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实践的化工专业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方式探索及实践
贾建洪,郑明明,于凤文
(浙江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面对工程实践的化工专业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方式探索及实践,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在专业素养教育中融合伦理教育,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创造性的进行结合,实现有效多样化的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方案。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建立正确的教学模式,丰富工程伦理教育内容,建立案例分析库,通过现实案例分析,突出工程伦理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工程伦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工程实践;化学工程;工程伦理;课程教学
工程活动作为人工物的制造过程以及复杂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活动,在工程的设计、决策、实施和运行管理中,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政治、法律、文化、生态环境等[1]。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工程活动范围扩大,工程的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科技化,工程伦理日益重要,工程伦理专业的发展,是工程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程与社会及自然关系发展的可观要求[2]。在国际“大工程观”盛行的背景下,工程伦理教育作为特色教育的专业提上日程,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18年5月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关于制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及说明的通知》(学位办(2018)14号)要求,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级开始,将“工程伦理”课程设为公共必修课程,排序上位于“外语”之前。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教育,在化工专业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教育中必不可少。
一 面向工程实践的化工专业研究生工程伦理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面向工程实践的化工专业研究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就是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的职业伦理道德教育。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实践、国际竞争力”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化学工程技术人才,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领域专业于2013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计划”,以适应新形势下工业化发展道路。“卓越工程师计划”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旨,以人才强国为要求,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目的,通过培养有职业道德的卓越工程师,实现由工程大国转向工程强国。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利益的驱动,工程从业人员社会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各类工程事故、工程安全问题频发,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各项法律的不健全,以及对工程师的责任、义务和道德底线等不明确,是中国高校普遍缺乏工程伦理教育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3]。工程师在工程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何让工程师自觉地担负起人类健康、安全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责任,是工程教育的第一主题。
二 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伦理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工程伦理道德意识淡薄
工程伦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只注重工程理论知识体系学习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忽略道德伦理培养,是产生不良的工程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工程过程中,将工程与道德紧密相连,对工程师的行为进行道德约束至关重要。工程专业人才对工程伦理意识的淡漠、缺失甚至错误,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工程伦理教育。一种完整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能力的培养与伦理道德完美的结合。通过学习工程伦理道德规范,将工程活动内化成一种对人类社会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责任感,通过专业技术化解工程上不良的后果。
(二) 教学手段单一,注重理论
在工程伦理教学中,从案例教学出发,学习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提炼工程伦理的原理,确定工程伦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建立化工类“工程伦理”案例库,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案例进行讨论,来深化化工专业学生对工程伦理的正确理解,提升学生的道德伦理认知。在学生工程实践环节,安排学生设身处地地参与工程设计、管理等工作,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工程伦理问题,领悟并贯通工程伦理价值。
2.2.1 粘土沙障 在风沙危害比较严重地区(如青海共和盆地),粘土沙障设置为方格沙障,方格要错落有致,方格顺沙面水平线设置,其方格的大小视沙面坡度设置为1m×1m、1m×1.5m或1m×2m,梗高为15~20cm,梗宽为10~30cm,设置时先将沙面用沙子做成方格状的梗,在梗上放入粘土,粘土覆盖的厚度在5-8cm左右。
(三) 教学内容重技术,轻伦理
对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加强对专业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加深,更重要的是加强工程道德伦理理论的培养。通过对工程全过程中设计、实施、管理的讨论,明确工程过程的道德和责任,让伦理道德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只有不断地提高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道德的认知,在工程活动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才能避免工程安全问题频发。
三 工程伦理教育的途径
在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往往穿插于大学的“两课”教育中,很少单独设立。在教学内容上重技术,重培养工程伦理美德,轻工程伦理精神。注重对工程伦理教育历史、宏观知识的了解和把握,而缺少对实际案例的批判和分析,关注理论内容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的实践性。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工程伦理教育还是停留在技术教育层面,而没有深入到精神层面,内容高度缺乏现实性。
(一) 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免疫介导的药物性肝损伤(immune-mediated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IM-DILI)是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且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本文报告我院1例经临床生化检查、肝穿刺活检和随访后诊断的IM-DILI,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帮助临床对IM-DILI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避免不必要的长期激素治疗。
(二) 建立正确的教学模式
通过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和探索实效性多样化的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专业知识教育与伦理知识教育相融合。建立案例分析库,进行案例分析,从实际案例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的伦理问题,深刻体会工程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三) 丰富工程伦理教育内容
在工程伦理的教学中,往往都是单纯地让一些理工类高校的人文社科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在传统的工程教育中,教师仅关注课本内容,只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对工程伦理深层次实践研究,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教育。而且,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自己的工程伦理案例库,教师在教授中缺少实际的素材,使得学生也只是简单地听课,并未建立强烈的责任感。
通过对比中美工程伦理教育的比较与启示[5],针对专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建立化工专业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增强处理工程道德伦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为国家培养具有道德自律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只有在意识水平上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才能在生产第一线树立正确的道理理念。
四 构建办学特色
目前,工程伦理教学只是在两课以及专业课程中进行少量工程伦理相关教学,作为新兴的必不可少的学科,这是远远不够的。采用横向贯通,纵向深入的模式,将课堂教学、场景模拟、工程案例分析、产学结合等教学手段。将专业课与人文社科相结合,将伦理教育融入生产实践,将一线工程人员参与进来,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让学生通过自我经验和体会来掌握工程伦理的原则、规范,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Sweet &D-mousse——寻找了一批互联网上活跃的美食客,然后给这些达人们邮寄S&D的甜点,实现美国乡村派甜点的崛起。
工程伦理学科属于哲学范畴,在课程教学中,将工程伦理教育与典型案例相结合,采用由下至上的教学方向。工程类学生常常认为课程内容与自己专业毫无关系,教学效果不明显显而易见。通过反相教学,破析案例,得出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进行工程伦理原理分析,获得工程教育的较佳效果。在教学案例选取方面,案例类别的选取,选取学生普遍都感兴趣的时事热点或典型案例。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观看时事热点视频,课堂讨论分析案例及情景教育,启发学生思维以及热点专题讨论,剖析案例背后的伦理价值冲突,来探讨工程伦理的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的教育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工程设计、管理等工作中,通过察、感知、思考工程伦理问题,领悟工程活动中的伦理价值。
医院设备管理主要是对医院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8-9〕,医院设备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图和整体信息流的流向图见图1。
五 结论
在促进我国由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转变的目标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新要求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在面向工程实践的化工专业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迫在眉睫,通过建设正确的教学模式、案例库以及实际案例的研讨,在学生实践活动中,结合工程实践引导学生思考工程伦理问题,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总结经验,形成课程教学体系,同时,通过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工程伦理问题,开创新型的工程伦理教育之路,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37-48.
[2] 杨育红,张雪茹,梁婧茹,等.理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的认知问题与对策建议[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5),22-29.
[3] 王进.论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14-15.
[4] 许鹏奎,虞庐松.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633-637.
[5] 李祖超,魏海勇.中美工程伦理教育比较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44-47.
[6] 白净,高健,任珂.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教法改革与尝试[J].教育现代化,2015,5(8):50-52.
本文引用格式: 贾建洪,等.面向工程实践的化工专业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方式探索及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9,6(74):30-31,3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4.013
基金项目: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工程实践的化工类《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方式探索及实践(项目编号:2017105)。
作者简介: 贾建洪,男,汉族,浙江杭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教育与科研。
标签:工程实践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工程伦理论文; 课程教学论文;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