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夏凌燕论文_夏凌燕

夏凌燕

桐乡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桐乡 314500

摘要:目的:探究给予产妇以护理风险管理对其产后出血量、不良问题发生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妇入院的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奇数组和偶数组),每组15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不良问题发生率,并选择最佳的护理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及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在上述两个维度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及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产后出血量;不良问题

产后出血是一种分娩并发症,是导致产妇生产后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后出血的死亡率不断下降,然而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产妇数量增长,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不断提高。客观情况增加了助产服务的风险,也使得助产人员自主提高助产风险防范能力成为“当务之急”【2】。为探究给予产妇以护理风险管理对其产后出血量、不良问题发生的影响,本实验以我院收治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现将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包括初产妇186人、经产妇114人,所有患者均为单胎、阴道分娩。基于产妇入院的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奇数组和偶数组),每组150人。实验组内患者年龄20.0-38.5岁,平均(28.6±4.8)岁,孕周36.0-41.5周,平均(39.3±1.2)周;对照组内患者年龄20.5-39.0岁,平均(29.2±4.6)岁,孕周36.5-42.0周,平均(39.5±1.4)周。所有患者均由自身或家属签订了实验同意书,排除存在重大脏器疾病、有其他实验参与、沟通障碍患者,且实验最终纳入的患者在一般资料(年龄、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检测、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利用教育培训手段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意识,确保其能够重视风险护理,能够在其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分析以往的护理案例,剖析产房护理漏洞及风险,并以之为依据制定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全面提高产房护理的质量和水平;(2)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应急能力。利用讲座、培训等途径帮助护理人员明确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肌壁间损伤,子宫病变,胎盘植入等),针对性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急救应急能力,确保其能够在遭遇各种问题时有条不紊的开展风险护理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证孕产妇及婴儿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完善抢救机制,规范抢救流程,确保抢救所需物品能够随时待命,能够为抢救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1.3 评价标准

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记录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及不良问题发生情况,计算不良问题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获得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同类型计数、计量比较分别使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

(1)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内共出现6例不良问题,占该组总人数的4.00%,对照组内共出现19例不良问题,占该组总人数的12.67%,在不良问题发生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受众多因素影响,产妇分娩过程往往有较大的风险,容易出现各种不安全问题,如产后出血(产妇分娩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或分娩2h内出血超过200mL)。产后出血不仅会影响产房护理效果,还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3】。据研究结果显示,约有3%的产妇分娩后会出现出血问题,然而实际的产妇分娩出血概率更高,在产房护理过程中融入风险管理重要且必要。护理风险管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利用教育培训手段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理念、护理态度及风险解决技能,识别并总结了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设计了应对风险的护理策略,还完善了抢救相关的机制,为抢救工作顺利展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正因为此,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产房护理的质量,降低产妇分娩风险,如在本实验中,接受“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及不良问题发生率(317.5±21.6mL、4.00%)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对应指标(412.7±26.4mL、12.67%),两组在上述两个维度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充分说明在产房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风险护理管理具备优势。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及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朱长娥. 探索产房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模式及其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2):289.

[2]蔡晗露. 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01):156.

[3]王珂. 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153+155.

[4]吕慧. 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199-200.

论文作者:夏凌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夏凌燕论文_夏凌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