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创新教育与课程结构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院校论文,结构论文,课程论文,高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111(1999)05-0048-06
“千秋之业,教育为本”、“教育为本、师范先行”。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21世纪将是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国民素质的提高在教育,教育需要师资,因此,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就必须高度重视教育,首先要高度重视师范教育,注重师范生素质的培养。本文试就高师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的核心和如何培育和培养这种素质,从课程结构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创新、创新教育及其地位
创新,按照《汉语大辞典》解释,是“创立或创造新的”。按照《常用新词语词典》的解释,则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纪录、局面、成绩等)”。“创新教育”,按一般理解,就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比较国内外关于人才素质的研究,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人才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求知精神与学习能力、求实精神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三种精神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其中,求知精神与学习能力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求实精神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提高人才素质的目的,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则是人才素质的核心。求知精神与学习能力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是因为只有通过不断获取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求实精神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提高人才素质的目的,是因为认识世界最终是为了改造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人、自然、社会三者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世界。为什么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的核心?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人才?我国人才学家王通讯先生将人才定义为: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人。[1]很显然,在这里“创造性”被认为是人才的核心特质。考虑到“创造性”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同义语,由此也可以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的核心。
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进步,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讲话中深刻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美国创造学家泰勒说过:“那些最懂得如何在他的人民中认识、培养和鼓励创造潜力的国家,就会发现在一般社会中,他们自己正处于十分有力的地位。”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得好:“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一些专家、学者也曾尖锐地指出,在激烈竞争的信息社会里,不创新就死亡。新加坡总理吴作栋1996年9月发起了一场提高学生思维的运动,他说:“与过去任何时候相比,我们能否成功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人民的适应性和创造性。”[3]
此外,在当今社会,各种知识的老化期大为缩短,人的技能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迅速淘汰,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情况将会愈演愈烈。以美国为例,据有关统计,仅在90年代,美国的经济至少创造了4000万个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大约3000万个就业机会消失了。[4]面对如此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未来社会,迫切需要人们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并迅速采取行动,即应具备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而这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已成为了今后急剧变化的社会里的“生存能力”。
综上可见,在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愈来愈成为时代的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规律的的师资资源,是国家繁荣昌盛最宝贵的资源和原动力。
既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的核心,那么,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应该是高师院校的重要培养目标,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注重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应是高师院校教学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院校在对师范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培养方面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以及评价方法都显得比较陈旧和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缺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课程、课程结构及其地位
课程是一个用得最普通的教育术语,也是一个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5]由于课程观的不同,存在着许多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定义为“学校提供学生的全部知识经验”。正如美国新教育辞典所定义的“所谓课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6]这个定义是最为宽泛的解释,它除了包括学校教学计划所列入的正式课程(显性课程)之外,还包含了学校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生影响的,如师生集体的价值、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中非制度化的侧面(隐性课程)。二是定义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即列入教学计划中的各门学科和活动,以及它们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顺序的总称。这种定义对课程的界定较之第一种范围要小一些,它只包括了显性课程,而没有包括“隐性课程”。三是定义为“列入教学计划的一个教学科目,如语文课、数学课、物理、化学课等等”。这是对课程一词的最狭义的解释。与本文讨论有关的课程定义,主要是指第二种。
课程结构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定义课程结构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结构”。结构是系统科学的一个术语,是指组成一个系统的各个要素间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是系统内要素间的排列组合方式。按照这个观点,并结合教育科学的观点,广义的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配合的形式”[7],它要解决的是根据培养目标应开设那些门类的课程及课程的编排,重点要考虑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的整体优化,它具体体现为教学计划。狭义的课程结构是指一门课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配合的形式,它要解决的是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它具体体现为教材(主要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与本文讨论有关的是广义的课程结构。
办任何一所学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教什么?学什么?因此,课程就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对象和依据。此外,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这样,课程规定得是否正确,内容编订得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校教育的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8],解决好课程问题既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也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前提条件。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结构是事物本身的固有属性,而不是人们从外部主观强加的;事物及其结构不可分割,没有无结构的事物,也没有无事物的结构;具有一定结构的事物,可以发挥组成事物的各个独立因素所不可能发挥的作用;相同的因素由于结构不同,可以构成不同的事物;合理的结构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不合理的结构会阻碍事物的发展。系统论也告诉我们:任何的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所谓系统的功能,是指该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系统的功能依存于系统的结构,没有一定的结构,就不可能有一定的功能,结构决定着系统功能的性质和大小。
由此看来,作为学校教育核心问题的课程问题,首要解决的,应是课程的结构。换句话说,课程结构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的核心”。目前高师院校毕业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创新意识薄弱、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领域狭窄,还是事业心不强、宏观把握事物能力缺乏,大多是课程结构不合理的反映。因此,从课程结构入手改革高师院校的教育,就触及了高师院校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抓住了高师院校改革的关键所在。
总之,没有科学化的课程和课程结构,便不会有科学的教学,将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而且最终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现代化建设。
三、建构适应创新教育的课程结构
创新精神的培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尤其是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高等师范教育,对在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应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上来,因为在他们身上,寄托着民族振兴的希望,凝聚了中华民族重新腾飞于世界的强烈企盼,对他们的教育的成功与否,实质上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如前所说,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那么建构适应创新教育的课程结构就是达到培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目的的首要工作。
不可否认,高师院校之间由于省情、校情的不同,存在着差异甚至比较大的差异,导致了课程结构上的差异甚至较大的差异。尽管如此,在培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则是一致的,这是国家对高师院校提出的共同要求,也是时代发展对高师院校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课程结构中也必然存在着许多共性的东西。为了有效地培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师范院校,其教学计划课程结构中,都应特别注意安排好以下一些课程。从比较不少高师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可以发现,正是在这些课程的安排上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思维类训练课程。
思维训练课程,主要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西方哲学课程等。人们通过实践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思维素质是人最基础的素质之一、思维能力是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是思维素质、思维能力的竞争。人之所以成为人,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是人能思维,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动的、有目的的、有条理的主观努力。思维素质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将直接起作用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各项要素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社会已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量剧增,对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查一个人不再看其记忆和背诵的能力,而是看他对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的清理筛选、分析综合能力,面对多种的机会与选择,审时度势、权衡得失、独立决策,这都需要很高的思维素质和很强的思维能力,需要将大脑作为思维的工具,而不仅是记忆的仓库。正如有的专家所说的:“思维方法的传授和掌握比记住原理概念重要得多。”“教会一个孩子应该思考什么,你会使他成为你的知识的奴隶,教会一个孩子怎样思维,你会使所有的知识成为他的奴隶。”
思维素质中,特别重要的是哲学素质。有专家认为,没有哲学头脑,就上不了层次,有了哲学头脑,才能增强理性。人只有理性素质高,才是真正的素质高,理性素质低,往往对好多问题不能理解,以情感代替理智,以现实以眼前代替将来,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人要站得高、看得远、层次高、分析能力洞察能力强,都离不开哲学头脑,只有这样,才能突破思维狭隘性。的确,一个不具备良好哲学素质和哲学头脑的人,并不妨碍他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是历史的和现实的许多经验反复证明,这样的人绝不可能成为一流的“专家”。
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的中等学校合格教师,必须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有目的地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哲学素质,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把自在行为变成自觉行为。如让学生学会系统思维,掌握由点到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逆向思维,掌握从反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辨证思维,掌握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学会顿悟思维,掌握凭直觉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发散思维,掌握全方位考虑问题的方法等等。思维训练方面的课程,有的可作为必修课程,有的可作为限选课程或任选课程,有的可作为必读书目让学生自学。
2.计算机类课程。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从整体上影响着世界发展的进程,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水平为衡量国家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历史上还没有哪项技术像计算机技术如此高速发展,具有如此大影响力,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有专家认为,计算机技术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形成了一种计算机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思维方式,人类的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一种具有计算机文化的现代文明人。所以,加速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计算机技术教育的水平,就显得异常重要和迫切,人才培养,计算机教育必须先行。
如此强调计算机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因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凝聚了人类的集体智慧,代表了人类聪明才智的最高水准和最新水平,而且还在不断迅速发展着。学习计算机知识,可以将人们带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使其亲身感受到人类的这种聪明才智,受到创新精神的熏陶,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为其今后参加工作以后,通过更多地接触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地接受创新精神的熏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虑到各专业性质的不同,计算机课程以分为计算机基础课与计算机专业课为好,计算机基础课应列入公共必修课(或称通修课),开设一年。计算机专业课,结合各专业需要,列入各系专业课,开设时间长短,视各专业具体情况确定。
3.英语类课程。
任何创新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新设想;有利于对设想进行科学分析、鉴别、简化、调整、修正;有利于创新方案的实施和检验。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比知识概念使用得更多的是信息概念,信息比知识的外延更广,但常常信息和知识交互使用。因此,在信息时代也可以说,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信息,信息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新设想;有利于对设想进行科学分析、鉴别、简化、调整、修正;有利于创新方案的实施和检验。在这个意义上,大量获取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强调英语课程的开设,正是有效地解决如何大量获取信息问题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除了国际交往的需要、查询国外资料(不可否认的,英语是“世界语”,世界上大量的资料是以英文写作的)的需要外,信息社会的到来,大量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而这些信息往往是以英文传输的,不懂英语是很难获取信息至少是不能很快地获取信息。社会正在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社会发展,作为一个21世纪中等学校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获取信息,不断提高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教育学生。此外,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计算机技术与水平代表着世最高水准,大量的计算机软件是由他们开发的,这些软件的说明及操作都要依赖于英文,没有好的英语基础,是很难使用这些软件的,对这些软件一则不可能完全汉化,二则新的软件不断涌现,“汉”不胜“汉”。因此,学好英语就显得十分重要。非英语系的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英语的教学,比如日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是与其重视教育,特别是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分不开的,其中就包括重视英语教学。在日本的大学,英语与日语几乎处于同等的地位。
英语课程的开设,除了要强调基础英语课程的开设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同时还要抓好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做到大学四年英语不断线。一般,基础英语应放到公共必修课(或称通修课),专业英语则应放在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1~4学期开设基础英语,5~8学期开设专业英语。专业英语课的开设应采取单独安排和与专业课结合起来安排相结合。最好从第五学期开始安排使用专业英语教材讲授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对有条件的专业,甚至可以从第一学期开始,就使用英语教材讲授主要专业必修课),对条件不具备的专业,可一般要求在五、六学期单独安排专业英语课,第七、八学期结合使用英语教材讲授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在三、四年级开设专业英语,一方面是对基础英语的巩固和检验,另一方面,也是对基础英语的提高,而且只有开设了专业英语,才使英语学习落到了实处,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习英语的用处,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使英语成为自己的一种交通工具。此外,由专业教师用英语开设专业课,也是培养锻炼教师的一个极好机会,学中教,教中学,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为进行国际交流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学习英语也是学习一种文化,中西文化交融,对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文化素养大有裨益,从而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4.自然科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及史类课程。
史类课程包括中国教育史、世界教育史、各专业的发展史。历史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各专业的发展,从而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教育的发展,都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不断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向学生开设这类课程,一则可使学生对于教育、对于整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所学专业从宏观上很快有一个全貌的了解,对把握专业学习很有利;二则也是对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充满了生活哲理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从而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类课程的开设,一般以规定为必读书目辅之以讲座的形式为好。
5.方法类课程。
高师院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方法教育,方法是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迪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德国莱因兰--法耳茨州教育部最近提出了“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教学观。弗兰西斯·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从17世纪直到今天,一直是鼓舞人们努力学习的座佑铭。但是,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知识呈指数性上涨,使知识的无限膨胀与人生的短暂有限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外联助理总干事德·纳伊曼认为,今天所教的百分之八、九十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教育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作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能力上面。因此,对培根的名言就需作新的解释,那就是掌握知识的知识才更有力量[9]。他的话也许有些偏颇,但也不失很有道理。
这类课程以选修课或讲座形式没开为好。
6.必读书目。
课程结构中,除了应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外,还应考虑放进“必读书目”这一块。这一块不需要也不应该安排正规的课时,应完全让学生去学习,但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却是必要的。一则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二则更主要地,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有专家认为是能力的核心。现在我们强调终生教育和终身学习,终生教育理论被称为是“可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比,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10]那么,终生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老师是谁呢?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可以说就是自学能力。“教”是为了“不教”,通过大学的教育,应使学生获得很强的自学能力,走向社会以后能够依靠自己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充实、调整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同时不断地创新,为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达到了自我教育就是达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达到了我们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
必读书目可分校、系(院)两级开设,并制订相应的制度以督促和激励学生读完这些书。
如何在高师院校有效地进行创新教育,关系到我国的基础教育,从而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千秋大业,我们高师院校必须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的高度,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为国家培养大批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师资,使中华民族早日迎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