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团结路小学 034000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三年级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以“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改革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为研究课题,使学生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现从几个方面简论如下:
一、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9周岁,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一基本能力。
二、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其无意注意,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凡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乘数是3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数是2位数的乘法知识,我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的准备题,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新知识。
在讲解准备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哪一位对齐,这是关键。学生的知识经验一方面来自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由于我坚持按照教材的实际,在教学中区别情况加以运用这些知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了新知识。
三、合理组织,张弛相间。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性还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三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自然的引入已使学生兴奋的情绪得以稳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成了中心环节,教师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阶段,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可以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和运用。正是因为张弛并用,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合理而有效地学习知识,充分地利用课堂。
四、由直观教学入手,促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记忆知识。对待三年级学生不能依然停滞于这样的水平。
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一特点又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
五、负迁移的干扰。
学生原有的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掌握,这是知识的正迁移;也可以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这是知识的负迁移。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
具体做法是:
1.温故知新。
三年级是整数学习的最后一年,多位数运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这部分教材的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全年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赖于一、二年级各种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我们不可能抽出整段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而只能把一、二年级学过的进退位加减法、一位数乘2位数、试商等内容编成口算、听算训练题目,有计划地安排到各节课作为课前练习,使旧知识对学习起到正迁移作用。
2.运用比较。
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经验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的负迁移作用。
3.改错练习。
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到从正确的方面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注意到从反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一是针对学生法则中“被除数和除数划去相同个数的‘0’”的“相同”这一关键词不理解而提出来的。
二是针对学生对余数的位置不理解而提出来的。
三是针对“补0”有模糊认识提出来的。
这样,既从正面讲清算理,又从反面加深理解,互相配合,使知识掌握更牢固。
三年级是连接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提高三年级教育教学质量不会再是难题。
论文作者:于延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注意力论文; 这是论文; 这一论文; 乘数论文; 新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