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构建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建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树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6)02-0027-06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化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到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模式、发展的质量。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发展观,纵览西方各国的发展观,基本上是“发展=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数量扩张”,其具体发展模式有内生现代化模式、依附模式、政府干预与对外扩张模式、先发展后治理模式等,基本上处于一种盲目状态。二十世纪以来,发展经济学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有许多论述,其中有很多合理成分值得借鉴,但其研究思路基本上是沿着发达国家的模式设计的,还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以自觉为特点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虽然可以借鉴它们的有益经验,但总体上必须有全新的发展观,以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科学发展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中国的发展问题,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科学为平台,在新时代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发展观念。其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人为本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突出人的主导地位,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劳动群众既是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受益主体。全面、协调体现把握客观经济规律的自觉性,处理好各种经济、社会关系的辩证统一性,防止片面性、畸形化、虚构化,实现经济社会的整体良性循环。可持续是指从时序上前后衔接,保持发展的永续性,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到经济过程中,又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科学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统领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总结。建国后,我们对加快中国发展的问题做过大量的探索。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有过“多快好省”的提法,宗旨是实现数量、速度、质量、节约的统一,但当时还未达到科学的高度,在实践中将“快”作为灵魂,出现了过急的毛病,以致造成“大跃进”的严重教训。邓小平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了新的理论概括,更符合现代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观、整体良性循环观。科学发展观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什么样的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内涵、规律、方式,正确解决了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首先全面体现和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规律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关系。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也就是对其根本规律性认识的升华。“共同富裕”明确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宗旨和利益关系及其实现的基本道路,以人为本明确了共享利益的主体及其自身的质量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互相包容,又统一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其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实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从涵盖的范围来说,强调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不是实现少数人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富裕。人民既是共享利益的主体,又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一切为了人民,而其发展又要依靠人民。毛泽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1]。现在的“五个统筹”发展了这一思想,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特别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收入,积极促进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二元经济结构,让九亿农民和城乡弱势群体也尽快富裕起来,让广大人民在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从社会主体的质量来说,要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使得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互相协调,重点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马克思认为,从人的片面发展(“奴隶般地服从分工”)到全面发展的转变,既是新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生产力增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涌流的条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为人的全面发展铺就广阔的道路。从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人口素质较低、人才资源匮乏恰好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新升华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深化了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路径选择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善于发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种优势的合力

科学发展观所依托的动力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是对经济规律认识的升华。正如胡锦涛所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同时要善于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组合,形成巨大的合力,推动国家重大经济、科技等建设项目更好地实施和完成。社会主义只有同市场经济结合,才能更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才能防止经济结构畸形化(像苏联那样),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从资源配置机制上看,市场经济的优势主要表现为能够释放出强劲的经济活力。它能够通过价格机制、供求关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它能够打破区域间乃至国际间的种种交换壁垒,使得生产要素流动和组合;它能够把供给和需求直接联系起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利益,激发人们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它能够通过竞争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推动技术进步和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的改进,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它能够带动城乡居民消费的多样化,推进消费结构的日益攀升。所以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然而,市场经济也有其严重缺陷(所谓“市场失灵”),它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许多严重后果,特别是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突出了效率而损害了公平,不顾环境污染导致生态失衡,乃至带来周期性的危机。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从来没有完全自由的市场和绝对公平的竞争,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配合,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其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和改进,旨在克服市场经济的种种失灵。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恰恰在于能够更有效地弥补、矫正市场经济的缺陷,自觉地发挥“两只手”的协调配合作用。由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便于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的创业机制和长期稳定的环境。由于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就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由于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消除了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初级阶段的私有经济不占主导地位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就可以扫除人为障碍,形成一种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机制,自觉克服本身发展进程中的种种缺陷。由于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能够自觉地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当然有一个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日渐深化的过程),更好地运用各种有效的“看得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由于社会主义由代表人民利益的先进政党领导和人民政权主导整个社会,就能够拥有强大的政治优势,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教育、动员整个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邓小平所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要义,就在于自觉地利用好生产力社会化这个纽带,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同市场经济优势有机结合,既能够克服前苏联僵化模式的弊端,也有利于弥补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遵循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提升市场化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改善宏观调控的导向功能,形成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两只手”的优化组合。

(二)自觉地把握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内在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亮点,在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突破了单讲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局限。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交叉集成,是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科学发展观拓展了经济规律的内涵,不但将物与物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进而涵盖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又是一个新飞跃。

就经济规律的本质而言,它是自然规律的延伸。人和人类社会本身,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也要依赖自然界生存、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所体现的正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连生产关系和思维运动,归根结底也是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形式。马克思多次论述过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认为经济规律不能完全离开自然规律。当然,经济规律有它的特殊性,同大自然的一般运行规律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夸大了它的特殊性,以至脱离和违背自然规律,也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实际上也有悖于经济规律本身。这正是以往经济研究和经济生活中的一大认识误区。纵观现代科学和经济发展的态势,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愈益呈现出一种交叉集成的趋向,要求经济规律符合自然规律,并在多方面交叉整合。这就需要人们重新深化经济规律的认识。像列宁说的那样:“经济学家要永远向前看,向技术进步这方面看,否则他马上就会落后”[3]。从“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看,至少有两条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交叉的新规律需要特别关注。一条是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再一条是科学技术主导经济发展的规律,都是经济与自然两大系统的集成。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这是人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总结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之后取得的共识,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整合了自然运行和经济运行两大系统的客观规定性。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工业化进程刚步入中期阶段的发展中的大国,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显得格外严峻。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尊重自然规律,就不仅危害子孙后代,而且殃及当代生活着的人们。科学发展观针对突出问题,要求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定与自然规律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变经济增长的价值观念和增长方式,既重视GDP,又跳出GDP的局限。

关于科学技术主导经济发展的规律。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生产力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这是我们从实际中得出的三点启示。世界工业的发展史表明,要成为经济强国,必先成为科技强国。然而,从来没有“跟踪”出来的科技领先,也从来没有“克隆”出来的国强民富。十八世纪以来,西方用了二百多年才实现了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而今我们要在一个起点更高、资源约束更紧、竞争更激烈的时代,用几十年时间走向富庶和文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并且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我们必须善于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优势,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学技术的轨道上来,首先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前进,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是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客观规律认识上的又一突破。

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更好更快的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推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科学发展观不是不要发展,也不是要慢发展,它的第一要义恰恰在于促进发展,根本的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发展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也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现在的问题在于怎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从经济本身来说,是片面追求速度,还是以高质量、高效益带动高速度?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阶段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是搞得很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人均生产总值偏低,就业和再就业任务繁重,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我们不能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就缺乏必要的手段,实现中华崛起就缺乏有力的支撑,进而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同时,必须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真正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速度。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路子。

为了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在坚持改革创新的同时用好科技进步和强化管理两个轮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有力的武器。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传统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出现递减,技术创新的作用会明显上升,而对人口众多、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突出的我国来说,必须走创新之路。现在我们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加入WTO直接进入国际竞争,如果没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没有自主创新的成果,没有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适用技术,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持久的竞争力。

为了提高经济质量,还要强化管理,特别是改进企业管理。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经济的细胞,而企业活力的源泉之一在于管理创新。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加强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品牌、要竞争力。

努力实现整体良性循环经济

以往有多少经济学家孜孜追求“最优状态”,然而这种理想的境界却往往很难实现。大抵有三个原因:1.缺乏正确处理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的制度平台。马克思把社会经济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总体”、“统一体”[4] (P17)。而一个社会有机整体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各个子系统都有相对独立的循环运动,在整体运行中既有良性循环也有恶性循环,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要使这些矛盾得以不断解决,需要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和体制。2.历史演变增加了矛盾的复杂性。在历史和现实中,许多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3000美元的阶段,各类矛盾最容易发生和激化,先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多用发动战争的方式把国内矛盾引向国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往往大起大伏、动乱纷起。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恰好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受到国际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又与国内的诸多矛盾相互作用。3.没有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如果仅从某一时段某一子系统出发而不能把握整体,即使形成一时的局部良性循环,但很快也会被其他的子系统的恶性循环所冲击,最终有机整体还是不能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而今我们则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平台,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趋势出发,综合制度的整体优势,从全局高度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积极因素,注重克服消极因素,力求在动态中实现整体良性循环。现在中国发展的整体主要有四大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与社会的循环、经济社会与自然界的循环、国内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循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在于整合这四大子系统的良性循环协调运转,形成整体合力。这正是前人所没解决的荦荦大端。

(一)经济系统的内在矛盾及其良性循环的实现

经济活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一切社会矛盾最终都根植于经济。而经济体系本身是一个最复杂的体系,从社会再生产运行上说,基本上是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自进入发达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之后,产生了两大变化:第一,作为交换关系的总和的市场起着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形成“头足倒置”现象(即商品交换与金融经常反决定生产);第二,在生产环节之前又增添了一个科技环节,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科研成为社会再生产的第一过程。

在经济循环中,如果有一个环节不协调,就会影响整体循环。而市场是波动的,矛盾是经常出现的,所以实现良性循环必须不断克服诸多矛盾。目前,我国出现的问题是积累(投资率)过高,消费偏低。影响扩大消费的重要因素又在于居民分配收入差距过大,占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消费不足。只有加以调节,矫正偏差,方可实现良性循环。从空间结构上看,经济循环表现为城乡和区域之间的互动互约关系。如果出现畸形结构,也会影响整体优势的发挥和全国良性循环的形成。要实现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合理的、有力的宏观调控下,设法消除这些矛盾。如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实现五个统筹,调整分配政策等。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及其实现条件

经济运行不是孤立的,它与整个社会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而且经常互相转化。广义地讲,经济是社会的一部分,这里讲的社会则是狭义的,即经济系统以外的社会系统。它们的关系是:经济为基础,社会为条件,后者为前者提供环境。如果将经济比作庄稼,那么社会则可比作土壤和气候。而且,社会还要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就其本质来讲,社会也是人与人的多方面关系的总和。所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本来就是一个循环互动关系,其公式可作这样的简单表述:

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社会整体效应(±)

由于社会因素极其复杂,我们可大致归结为三方面的关系:1.经济运行与上层建筑的关系;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

(三)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社会主义要求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这不但要有富裕的经济条件与社会多方面发展,还要同自然界保持和谐关系,维系生态平衡,使人的生活与自然界实现良性循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依托于自然界而生存发展。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以人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 (P177),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4] (P181)。作为人类社会和每个人的生活,什么时候也不可能脱离自然界,一方面要利用自然资源,一方面依托自然环境。而在工业社会之后,人类不但对大自然过度索取,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受到了大自然报复,危及人的生活和健康。从成本视角考察,应当遵循下述公式:

经济成本×(÷)自然成本=人类发展总成本(±)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但是由于粗放经营造成巨大的浪费。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总额的4%,但消耗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却相对更大,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年的环境成本大体为GDP的7%。现在存在着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环境瓶颈的严重制约,今后还会危及后代。所以,实现人的生活与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带有根本的意义。

首要的一条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客观规律,体现人与自然间良性循环的要求,在我国,人口、资源(特别是能源、水资源)、环境等问题显得格外严峻。据专家测算,我国发展的自然成本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1.25∶1)。而在经济增长、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负价值)和经济风险,还有自然灾害和疫病的侵袭等不确定的因素。科学发展观针对突出问题,要求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定与自然规律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变经济增长的价值观念和增长方式。要既尊重经济规律,又尊重自然规律,既重视GDP,又跳出GDP的局限,树立绿色GDP的理念。现在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十分必要,其具体实现途径主要有三条:1.发展循环经济;2.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证人民的健康;3.建立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急机制。

(四)应对国际环境实现国内发展与世界经济良性循环

世界是开放的。一个国家实现内部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必须同国际经济政治联系起来,其公式为:

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经济社会因素=一国总体效应(±)

上述四大循环都是整体经济社会的子系统,既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相互影响和制约,矛盾错综交织。如果其中有一个循环或子系统中的某一环节出现偏差和障碍,就有损于整体良性循环。如何使四大循环之间以及各子系统的各个环节协调运转,这就要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它可以使我们在扑朔迷离的现象中抓住一条红线,形成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合力优势。(见图示)

如何具体运用科学发展观协调这些复杂的关系呢?首先是“统筹”的系统性,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构建有利于形成合力的系统结构。“五个统筹”就是这种系统性的体现。其次,在经济运行中,主要运用好“两只手”,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最后,解决体制性障碍。这就要靠社会主义自我完善机制,深化配套改革,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矛盾,特别是要抓住重点、攻破难点,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同时,要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营造科技文明,加快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这样,我们就可以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平台的整体良性循环经济。

标签:;  ;  ;  ;  ;  ;  ;  ;  ;  ;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构建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