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师德育实效性的心理学思考_心理学论文

提高中师德育实效性的心理学思考_心理学论文

提高中师德育实效性的心理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师论文,德育论文,心理学论文,实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向中师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自觉、主动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师德育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遵循中师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科学的方法做好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其思想品德素质,将崭新的人民教师的精神风采带入21世纪。

综观目前中师德育工作的现实,成绩当然令人振奋,但也同样面临德育无力、缺乏实效的困扰。德育缺少实效性,除了认识上的偏差和教育外部环境的影响外,与德育工作者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心理规律的探索有关。为了提高中师德育实效性,笔者拟从心理学角度,对德育过程作几个侧面的思考,以商同仁。

一、力求按需施教: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动力基础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受教育者的道德需求,教育者所传达的道德规范便不能转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观念。当代中师生生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环境决定他们产生在此基础上的物质生活的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个人成才的需要。调查结果表明:中师生诸多需求中,成才的需要是主要的。然而,在中师生的需要中也有许多不正确或不科学的地方。不少学生考虑个人的、眼前的需要较多,考虑社会的、长远的需要较少,个人需要与国家的现实和未来存在不少矛盾。但也正是这些矛盾引起了他们对德育方面(包括社会科学理论、世界观、人生观、职业道德修养等)的渴求。因此,德育在中师生中蕴藏着深厚的基础,它需要德育工作者用恰当的方式发掘出来,以成为推进德育的强大动力。

中师德育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培养师资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中师生实现自己根本利益的需要、成才的需求。德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在寻找两个需要结合点的基础上,力求按“需”施教。近年来,我们努力把德育的诸方面内容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坚持把学生探讨理论的需求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在学习目的、道德品质、革命理想教育中,我们尝试着把这些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要求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德育不是学校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实现自身根本利益的需要,是使他们成才的需要,从而使德育扎根在中师生的心中。

同时,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中师生除了具有通常人们一般具有的基本需求外,还具有作为学生的一些基本需求。如希望获得教师、同学认可的需求;获得同学间、师生间积极情感的需求;提高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和不断实现自己的作用、价值的需求等。这些需求是有层次的,而且学生之间又是不平衡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按“需”施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理想化的德育要求一律化地贯彻到全体学生中。首先应当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分层次制定德育目标体系,并将德育目标分解落实到可操作的教育模式中。其次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注意分析研究学生的实际,分类推进。

二、注重情感交流: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

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感情的过程,是师生两个角色之间的感情不断地交流、呼应、共鸣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理意义上的教育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只有师生双方不断地在情感交流、融合、升华时,才能有效地实施德育目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道德交往一刻也离不开情感活动。交往中,教育者对学生的热爱、尊重、要求和期待会激活学生对教育者的亲近、信任、依恋和仰慕之情。这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德育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是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教育的内驱力。

事实上,在德育过程中,由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品德结构各异,特别是对教育者的认知、情感、态度都不一样,因而在接受教育者的德育信息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如果教师对学生倾注真情实感,学生一旦接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爱心,他们对教师的理解、信赖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教师周围就会形成强有力的“场”,吸引、影响、感染着学生。这种爱心感染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爱,进而产生情感迁移,把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升华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这种情感迁移使学生把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心理结构,进而迁移到更广泛、更深刻的品德内容上去,形成一种内在的心理能力。德育过程应有情感交流这一特点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以真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进而缩短与教师的心理距离,扩大心理相容度,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教育。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以“法官”的面目出现,盛气凌人,挑剔毛病,甚至挖苦讽刺,以“罚”代教,以“斥”代教,伤害学生的情感,那么,纵然教师的出发点再好,工作再辛苦,讲的道理再正确,也不会得到满意的教育效果。而那些心理崩溃了的学生,必然向师之心渐泯,离散之意日增,表面唯唯诺诺,背后满腹牢骚,甚至会发生扭曲的抗变行为。另一方面要在深刻认识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德育实践已充分证明,要使师生关系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和谐发展的一片绿洲,就要求教师不仅能够容纳与自己明显有异的各种价值观念、信息与看法,而且能够深入学生内心,并同情他们的情绪反应。诚如有人所作的生动比喻:德育这座桥,只有搭在教师对学生透彻理解的墩石上,才能畅通无阻,产生最大的流通效率。德育过程的成功经验无不证明,没有“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没有“情”,理难入学生的心田。要使学生自觉依“理”而言,按“理”而行,以理为准则,就离不开“情”的中介、纽带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巴甫雷什学校,每逢新学期开学,都要对学生进行爱自己母亲的教育,以激发学生“爱妈妈”的潜在情感,为日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打下基础。利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可见,当学生潜在的情感激活了,他们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对待教师的教育,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促使主体内化: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核心要素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对主体在道德发展上的作用作了如下描述:道德发展起于主体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积极的交互作用;正如个体是他自己的理智世界的构造者一样,他的道德世界观也由他自己逐步构造而成;教师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教育和影响必须通过个体自身的积极活动才会发生作用。这说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积极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班级、学校、社会的各项活动,德育才能有较好的效果。然而,目前中师德育效率不高,常常与没有发挥学生道德活动的主体作用有很大关系。在德育过程中,往往只注意教育者的“灌输”,不注意受教育者的接受;只强调认知,不强调态度,只考虑既定条件下的道德要求,不指导条件变化时的行为;只关心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研究对自己心灵的评价等等。这些并非都是偶然或个别的现象,由此而造成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后果,如: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思想行为随条件变化而游离,对社会和他人的要求同对自己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反差。

心理学研究表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历内化与外化的交替过程,其过程可简示如下:

内化 外化 内化

社会道德规定──→个人道德观念──→个人道德行为──→个人道德信念

这就说明学生是作为道德行为的主体参与德育过程的,一旦漠视学生的主体性,便是相互作用过程的终结。外界教育只有通过学生的加工以后才纳入学生的道德系统。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培养中师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师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中,自我教育是他们对自己形象和心灵的塑造,既起到德育方法与动力的作用,又具有德育任务和目的的意义。而自我教育能力就是按照新的德育要求,认识自己,教育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德育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矛盾和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必然的,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自我教育能力正是进行心理调节的重要手段。通过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可以把对思想矛盾转化的推动和对心理要素的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过程真正得到统一,产生从外化到内化的实际效果。

四、强化道德践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说过:美德由习惯而来,我们首先是通过练习美德才能获得它们,由于实行公正的行为我们才变得公正,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我们才变得节制和勇敢。这说明任何一种道德规范要转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都必须以对道德规范的充分认识并通过实践体验其价值为基础。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把缺乏道德经验与修养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品格的社会成员。为此,代表社会的教师必须按照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道德规范,提出道德要求,积极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训练和活动中,学生才能深化道德认识和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增强道德信念,巩固业已形成的良好道德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运动技能形成理论认识,任何新的比较复杂的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多次练习,若要做到熟能生巧则需加倍练习。特级教师于漪曾对之作过形象的说明:“人之捷才并非天生而成,要靠千锤百炼的锻打,要靠锲而不舍的反复训练。”学生的思想行为经常表现出稳定的心理特征,其形成是一个长期不断塑造和改造的过程,必然要经过有目的的、长期的反复教育和培养,经过反复的德育实践,加深认识,纠偏改错,促成知行统一。即使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慎独”也还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道德行为的训练,而形成一定伦理观后的自我再训练。

考察目前中师的常规教育,普遍存在务虚有余、务实不足的现象,尤其在养成教育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和严格的训练。在德育过程中的典型表现可以概括为:一是追求“大主题”式的膨胀效应;二是追求“一俊遮百丑”的轰动效应;三是追求“立竿见影”的速成效应。一言以蔽之,学校德育未能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未能做到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实践机会。因而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得不到适时强化,不良行为又未能够给予及时的纠正,甚至有可能因缺乏学生深感兴趣的外部教育活动,而窒息其内部思想情感活动,乃至有滋长“双重人格”的危险性。因此,我们认为,要提高中师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当然,这里说的道德实践不是简单的或突击性地组织几次实践活动,或仅局限于某个方面的活动,而是围绕中师德育目标开展系统的、制度化的、全方位的实践活动,包括文化知识的学习活动(如实验、练习、作业、音体美活动等)、教育实习、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表明,中师德育唯有严密而科学地经常组织中师生进行多种道德操作与实践,方能产生德育的累积效应,不断提高“自律”的理性反省能力,从而进入对道德的较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充分体现中师德育的实效性。

标签:;  ;  ;  

提高中师德育实效性的心理学思考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