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拉松热现象的冷思考论文

我国马拉松热现象的冷思考

许钦浩 黄弘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的体质健康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马拉松在参赛人数、赛事场数还是赛事种类都如火如荼的发展,在马拉松热现象的背景下,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赛事组织混乱、参赛运动员的安全问题、马拉松文化浅薄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近五年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我国马拉松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且根据当前马拉松比赛所暴露的问题,给予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 马拉松 冷思考 发展 问题

现如今,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马拉松凭借其开放性、包容性、极具挑战性和时尚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追捧的运动赛事,在大多数人看来,完成全马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身体极限挑战,更是一种炫耀方式。近年来不断增加的马拉松事故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起“马拉松热”所存在的弊端,缺乏专业的马拉松指导人才、管理条例不完善、大部分参赛者专业知识薄弱等都是“马拉松热”现象下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1 我国马拉松的“热现象”

1.1 我国马拉松“井喷式”发展

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丰富体育赛事活动[1]。马拉松作为一项参赛选手多、门槛低、覆盖面广的运动赛事, 将传统的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完美的结合起来, 受到了广大跑步健身爱好者的热捧。在2014年中国田径协会再度放松对马拉松赛事的政策要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争相举办马拉松比赛,我国马拉松的举办场次和参赛人数不断创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参加马拉松运动。与此同时,马拉松举办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于马拉松运动的需求。

老巴自斟自酌地饮了酒。他满是酒意,摇晃着走到阿东的床边,说:“罗爹爹和细婆他们的话说得都蛮对,但是听不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杂志来稿内容应遵循本刊稿约要求和各栏目说明,除内容要求以外,特提醒作者注意以下情况。

1.2 我国近五年马拉松场次的数量

从表1数据显示: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场次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2017年,中国各类规模马拉松赛事场次达到1102场,而2013年仅为39场,2016年为328场,5年间赛事总量翻了接近30倍之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0%。

1.3 我国近五年马拉松比赛的参赛人数

在国外,比如著名的波士顿马拉松,自1897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120届,它的独特文化深入人心:悠久的历史积淀、经典的蓝黄配色奖牌、参赛选手必须达到与年龄、性别相应成绩要求、限量版的周边产品等等使每一位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的选手将其视为“跑者朝圣”,德国柏林马拉松赛在每年9月举办,它拥有非常高效率的马拉松赛事组织委员会以及最引以为傲的具有群众性和大众性的马拉松运动[3]。相比于国外,马拉松发展时间短、文化积淀不足低成为我国马拉松运动开展的绊脚石。

2 “热现象”存在的问题

2.1 赛事管理机制不明确,组织混乱

生物质与煤共燃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方式,通常都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热效率进行计算,进而分析其节能潜力。文中在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 分析对此系统进行节能分析,分析其节能潜力并为后续节能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马拉松运动参与人群年龄跨度较大,例如最近某公司西安举办的一场儿童“马拉松”,在比赛开始仅仅一分钟后,出现了队伍混乱,拥挤碰撞导致部分儿童摔倒,险些造成踩踏事件,原由于赛事主办方没有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备,比赛现场没有相关的应急预案,导致比赛场混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2 参赛选手存在健康风险

随着马拉松运动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多起马拉松猝死事故:2018年昆明普宁马拉松上,在距终点两公里处一位参赛选手不幸倒地猝死;2018绍兴国际马拉松上,一选手晕倒两次接受心肺复苏后仍执意继续比赛,最终被阻拦等等。这些事件既应该为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者敲响警钟,另一方面也应该作为马拉松运动中不可以避免的风险控制,纳入到马拉松运动保障中去[2]

2.3 赛事缺乏文化底蕴

墨镜男回来时,手上多了一个易拉罐,是给范坚强作烟缸用的。这还是在读美院的时候养成的习惯。范坚强有时画画没感觉,便摸出一支烟来抽,画室里没有烟缸,他便把烟灰抖在作为写生静物的陶罐或者易拉罐里。现在他还保持了这种习惯。

近年来,随着马拉松比赛井喷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但由于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导致比赛前中后的种种乱象横生,譬如:乱扔垃圾、马路拥堵、炫耀装备、集体抄近道、替跑甚至出现“尿红墙”等负面新闻,严重影响我国马拉松赛事形象。这些问题从表现上来看,可能之折射出一些参赛选手自身素质不高,其实在深层次上反映了我国马拉松赛事缺乏文化底蕴。

由表2显示,2017年的1102场赛事达到498万的参赛人次再创新高,比2016年的280万增长了77.9%,是2013年的参赛人数的近8倍,从参赛总人数及增长速率来看,接近五百万的参赛者数量足以说明马拉松热现象的实际情况。

表1 我国近五年马拉松场次的数量

表2 我国近五年马拉松比赛的参赛人数

3 我国马拉松热现象的冷思考

3.1 发展历程短

在众多马拉松赛事中,伤亡事件频频发生,这无疑会给运动员、社会、赛事甚至国家造成不良影响。专业急救体系缺失是我国马拉松救援体系最大的问题,梁国力提到专业救援体系不仅仅意味着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专业的救援设备,而应该是一个涵盖救援主体、救援方案、救援措施、救援周期等在内的多元化的体系性存在[4]

3.2 救援体系缺失

1981年9月,首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成功举办,短短38年的时间,马拉松在我国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马拉松凭借其开放性、包容性、极具挑战性和时尚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追捧的运动赛事,尤其近几年,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历史短暂,出现了全盘照搬国外的马拉松运营管理模式的情况,导致了赛事组织经验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志愿者服务质量低等问题。

3.3 马拉松文化缺失

我国马拉松“热现象”背后源于精神缺失。马拉松文化是支撑马拉松赛事发展的动力,放眼马拉松“六大满贯”,无不拥有自己的优良文化。马拉松一直秉持着公平公正、坚持不懈的理念做赛事,但却出现替跑、抄近道等等不良现象,参赛选手仍缺失一种公平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从各城市马拉松比赛的主题口号可以看出城市当地文化特色对马拉松文化具有深刻影响,如: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的主题品牌口号为“逐梦十二载,乐跑在郑开”;太原马拉松的口号是“清凉太原城,激情马拉松”等。

4 建议

(1)总体来说,我国马拉松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赛事举办方的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主办方应不断学习其他成功案例,积累组织管理经验,对于外来马拉松文化应结合地区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政府应加强宣传,引进专业人才,进一步完善马拉松赛事组织管理,打造一个安全、亲民、有特色的品牌赛事组织。

(2)首先,对于参赛者来说,不要盲目跟从这一热现象,应认真审视自身条件进行参赛,更不要为了炫耀心理而忽视自身健康,可以根据身体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选择适合自己的跑步距离。其次,主办方应制定完整的专业救援方案,包括配备专业救护人员以及相关的救援设施等,只有做到赛前预防,赛中监控和赛后观察,让受伤者及时得到救护,才能控制整个比赛的伤病率。最后,只有保证参赛选手的健康问题,才能使马拉松赛事更好的发展下去。

(3)在“马拉松热”背景下,其文化建设却被大众忽视,但恰恰马拉松赛事文化决定了马拉松是否能在我国更长远的发展。第一,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让市民从精神上真正意识到马拉松运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推动奥林匹克精神的传递,最终达到一个人人自觉参与的效果。第二,主办方应结合城市文化特色设计赛道,在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人员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人性化地建立一系列与马拉松相关的特色服务。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2016-09-25](2014-10-20).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2] 覃雪芹.中国城市马拉松热的冷思考——基于城市马拉松赛事组织价值实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1):35-41.

[3] 文超.中国田径运动百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4] 梁国力.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问题审视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4):36-40.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3(c)-0227-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9.227

①作者简介:许钦浩(1997—),男,汉族,广东潮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标签:;  ;  ;  ;  ;  

我国马拉松热现象的冷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