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显著提高,电网作为维持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基础设施,近年来有更多新型技术和工艺被应用其中,建设更为完善,供电质量不断提高。必须要以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为核心,加快配电网标准化管理建设的改造。本文就是对如何提高配电网标准化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如何实现配电网的标准化流程化管理。
关键词:配电网;标准化;工程
引言
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电力的施工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工程的价值程度,因此规范施工技术并且加大管理力度是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当下随着电力配网工程的复杂程度愈来愈高,很多施工企业施工前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导致经常出现电力配网工程延期、返工以及造价偏高的状况。
1配电网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开展,人们的消费和生活片刻都离不开电,因而用电安全、快捷、高效、越来越重要,从而到达对企业技术、生产等方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使相关的工作依照制度规则进行流程化的处置,经过组织、方案等方面来进步配电网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因而要增强配电网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在专业化、集约化的根底上,进一步地增强管理制度的信息化、精益化的开展,经过规范化的管理是企业不但地深化管理创新,对企业全力推进电网的平安、优质、高效、建立提供了制度的保证,也为完成各级配电的网络的平安稳定的运转和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2.1施工过程
施工时配网基建的关键环节,当配网工程项目增多,对施工效率的提高也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方式相对集中、高效、精细,现今行业对工程的质量管理更规范化、法律法规更为完善。施工质量的控制,如果仍然完全依赖于老员工的经验,一老带多小的方式,必然带来许多主观弊端。从管理制度、安装工序、现场管理、安全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入手进行标准化管理,形成标准化的施工管理模式,将对基建项目管理水平带来整体的提高。
2.2技术因素
对于配网工程施工现状分析来看,虽然近年来逐渐有更多新型技术和工艺被应用其中,以及技术水平限制,很多技术工艺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其所具有的应用优势,施工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选择施工技术时,要基于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控制施工难度与施工成本,确保技术特点可以得到实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3外力因素影响严重
大部分配网均选择应用单端接线方式连接,线路以线性方式向外扩散,就实际应效果来看,虽然其可以覆盖较大范围,但是很容易受外力因素影响,降低系统运行综合效果,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低。现在虽然部分工程对配网连接方式进行了更新,环网连接方式应用增多,但是并不能完全替代单端接线,甚至还存在混合连接方式,无法有效融合,甚至会对整个电网运行效果产生影响。对于不同区域的配网工程来说,其运行所面对的环境差异较大,包括经济、地形、气候等,无法按照统一方案进行安装施工,如果不能灵活采取措施处理,系统运行必将会受到外部各项因素的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标准化施工技术分析
3.1前期实地综合考察
为实现配网标准化施工,需要在前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考察,保证施工方案编制的合理性与可执行性,以免方案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需要在施工阶段对方案调整而出现质量问题。配网可选供电方式众多,为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作业效率,并控制好每段之间的联系。其中,配网主线施工时,将不同变电站不同母线或者同一变电站不同母线设置成电源点,并将母线设置成单环型状,如果在后期运行阶段出现故障,可以及时确定故障位置,采取措施处理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选择科学连接方式,保证在故障发生后,将停电范围控制在最小,并以最短时间解决事故,检修后保证电力可以正常供应。另外,为提高配网运行安全性,可以针对用电量较大的用户设置双电源,使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正常用电。
3.2合理选择接地方式
配网设计施工时要根据地质地形特点,做好土壤检测,确定其电阻值和酸碱性,保证接地形式选择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其中,要重点对电网绝缘性和继电保护要求进行分析,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各项数据,以满足当地建设要求为目的,选择最为合适的接地方式。例如常见的单相接地方法,一旦线路运行出现故障,可以及时采取停电保护措施,将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另外,还可以将Z型变压接地器作为一个中性点,并配置电阻装置,即便线路因外力因素出现破损,也可以避免短路情况的发生。
3.3减少外力因素干扰
基于配网建设和运行特点,为提高其运行可靠性,必须要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将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最大程度上来消除外力因素对配网的干扰。例如提前对配网施工区域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勘察结果来选择线路敷设方案。并且要保证地下线路走向和位置的合理性,尽量避免与其他项目产生交叉,不仅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可以提高后期运行可靠性。另外,还要对各区域用电情况进行统计,掌握不同时间段用电负荷,根据用电量分布特点,来编制科学合理的供电方案,在保证满足实际用电基础上,减少运行损耗。
结语
电力配网工程的要求为核心,尝试更加优秀的施工方法,掌握更加科学的管理经验。只有在一次次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体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强化,才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完成速度。
参考文献:
[1]高妮妮.配网电力工程主要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164.
[2]王益峰,张盛.配网电力工程主要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138.
[3]刘伟东.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4):141.
[4]解玉庆.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3,(5):158.
[5]付灵灵.关于配网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149.
[6]孙志军.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10):16-17.
论文作者:谢宏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工程论文; 方式论文; 电力论文; 外力论文; 技术论文; 配电网论文; 因素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