会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重开建交谈判上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和支持。 (注: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2002年9月19日。见http://www.fmprc.gov.cn/chn/3497 4.html‘中口も期待’“朝日新闻”2002年9月18日。)另外,美国虽对朝鲜的意图持怀 疑态度并希望日本在保持对朝压力方面与美国协调一致,但在公开场合仍表示“欢迎和 支持小泉首相有意义的外交努力”。(注:‘大统领補佐官、首相の努力を评価’“ 东京新闻”2002年9月18日。)
然而,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对小泉访朝成果的评价并不表示朝日关系正常化将拥有一 个完全乐观的发展前景。首先,从日本国内看,多数国民对小泉访朝成果的评价,并不 等于无条件赞成朝日两国立即实现邦交正常化,更不表示日本国民对朝鲜的认识发生了 根本变化。在日本国内媒体对绑架行为猛烈抨击的背景下,许多人开始对两国的建交谈 判持慎重态度,要求在谈判之前或谈判过程中首先搞清绑架真相的呼声不断增大。《读 卖新闻》在9月18、19日进行的紧急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有91%的人认为应把全面澄清绑 架事件的真相作为日朝邦交正常化的前提条件,另外,认为没有必要急于建交的人也高 达68%。(注:YomiuriOnLine,http://www.yomiuri.co.jp/rachi/ra20020920-02.htm) 《朝日新闻》等进行的舆论调查也反映出国民对于10月份重开建交谈判的决定,意见分 歧严重,形成了赞成和反对二分天下的形势。(注:asahi.com,http://www.asahi.com/ politics/houchou/K2002100700054.html“每日新闻”2002年10月7日。)这些始料未及 的舆论新动向不仅使朝日峰会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本应带给两国关系的积极效应被部分抵 消,也使小泉政府的对朝建交谈判面临阻力增大与推力不足的国内形势。
另外,国际环境方面的不利因素、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牵制也在明显增大。早在日本向 美国通报小泉首相准备访朝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就已声称拥有有关朝鲜从事核武器开发 的“证据”,并告知了小泉首相。美国政府这样做的主要意图就是要一方面让日本把核 、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武器问题作为对朝谈判的优先议题,(注:“Analysis:Japan,U.S.differ on N.Korea”,asahi.com See http://www.asahi.com/english/international /K2002091400190.html)一方面牵制和防止日本在提供粮食等对朝经济援助问题上向朝 鲜作出过多的让步。(注:“U.S.doesn't want Japan to reward North Korea”,The Japan Times,September 15,2002.)然而,面对小泉赴朝决心已定的局面,布什政府虽 然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小泉的平壤之行,但内心并非十分愉快。(注:‘小泉イニシア チフ“に冷淡なフ”ツシユ政权’“世界周报”第83卷41号、2002年10月29日。)美国 国内部分舆论认为,小泉赴朝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外交和安全领域与美国闹“独立” 的信号,(注:“Suddenly,Japan cuts the cord to U.S.Policy:Koizumi's meeting in North Korea signals independence”,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September 24,2002.)更有评论指出小泉对朝鲜进行“毫无意义”的访问,其结果“只会有利于邪 恶轴心”,(注:“Koizumi's Pointless Pilgrimage”,The Asian Wall StreetJournal,September 4,2002.)进一步表达了对小泉访朝的不信任感和强烈的不满情绪。 朝日峰会之后,布什政府在对小泉访朝的成果表示欢迎的同时,派助理国务卿凯利访朝 ,就核武器开发等问题直接向朝鲜施压,并在不久后公布了朝鲜承认有发展核武器计划 的消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2002年10月26日,美、日、韩三国首脑在华盛顿 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要求朝鲜立即撤除发展核武计划。(注:“Joint U.S.-Japan-R.O.K.Trilateral Statement on North Korea”See http://www.state.gov/p/eap/rls/
prs/2002/14697pf.htm)次日,在墨西哥举行的APEC首脑会议也发表了要求朝鲜停止核 武器开发的首脑声明。(注:“APEC Leaders' Statement on North Korea”See http://usinfo.state.gov/regional/ea/apec/mexico/apecnorthkorea.htm)目前,朝美都在 指责对方违反了1994年的朝美框架协议。美国政府虽然表示要区别对待朝鲜和伊拉克, 用和平而不是军事打击的方式解决朝鲜核武器问题,但尚未对朝鲜提出的与美签署互不 侵犯条约的要求作出回应。朝鲜核武器开发问题引发的新一轮朝美对抗,严重影响着朝 日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以及朝日建交谈判的发展前景。
事实上,美国公开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消息以及国际社会对此问题的强烈关注,已使200 2年10月29、3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朝日首脑会晤后的首次建交谈判面临更加复 杂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为了在建交谈判中一方面反映国内对彻底解决绑架生存者回日本 定居问题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在朝鲜核武器问题上与美国协调一致,日本政府采取了 同时把解决绑架问题和核武器问题作为“最优先事项”提到朝日建交谈判桌上的战略方 针。但是,朝鲜方面以日本违反朝日间达成的有关解决绑架问题的协议、核武器开发问 题需朝美两国直接谈判解决等为由,拒绝了日本方面的要求,结果使朝日建交谈判无果 而终。
从目前形势看,朝日两国努力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能否取得进展,仍得看今后数月 内两国围绕如何解决绑架问题后遗症和朝鲜核武器开发这两大难题的交涉能否获得突破 。朝日关系今后发展的问题在于一旦双方围绕两大难题的对立出现久拖不决的局面,两 国领导层希望加快关系正常化进程的信心和意志有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两国关系倒 退甚至逆转。这种局面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周边邻国都不希望看到的,因为它不仅直接损 害朝日双方的利益,也无疑会对朝鲜半岛和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
可以说,在东北亚地区最关注和支持朝日关系改善的国家是韩国。金大中总统执政以 来,为了达到维持半岛稳定、实现民族和解、促进朝韩统一的目的,一直把注重对朝包 容的“阳光政策”作为韩国政府对朝政策的基本支柱。几年来,“阳光政策”在促进朝 韩对话、特别是实现朝韩首脑会晤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首脑会晤后 朝韩关系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韩国国内对“阳光政策”的批判之声增大。美国方面 也有舆论与之相呼应,使金大中面临十分不利的形势。在此背景下,小泉访朝的决定客 观上起到了支持韩国政府对朝政策的效果。因为朝日关系的改善不仅在形式上证明了“ 阳光政策”的正确性,(注:‘小泉访朝は韩国にも朗报だ’“周刊东洋经济”2002年9 月28日号。)而且将会在实际上减轻韩国在对朝关系上面临的安全压力和经济负担,有 利于促进半岛的和平与统一。连接朝韩两国的铁路和公路工程在小泉访朝的几乎同时启 动,正是朝日关系改善对半岛局势产生积极影响的一个真实写照。
在韩国之外,中国和俄罗斯也是关注和支持朝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国家。对中国来说, 朝日关系的改善符合中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对俄罗斯来说,朝日关系的改善将大大促 进俄一直希望实现的俄朝铁路连接计划,加强俄在东北亚的经济地位和影响。
就整个东北亚国际关系而言,由于朝日关系的发展牵动着包括朝、日、韩、中、俄、 美等国在内的许多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发展和互动,因而受到各国的极大关注。从总体上 来说,朝日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以及在将来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必将促进上述诸多关系 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逐渐消除冷战阴影,维护朝鲜半岛和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 稳定。相反,如果朝日关系受朝美关系的消极影响而长期停滞不前或出现逆转,无疑将 会对朝鲜半岛以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