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法治疗的临床进展论文_黄文娟,王慧,贺兼碧

小儿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法治疗的临床进展论文_黄文娟,王慧,贺兼碧

黄文娟 王慧 贺兼碧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 儿科 541002

摘要 呼吸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多发于婴幼儿,对患者生命及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治疗这种疾病采用单纯常规药物作用较有限,随着无创呼吸机的迅速发展及无创机械通气(NIV)应用范围的扩大,NIV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呼吸衰竭治疗中。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技术也进行了改进及完善,发展到了比较成熟阶段。本文将对小儿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法治疗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法;临床进展

呼吸衰竭疾病多发人群为婴幼儿及老年人,其主要是伴随一些意外事故或者多系统疾病如肌肉神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出现的,同时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一种常见并发症[1]。根据相关临床资料显示:出现死亡的婴幼儿中大约有一半都是因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治疗常使用的方法是机械通气[2],这里将重点探讨下医学界学者专家关于使用机械通气法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研究成果,并查阅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阐述机械通气法在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进展,详细情况如下。

1.小儿呼吸衰竭疾病概述

呼吸衰竭病症主要指的是患者呼吸系统功能方面的变化异常,患者自身机体排除二氧化碳及肺泡吸氧能力不能达到正常需要[3]。通常情况下,小儿呼吸衰竭具有发病急的特点,病症常常表现为急性呼吸衰竭,这种疾病较为严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婴幼儿出现这种疾病的主要因素是周围性因素及中枢性因素,其中患儿出现周围性因素的原因是:其患有肌肉神经、中枢神经等多系统疾病,疾病会进一步使其产生通气功能障碍;小儿出现呼吸衰竭的中枢性层面原因主要有:受到一些因素如颅内出血、感染及药物性重度及颅脑损伤等等影响【4]。患者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及呻吟等等,有些患者有时还会伴有心血管系统症状如血压变化、心率加快等等 [5]。

2.小儿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法的临床进展

2.1保护肺的机械通气法

有关医学研究成果显示:婴幼儿发生呼吸衰竭病症时,会伴随出现肺泡萎陷、肺泡残气量减少,其肺通气量随着病情发展加重也会明显减少。小儿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肺通气量,使其保持通畅呼吸。许多医学研究工作人员通过研究得出这样结论: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最好不好实施高通气压,经最高吸气末压力控制在3.43Kpa水平上。我国著名医学学者徐德乐等人经过临床实验,得出了对小儿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法治疗时,将最高吸气末压力设置为3.43Kpa,这会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肺生理性损伤与肺通气性机械损伤率[6]。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就防止小儿患者发生心肺生理性损伤及肺通气性机械损伤,提出了许可性高碳酸血症(PHC)概念,也就是说要将呼吸衰竭患儿血酸碱值控制在7.1—7.2之间[7],但是一些专家提出这种观点后,受到较大质疑及责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一些医学研究者认为,给予小儿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时,应设置二氧化碳分压在7.98—9.31 Kpa之下。部门医学临床研究人员则认为:给予小儿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时,要想避免患者出现较强烈生理学反应,只需要将体内血液酸碱值控制在正常水平即可,但是一旦患者血液酸碱值超出正常水平时,将会导致生理性分流异常增多现象出现,对小儿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法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对小儿呼吸窘迫及肺组织损伤出现几率的降低作用显著,患者通气状况也能因此得到改善[8]。

2.2新型辅助机械通气法

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新型辅助机械通气法,其又包含了几种详细治疗方法:1、表面活性剂替代治疗法(SRT):它利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相应提取物等,将这些物质作为活性剂,以此改善患儿肺的顺应性及FRC(功能残气量),对体质量较轻患儿治疗具有较理想效果[9]。而且外国医学研究者Mariani G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使用内生性表面活性剂治疗呼吸衰竭患儿时,能有效降低死亡率30%—40%[10],相关临床医学研究结果表明:SRT结合液体通气及一氧化氮吸入法进行治疗,并使机械通气作为辅助能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但是其还正在研究中,没有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上[11];2、使用全碳氟化合物液体呼吸,应用这种物质治疗能显著提升患儿肺顺应性,促进肺内血液分流,从而有效改善患儿通气状况及肺血流灌注比,将肺部局部炎症有效消除掉[12];3、采用体外氧合生命支持疗法,对小儿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此种疗法,其能促进部分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以此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13];4、针对低氧性呼吸衰竭使用高频通气疗法,该法最主要最显著优点是促进肺泡复原及膨胀不需要依靠借助高压通气方法,还能显著降低肺损伤出现几率,具有肺保护性通气效果,这种治疗方法也能减短患者出现肺萎陷时间,防止出现肺泡过度膨胀现象,进而改善其肺功能[14]。5、采取一氧化氮吸入疗法,给小儿患者实施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促进患者血管平滑肌更加松弛,降低肺动脉血压,同时也可以选择性地实施肺血管扩张,减轻了对体循环的影响。一些临床研究者将一氧化氮吸入到肺损伤模型中,促进了嗜中性白细胞浸润,也有效地减少了肺毛细血管的渗出率,使用这种方法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癌、免疫抑制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对并发症加强观察及注意。

3.讨论

呼吸衰竭属于内科常见多发疾病,疾病多发人群是婴幼儿,该病发病较急,病情严重时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婴幼儿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这种呼吸衰竭症状严重威胁着患儿的身体健康及安全,医护人员给予其治疗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呼吸通畅,积极使用机械通气疗法,并在临床上进行改进,进一步研究、分析及改进机械通气疗法,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肖连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3:77-78.

[2]王静连,徐太林. 小儿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治疗效果[J]. 吉林医学,2014,23:5170-5171.

[3]冼新宁. 用机械通气法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40-241.

[4]王宏磊,穆欣欣.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3,12:208-209.

[5]刘相德,高燕. 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3,01:32-41.

[6]庄瑞霞.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15,07:50-52.

[7]李颖. 短期有创序贯无创面罩机械通气在COPD危重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学,2015,19:38-39.

[8]李蔚勃,王欣.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2:58+57.

[9]陈中云.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60例病例资料回顾[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382-3383.

[10]李东良.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7:448-450.

[11]曾援,钟日英,郑欣.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小儿呼吸衰竭56例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2,18:178-179.

[12]陈烨.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2,07:56-57.

[13]钱忞. 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2011.

[14]王柏茵. 基于一家医院机械通气患儿综合管理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4.

[15]曾援,钟日英,郑欣.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小儿呼吸衰竭56例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2,18:178-179.

论文作者:黄文娟,王慧,贺兼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  ;  ;  ;  ;  ;  ;  ;  

小儿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法治疗的临床进展论文_黄文娟,王慧,贺兼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