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论文_程超群

建筑桩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论文_程超群

 芜湖市勘察测绘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41000

摘要:建筑工作不同其他的一般性工作,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还会对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的危害,所以要求建筑桩基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必须做到严谨,以实际地质勘察结果作为主要依据,选择最为适宜的桩基方案,使得工程项目有质量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桩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关键词:建筑桩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1、桩基施工与勘察对工程的意义

任何工程包括岩土过程的桩基都是整个建筑的基础,而勘察又是基础中的基础。

1.1桩基施工对工程的意义

桩基是基础的承力筑,起着承受上部结构重力的作用,这是一种基础形式。由于桩基是基础的承力,因此桩基的好坏直接影响上层建筑的成功与否,所以,应当重视桩基施工,深入研究桩基施工的方式与技巧,通过稳健的桩基,构建一个安全的上层建筑。

1.2岩土工程勘察对工程的意义

稳定的地质条件是岩土工程建筑物得以存在的基础,然而实际工程中,地形地貌、地基土承载力、水文条件等因素都对施工有着直接影响,所以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现场的地质情况。然后结合建筑工程要求,分析地质环境和工程之间的关系,以最终得出的参数为依据,合理制定设计方案。地质勘察流程大致如下:搜集施工现场全面详细的资料,包括历史记录、遥感照片、气象水文、地形地貌等;展开实地调查,使用精确的仪器完成测绘工作;进一步勘探,提取现场土样,对其性质展开实验,建立起施工现场模型;将所得结果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最后编写勘察报告。

2、建筑桩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2.1桩型分析

桩基在工程项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在众多桩型中,如何选择最适宜的形式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桩基质量。而要合理选择桩型,必须以实地勘察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因素加以考虑,确定最终方案。桩基础目前主要采用预制桩、钻孔灌注桩两种形式。前者是根据施工要求提前预制,在工厂完成的桩,质量比较有保证,桩身强度较高,投入成本低,且现场施工几乎全靠机械化完成,不会有施工现场制桩出现水泥浆的现象发生。若经过沉桩可行性分析,且单桩承载力达到要求,可考虑使用预制桩。钻孔灌注桩需在现场施工,长度、桩径、承载力都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即便是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中也很适用。同时此桩型不会对周围土壤有太大的挤压,震动小、噪音少,对附近建筑环境破坏度低。

2.2选择合理的岩土勘察方法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需要重点分析地基基础和地下工程之间的关系。因为地基土性质不同,当执行岩土勘察工作的时候,要重点分析主要的探测矛盾,认识其重点,保证能为其选择出合理方法,对其遇到的各个问题详细解决。当前,存在的岩土勘察方法主要表现为:执行工程地质测绘,将其作为勘察工作的基础条件,保证在整体执行期间,能详细分析建筑工程地质,也能对地面地质进行观测和预测,详细掌握其变化规律,这样不仅能为后期工作提供有效条件,也能按照一定规律积极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技术要点勘查

2.3.1筏(箱)下桩基础勘察工作布置

采用筏(箱)下桩基础的建筑一般为高层建筑,依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桩的类型不同勘探孔间距和数量则不同摩擦型桩勘探孔间距为20-35m对带有裙房或外扩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布设勘探点时应与主楼一同考虑,即主楼采用桩基础时,裙房一般也宜选择桩基础,但桩长不一定同主楼一致布孔间距要考虑到拟建建筑条件,如在主体建筑角点、荷载和建筑体形变异较大处应有勘探点进行控制,在框筒或筒中筒结构的中筒部分,由于荷载明显偏大,钻孔应密集一些桩基工程勘探点的数量视工程规模大小而定,勘察等级为甲级的单幢高层建筑勘探点的数量不宜少于5个,乙级不宜少于4个,对于宽度大于35m的高层建筑,其中心应布置勘探点。控制性的勘探点应占勘探点总数的1/3-1/2,对于端承桩,勘探点应按柱列线布置,其间距应能控制桩端持力层层面和厚度的变化,宜为12—24m,对相邻勘探点所揭露的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超过10%或持力层欺起伏较大、地层分布复杂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适当加密勘探点。

2.3.2确定勘探孔深度

在勘探的初期往往是对建筑的荷载条件并不了解的,由此就要经过工作人员的计算来对其进行评估,针对这样的情况有着一套一般情况下的估算标准。在根据标准估算时,荷载的的结构是也会存在着不同当其为自重的恒载时,就要考虑相应的荷载情况与条件。如果出现荷载的活载大的情况,就要根据具体的条件来取其中的高值,如果是出现了活载比较小的情况下就要相应的取得其中值如果比之更小的话就要取值为低值。针对各种情况单柱的荷载也有着区别它是根据布桩的办法与方案来确定的,要考虑到地形的因素、地基的因素,来设计布桩,有时是梅花形的有时是正方形的,因此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布桩,这样才能布桩的计划得到优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得到荷载的值的到确定后,就可以开展勘探孔的深度的工作了,勘探孔的深度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应该是在桩长的下面3~5m。同时由于筏(箱)下桩基础勘查要针对一些高层的建筑,同时还要考虑高层地下室外扩、裙楼与主楼的情况对此主楼和裙楼的设计中要使主楼与裙楼都用柱基础,但应对不同的情况,主楼与裙楼的基础不一定要一样深因为裙楼的压力相比之主楼要小很多,有时裙楼的设计也可以采取自然地基部分桩基。总之地基的勘探孔的深度要因地制宜可以适当的改变其深浅,单要要求其深度可以使得建筑足够的稳定。

2.4实现现场检验和检测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实现现场检验和检测工作,将其作为工作中的主要环节十分必要。因为现场检验和检测工作与设计、勘查和施工存在关系,在整体上能构建出完善体系。所以,根据获得的信息和资料以及其存在的技术参数,以促使勘察工作和检验工作的科学执行。在该执行条件下,不仅能保证工程的建设安全,也能使建筑工程施工更加高效。在现场勘察工作中,主要执行验证、核查以及质量检测工作。一般情况下,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和控制,能确保施工工作的连续性和安全性。现场检测工作是根据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工作来完成的,为了不影响周边环境,还需要对岩土性状进行检测,这样不仅能维护建筑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保证整体安全,也能促使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2.5做好后期验桩服务工作

在勘察工作中,勘探单位通常根据建筑物的范围在规范规定的勘探点间距范围内进行勘探点的布置,在一些地形起伏且地貌变化较大的场地,勘探工作无法完全反映场地地层的真实情况。如果桩是摩擦桩,主要为摩擦力,对于验桩的工作要求不太大;如果桩是端承桩,主要为端承力,对于后期的验桩要求是非常高的,为保证桩基施工质量,勘探单位必须及时为施工单位进行验桩工作,判定桩基是否进入持力层,特别是岩基持力层。勘察工作延续整个设计及基础施工阶段,勘察单位应贯穿整个过程,为建设单位献策献力,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和顺利进行。

总之,若忽视了地质勘察,必将对桩基方案的设计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关联到工程整体质量,因此需要重点进行把控,进一步加强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蒋鹏.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与勘察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4):194-195.

[2]陈彦龙.探讨岩土工程中桩基检测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05):70-71.

[3]陈建华.浅谈建筑桩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布置[J].甘肃科技,2011,27(06):123-124+122.

论文作者:程超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建筑桩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论文_程超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