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漯河 462000
摘要:在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更要勇于探索和借鉴新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在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不少新的管理模式,对我国建筑企业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本文对此做了介绍并分析了其特点,还就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项目;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模式
引言: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已经被赋予更广泛的含义,它将工程项目任务、工期、成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指标,能全面反映项目的实施状况。所以进度控制已不只是传统的工期控制,而且还将工期与工程实物、成本、资源配置等统一起来,其基本对象是工程活动。施工进度管理控制就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调查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工期、费用、安全、质量构成了项目的四大目标,这些目标均能通过进度控制加以掌握,而项目进度的控制是工程建设的四大目标的重要部分。因此,进度控制管理是项目的灵魂,必须加强项目进度控制管理。
1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
分析对于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有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等,现实施工企业更认为,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干扰因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项目的特点与项目实现的条件认识不清。比如过低的估计了项目的技术困难,没有考虑到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低估多个单位参加工程建设的工作不协调;对建设条件事先未搞清楚,对项目的交通、供水、供电问题不清楚;对于施工物资的供应安排不清楚。 2.项目参加人员的工作失误。如设计人员工作拖拉,建设业主不能及时决策;总包施工单位对分包单位的选择失误。
2国际上常见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
2.1 DBB模式
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esign-Bid-Build),虽然它不是一种很新的模式,但在国际上应用非常广,世行、亚行及采用FIDIC合同的投资项目都采用这种模式。运作方式为:业主与工程师签订服务合同,并由后者负责项目设计和协助业主对工程发包;施工时,工程师负责质量、进度、投资等方面的监管工作。优点是参建各方――业主、工程师和施工承包商的责、权、利非常清楚,有利于各行其责。但建设程序按部就班,建设周期较长,业主管理费用较高。
DBB模式与我国现行的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三方管理模式有些类似,但监理模式下的监理实际上主要承担质量控制的职责,对工程进度、投资的控制作用很小,而且监理不承担设计工作,其权利与DBB模式下的工程师差别很大。
2.2 DB模式
设计-建造模式(Design-Build),业主通过招标选定一个DB总承包商,由其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和施工。DB总承包商要对设计成本负责,再通过竞标方式选择分包商负责施工,也可以自己组织施工。设计工作可以由DB总承包商自行完成,也可以再分包给其他人完成。在这种模式下,业主只需选择正确的承包商,再与其签订总价合同,从而避免了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矛盾,管理费用相对较低;工期可能提前,有利于进度控制。但总价包干可能会使DB总承包商为追求利润而影响到设计和施工质量。
2.3 CM模式
工程施工管理模式(Construction-Management),是近年来国际上广为流行的模式,其特点是将完整的设计工作分段,每完成一段设计就组织相应的施工招标并进行施工。下一段设计工作同时启动,完成后再组织施工招标和开展施工,以此方式进行下去,直至全部工程完工。CM模式分为代理型和风险型两种。代理型是业主既与CM经理(单位)签订咨询服务合同,也与施工承包商签订施工合同,CM经理根据业主与施工承包商签订的合同约定进行工程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风险型是业主与CM经理签订的合同不仅包括咨询业务也包含施工承包业务,再由CM经理与施工承包商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签订相应合同。风险型由于业主不能直接对投资进行控制,需要在CM合同中包含一个数额具体的保证价格(GMP),如果GMP不够用,CM经理就要负担超出部分,GMP有结余则可双方分成。CM模式较适用于工期紧、不确定性因素多的项目。
2.4 EPC模式
设计-采购-施工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该模式与DB模式有些类似,不同的是EPC承包商要完全负责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而在DB模式下,对部分重要的设备和材料业主可保留其采购权。承包商需要承担大部分风险,包括设计风险。业主只需委派业主代表来管理工程,对承包商提交的文件只是“审阅”,不必“批准”,因而较为轻松。采用总价合同,工程规模一般也较大,技术较复杂。EPC模式非常适合设备安装项目。
2.5 Partnering模式
Partnering模式也称为项目合作模式,是项目参建各方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资源共享前提下达成的一种短期或长期协议,经共同商议指定Partnering主持人负责该模式的建立和项目实施的人员。建立争议处理小组和项目评价小组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争议和诉讼。Partnering模式体现了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这样一种合作方式,比较适合业主有长期投资活动但却不便采取招标或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项目。
2.6 BOT模式
建造-运营-移交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政府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交由私人资本建设,项目完工并取得一定利益后再无偿移交给项目所在地政府。BOT模式的一个特点是公共特许权,政府放开市场并授予项目建设、运营商以特许权,特许期满政府收回设施。BOT模式可解决政府建设资金不足、财政负担重的难题,所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得到推广应用,而在我国随着政府财政能力的不断增强,这种模式可能会被其他模式取代。
3加强项目进度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明确指导思想,增强施工进度控制的意识
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有一个成功的管理团队,一套规范的工作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建设,由于工程进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对工程进度的控制,项目管理人员负有重要责任。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增强工程进度是求效益的途径的根本意识,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3.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不仅应当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素质,较高的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敬业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对于搞好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管理,项目管理人员肩负着重要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的关键。因此要针对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等勇于管理,善于管理,精心管理,按施工计划深入施工现场管理,使工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3、针对建设项目的进度目标进行施工进度控制
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就是根据进度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和调整,以实现进度控制的目标,具体的讲,进度控制的任务是进行进度规划、进度控制和进度协调。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应做好三项工作:第一、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和总计划;第二、要对进度进行控制,必须对建设项目进展的全过程,对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第三、进度协调的任务是对整个建设项目中各安装、土建等施工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之间的进度搭接,在时间、空间交叉上进行协调。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进度控制的依据。因此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以提高进度控制的质量成为进度控制的关键问题。
结束语: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建筑企业都有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企业不会是大而全了,而是精而强了。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使用外包的形式,利用更有效率的资源。现代项目管理有着很强的整合能力,对完成有外包参与的任务有着很强的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于立军, 杨旭, 郑慧玲.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J]. 建筑与预算, 2014(3):38-40.
【2】陈德富. 浅谈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J]. 广东科技, 2013, 22(12):25-25.
【3】刘永刚.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3):61-61.
论文作者:李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进度论文; 模式论文; 项目论文; 因素论文; 业主论文; 承包商论文; 施工进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