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主要是从保护环境出发,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制定相应 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环境监测计划,以监控环境污染、防止环境质量下降、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
1、环境监测的意义和作用
1.1 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监测 第一步做的工作是必需委托代理环境监测单位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初期的预测、评价和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在项目投入生 产建设后,再次根据项目环境已经稳定形成的影响系统进行第二 步监测工作。本项工作的意义主要是在于对项目拟建和建成后对 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评价和分析,然后通过有效手段加以控制环境 影响。
1.2 环境监测初期的预测和评价 在根据项目发展的趋势调整环境影响监测分析,并二次预测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稳定环境系统的影响。
1.3 对于大型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 可以综合初期的环境监测和评价进行跟踪评价,适时根据建设项目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变化调整环境评价方案。此一步是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环境监测工作最重要的执行手段。
2、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1 调查阶段所进行的环境监测 该阶段的监测主要是根据项目的评价等级、经济条件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选择适合的监测对象和环境因子,确定适 合的监测范围,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并制定一个较优的监测方 案。在制定监测方案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经济、实用 的原则。在制定监测方案、设计技术路线、配置技术装备时,应 做费用效益分析,尽量做到既符合实际要求,又节约费用。②优 先污染物优先监测的原则。优先污染物包括 : 毒性大、危害严重、 影响广的污染物 ; 污染呈明显增加趋势,对环境具有危险的污染 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污染物质等。③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在制定监测方案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监测技术路线进行监测,以获得最多的环境 信息。同时,检测部门应严格按照环境评价部门提供的监测方案 进行监测,在监测过程中最好有环境评价单位参与该项目监测方 案制定的人员进行协助监测。当监测方案执行有困难时,应及时 与环境评价单位进行联系。监测采样时应注重对外界环境的观测, 严禁在监测采样技术导则所禁止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 采样中遇到 异常情况,应在监测报告中予以说明。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应严格 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以正确反映环境质量及其时空变 化。
2.2 竣工验收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查 该阶段监测与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 环境保护管理检查、环境保护设备运行效果测试、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环境保护敏感点 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生态调查。监测过程中应注意 : 监测一般应 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75% 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监测污染因子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初步设计环境保 护篇中确定的污染因子,监测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 制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系统自身是复杂的,因此存在着很多因素会对环境监测工作产生干扰,导致监测结果的误差,减低监测频率等,进而会 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产生不利影响,这些数据结果也不 能真实的反映出环境状况。除去自然因素外,还存在着时间与经 费的问题,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供应,那么环境监测部门会在监 测过程中对经费的使用进行压缩,而且为了满足时间的要求,还 会简化监测步骤,缩短监测时间,监测操作也不一定符合技术规 范的要求。此外,由于技术、方法等方面的限制还会降低项目的使用价值,通过环境监测并不能够判断该项目是否值得建设等, 这些都是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仅影响项目的建设, 同时还会对环境影响评价造成严重影响。
3.2 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建议 首先,环境监测人员要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让环境监测人员从本质上,也就是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环境监测在环境 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它会为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 供数据支持,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制度。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时 候,要按照统一的规范,来对环境信息进行准确描述,同时,还要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参与监测内容的评审。最后,落实关于检测 时间、经费管理机制。环境评价的准确性与监测时间、经费息息 相关,所以,在进行环境监测时不能够急功近利,要制定监测时 间进度,有规律的完成监测工作。同时,监测的各个环节要有充 分的经费分配,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以使其在环境影响评 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的影响
第一,环境监测是环境评价的基础。环境评价是以环境监测 为基础,当每一个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对该项 目建设地环境要素分析,项目拟建地是否具有环境容量主要指大 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生态等要素的环境容量 ; 当项目 建设后是否带来新的环境影响和变化 ; 项目拟建设地是否具有环 境可载力。为了说明这一系列问题必须有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来表 明,该地域的环境质量具有可行性,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小于 区域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噪声现状达到功能 区要求。只有具有准确的环境监测基础数据,才能表明该地域具 有环境容量,方可建设。第二,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的监督功 能。对环境评价体系有多种方法对环境评价进行监督,但环境监 测是一种最基本的监督方法之一。项目建设后,对环境的影响结 果是否具有环境可行性,是否可以满足区域环境区划要求,就必 须有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可靠的科学数据来源于环境监测数据, 项目建成后大气环境是改善还是恶化、水环境是好转还是逆转、 噪声环境是否改变区域环境、生态环境是否产生时问和空间变更, 这都要由环境监测数据来表达、证明。
总结: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倡导世界环保主题刻不容缓。对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构建,其可作为环境影响 评价体系的技术基础而且具有对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监督功能,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认识到项目建设环境监测的重 要性,落实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就具有了非常 重大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燕 . 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 , 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 测 [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2(1).
[2] 王丽琴 .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 [J]. 企业 技术开发 ,2006.
[3]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技术规范 [S].HJ.T-168-2004.
论文作者:黄华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科学》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环境论文; 评价论文; 项目论文; 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 《大众科学》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