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沂蒙精神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沂蒙精神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

文/潘虹

摘要: 任何一种精神的产生,既是历史的产物,更是时代的产物。沂蒙精神既不可能割断与历史文化的联系,更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沂蒙精神来源于沂蒙人民的伟大实践,更是对两千多年来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沂蒙精神 齐鲁文化 继承 发展

任何精神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文化生态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沂蒙精神的形成不仅有其社会根源,而且有其自身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及规律,有其继承性和延续性。沂蒙精神产生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沂蒙大地,植根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沂蒙精神继承和融合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优秀文化的催生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沂蒙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从沂蒙精神的内涵来看,沂蒙精神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齐鲁文化是沂蒙精神的文化基础。沂蒙精神是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沂蒙精神的内容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

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已成为预防或减少因传染性植物病害造成的损失以及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常见做法,通常小于0.1%的农药能作为有效部分杀死害虫,而大于99.9%的农药通过地表径流、喷洒残留、渗透或残留在粮食作物上而逃逸到环境中,并在环境中长距离迁移[4]。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可以通过漂移、表面径流和过滤来分散到多个环境隔室(如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环境中的有机氯农药主要通过大气传输、干湿沉降、水流搬运、环境介质交换等方式经远距离迁移进入流域水体,对水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因此,加强对水体中有机氯农药迁移、转化、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5-6]。

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套损原因及预防措施………………………………………张卫东,王建龙,杨 勇,刘新华,张艳增(2.24)

(二)沂蒙精神的特点

沂蒙精神从本质上来说是革命的、先进的,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人民性。其创造主体是人民性。沂蒙精神发源于革命战争时期,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升华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池塘边,川儿摘了两片荷叶,顶在头上,用手捂着,向越秀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叫:“妈妈,你看我这样子好不好看?”

沂蒙精神是在地域文化的传承时代背景的影响和革命战争的锻炼中形成的区域性群体意识。“爱军爱党、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丰富内涵的集中概括。仅从字面理解,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不是沂蒙精神所特有的,但长期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中,沂蒙精神在这些方面比其他区域的民众表现得更突出、更彻底、更坚决、更强烈,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大地几乎“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嫂”。这16个字最鲜明、最恰当、最特切地概括和发映出了沂蒙人民对党、对国家、对军队、对事业特有的素质和精神风貌。在临沂出土的汉墓竹简文化,涌现出的红嫂精神、沂蒙六姐妹、高家柳沟经验、厉家寨精神等,更成为沂蒙山区特有的代表符号,是外界认识沂蒙山的第一直观,沂蒙精神因此变得丰满、生动、直观、外形,从形式上与其他区域的革命精神区别开来。

二、齐鲁文化是沂蒙精神的深厚根基

沂蒙大地东临黄海,背靠泰山。境内山峦起伏。艰苦的自然环境,长期的生活磨炼,造就了沂蒙人民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坚强性格。古代的沂蒙山区由于山岭、河流阻隔,交通比较闭塞,沂蒙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东夷文化。特定的特地的自然环境是沂蒙精神形成的自然地理基础。

特定的文化积淀是沂蒙精神形成的人文基因。沂蒙是在传承沂蒙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沂蒙精神是建立在继承和发扬齐鲁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的,独特而深厚的历史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孕育沂蒙精神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沂蒙地区是古老的土地,根据考古发现,这里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至50万年前。临沂境内发现的80多处细石器文化遗址,标志着距今约2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着古代人类文明。沂蒙史前文化处于黄河流域文化区的下游。沂蒙史前文化是黄河下游唯一一处具有文化源头的区域文化,这个源头,就是沂源猿人。在20世纪60年代,在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发现了古猿化石,被称为沂源猿人。除沂源文化之外,在沂蒙地区,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文化、细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遗址。大约在六七千年前,沂蒙文化发展到了东夷文化阶段。

沂蒙地区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沂蒙文化源于史前东夷文化,东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沂蒙山区为中心,沿泰沂山脉,循由此发源的河流南下、北上、东进、西去,遍布山东半年,继而到达辽东半岛,向南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长期的海上交流与往来,使东夷人的思想境界比较开宽广。由于所处的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始终传承着吃苦耐劳、变革图强的精神,当时在工具的使用上已经很先进,不仅发明了弓箭,还发明了文字、航海技术等。从历史上看,沂蒙人从古至今,重视修政治军、发展经济,不屈不挠,生生不息,这些精神应该说是遗传于东夷文化的基因。沂蒙汲取了东夷文化好仁尚德的精神品质。

齐鲁文化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特征,蕴含着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是齐鲁文化的灵魂。齐鲁文化是围绕“人”这个核心展开的,因此,齐鲁之学也可以概括为“人学”。无论是儒、法两家,还是道、墨两家,人都处于思考的中心位置,突显了人的地位。天、地、人并为三才,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确立了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齐国诸子都是管仲的信徒,都是人本主义者。然而鲁国的儒、墨在“重民”“爱人”方面更加激进,理论也更系统。儒家是人道精神体现最突出、理论最系统的。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把人事归依于“天道”,把人的伦常情感倾注于“天道”,使“天”成为理性和道德的化身,实际是把“天”还原为人,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性与合理性。由重“人”出发,各家都重视高举人道旗帜,把人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以人为本”在治国理政中就表现为了“以民为本”。孔子的“修己以安百姓”,孟子的“民贵君轻”,《管子》的“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始于爱民”,《荀子》的“安以静兵息民,慈爱百姓”,《墨子》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都体现了人本精神,闪烁着以人文情怀。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人道精神的最高体现。孔子突破了阶级的、种族的、国家的、地域的局限,把“人”作为一大类来看待。他的“爱人”,是“人类之爱”,这和他的“有教无类”是一致的。

商周时代以后,沂蒙地区的东夷文化逐渐与齐文化、鲁文化交汇融合,多种文化在这里融合发展,催生了沂蒙地区的古代文明。

检验假说: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程度人口结构呈负相关关系,与地区税收份额、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城镇化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至春秋战国时期,沂蒙地区北部,属于强大的齐国,其文化对沂蒙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齐文化是在东夷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齐国思想的根基是东夷文化。今山东及周围的东部沿海地区,历来是东夷族人的聚居地。东夷人文化水平高,实力强大。周灭商后,东夷人的强大势力依然存在。周武王将姜太公分封到重要战略地位的东方夷人统治的齐地区。这是周王朝实行的“以夷制夷”的民族政策的结果。姜太公,本来就是东夷人。姜太公的建国方针是: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举贤而上功。姜太公,“因其俗,简其礼”[1],对周礼的执行较为薄弱,保留了部分东夷人的传统文化以及各种俗礼制度,吸收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姜太公的“修道术,尊贤智,商有功”对多种不同文化兼容并包,齐国为四方云集齐地的专家学者传道授业、著书论辩而创建了“稷下学宫”。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齐文化兼容并畜,崇尚功利,以务实求功为用,讲究革新,思想开放,不向环境低头的文化品格。这种藐视困难、奋斗不止、变革图强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代沂蒙人。

周公旦被封于鲁。周公旦治鲁讲究“尊尊而亲亲”,大力改造当地的夷人风俗,夷人们彻底执行周礼,放弃了原有的文化。周公旦的统治方针是“变其俗,革其礼”,彻底实行周朝的礼乐制度,坚决维护周文化为本位,造就了鲁国自周公旦到孔孟的一脉贯通的文化传统。沂蒙西靠古鲁国,在春秋时期,这里有些地方就隶属于鲁国。鲁国是儒学的发源地,曾子、子路、颜渊等沂蒙人从小就跟着孔子学习儒家学说。孔子的72贤徒,有13人在临沂。特别是东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国学,对沂蒙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比如韩愈在《师说》中说:“孔子师郯子。”郯子就是沂蒙郯城人。再比如:“孔子坠三都”、“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祸起萧墙”、“鸣鼓而攻之”,“传静而商羊”、孔子以礼取人、匡衡凿壁偷光、王祥卧冰求鲤等发生在沂蒙地区的历史故事足以说明儒家学说对这一地区的影响是深远且根深蒂固的。

沂蒙文化兼具鲁文化的敦厚重礼、精诚忠良,又有齐文化的兼容并蓄、开放进取,构成了沂蒙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沂蒙人独具特色的文化性格。历史上的文化融合使沂蒙文化形成了多元交汇、包容开放、善于创新的人文基因,容纳了儒学文化、兵学文化、革命文化等子文化体系,使沂蒙精神的孕育成为可能。发达的文化还培育出了许许多多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杰出人物。生活在沂蒙大地的沂蒙人世世代代受其影响,受其熏陶,为沂蒙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而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立秋过隙,时光的节气便悄然而至。北京的秋,气候微凉且舒适宜人。这是四季里最美的时光:晨起暮晚,轻拂而过的秋风,秋蝉的啼唱嘶鸣,由葳蕤而渐变发黄的秋叶,蓝天与白云交相辉映。这个季节里最美好的颜色、味道、光与影都聚集在了一起,景入心,韵入眼。无论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老舍先生,还是生长于江南的郁达夫,都对这故都的北国秋味饱含情意。我喜欢在这样的日子里闲庭信步于漫天的秋日暖阳下,离繁华远一点,离繁花近一点。

乳腺积乳囊肿发生在妊娠、哺乳期的妇女,由于乳腺管狭窄、堵塞,或哺乳时乳汁未吸净,造成乳汁流出不畅,淤积而形成肿块,常伴有疼痛,合并感染出现红、肿、热、痛。

三、沂蒙精神是齐鲁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齐鲁文化在传承中,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这些一以贯之的精神已成为山东人稳定的心理结构和普遍的价值取向。沂蒙精神植根于深厚的齐鲁文化传统,其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体现出了一种与齐鲁历史文化传统既继承又发展的关系。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是沂蒙精神的源泉和根脉,沂蒙精神的形成离不开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涵蓄。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为沂蒙精神供理论支持。“爱军爱党、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些沂蒙品质,在齐鲁传统文化中都有自身一套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其提供理论说明,解释了这些道德品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并在长期的理论渗透和道德养成中,积淀形成了沂蒙人民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和价值认同。

(一)沂蒙精神的生成基础与齐鲁文化的人本精神

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对沂蒙精神作了重要论述。他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沂蒙精神的生成基础。山东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齐鲁文化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变化思想,比如:中国远古哲学中极富“日新”、“革新”的观念,强调运动、变化、变革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易传·杂卦》云:“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主张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在诸子百家思想中,道家也特别强调运动和变化。老子哲学的“道”就是变化之“道”,他认为,道是万物之始,又引导着万物的运行,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9]二是中华民族强烈的进取精神。从齐鲁文化代表人物的经历来看,齐鲁文化就是一部以开拓奋进精神为主旋律的历史。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怀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入世心态,不畏艰难,奔走列国。著名思想家墨子为了推行其“兼相爱,交相利”[10]的政治主张,坚持“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11];齐国的管仲更是刚健自强创新精神的代表。

为了实现工程进度前紧后松的总体匀速管控,前期准备阶段编制进度规划纲要的同时,要制定进度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从分包合同中提取1%的费用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奖励基金,每月末总包组织相关负责人对各合同标段的进度、质量、安全、基础4项指标进行严格考核打分,按照实施细则进行考评,考评结束后进行评比,评比结果通报,奖罚按月兑现。对关键线路或次关键线上的节点重点关注跟踪检查,影响工期的主要节点制定奖罚对等措施,未按期完成节点的项目部进行重罚,使其被动控制工期,使工期总体受控。

在沂蒙,中国共产党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始终保持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这是沂蒙精神产生的基础。这与齐鲁优秀文化中的“王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群众性是沂蒙精神突出的特点。沂蒙精神的根基在人民群众。

(二)沂蒙精神中传承的齐鲁文化

沂蒙精神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但不局限于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精神继承了齐鲁文化的优秀内核,融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植根于革命和建设的生动实践,不断丰富完善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沂蒙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担负不同的使命。

1.爱党爱军与齐鲁传统文化的“崇尚气节”、“移孝为忠”思想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核心内涵,体现的是沂蒙人民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党自成立以来,就领导人民军队为人民利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沂蒙人民从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只有人民军队才能为人民打天下,只有跟着共产党,依靠人民军队才能翻身得解放,从而把满腔热情倾注到党和人民的无线热爱上,义无反顾跟着共产党走,坚定不移地支持拥护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充分展示沂蒙人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父亲排行老五,重道德品质,喜欢看《曾国藩家书》,重视子女教育,对我们影响很深。抗战时安排家人疏散,父亲既考虑自己的家室,也考虑兄弟的眷属。我的九叔病故,他的家人子女就是父亲安置的。那时期,我的哥哥们一个个长大,没有一个替日本人做事。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环境里,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齐鲁文化孕育了爱国主义,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内涵。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齐鲁文化中有着忧国忧民的“君子忧道而不忧贫”[2]爱国主义情感,有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3]的大一统思想,有着“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的社会责任感,“民为贵,社稷之,君为轻”[5]爱民思想。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体现。它以维护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忠君爱国成为诸子百家的共识。在古代社会,家国同构,忠和孝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从《论语》来看,孝是仁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的根本。以孔孟为代表,有着崇尚气节的爱国情怀,孔子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奔走各国;孔、孟、墨稷下先生等教书授徒;孔子的“见利思义”,孟子的“舍生取义”,荀子的“不避义死”,儒家文化用自己思想阐述了这一精神。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表现了主体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最高层次是社会主义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这是一种对民族、国家、对他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在齐国,爱国主义不仅有物质层面的齐长城古遗迹,还有精神层面的历史著作。爱国的要求是具体的,其内涵也是丰富的。姜太公把不足百里盐碱地变成了大国,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爱国;管仲相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是爱国;晏子的“求富强国必重民”的民本思想,这是爱国。齐文化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思想都是对爱国主义的最好注脚。在齐鲁文化中,仁人志士在实际行动创造了爱国主义许多方面的内容和含义,而且使之成为齐鲁文化中的一个源远流长的光荣传统。齐鲁文化的发展中亘古不变的,就是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沂蒙人民汲取了鲁文化的重道义、崇气节精神品质,深受齐文化自强不息的影响,形成了爱党爱军的优秀品质。

2.开拓奋进与齐鲁传统文化的“与时变,与俗化”思想

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内涵,体现的是沂蒙人民追求生存、自由与进步、不甘落后、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强烈思想意识和昂扬奋进、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这种思想意识,既包含对进步、自由、幸福与光明的强烈向往意识,也包含对既定目标执著追求的意识和对未来自社会压迫的顽强反抗意识。战争年代,沂蒙儿女赴汤蹈火,前仆后继,敢于砸碎旧世界;新中国成立以后,沂蒙人民听从党的号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大胆探索,苦干实干,艰苦创业,积极建设新生活;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敢闯敢冒,改革创新,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改革、建设和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沂蒙人民都始终表现出敢为人先、不懈奋斗、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进取、有为、创新,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精神。这一精神不仅表现在史前东夷人的发明创造中,更表现在先秦齐鲁诸子百家和其后历代齐鲁文化之中。在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神话中,伏羲、女娲、少昊、颛顼、虞舜等伟大人物都是东夷人。伏羲,就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熟知农事、富于创造精神的父系氏族首领,神话传说中还有几位传奇色彩浓厚的东夷人,如开天辟地的盘古氏、勇敢射日的后羿、巢居的发明者有巢氏、汉文字的发明者仓颉等,他们成了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象征。当时的东夷人民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展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在制陶业、铜器制造业、纺织业、文字、航海业和造船业等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齐国在分封之初,地薄人少,经济落后。姜太公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制定了“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1]的政策。学术上突出的是兼容并蓄,具有多变性、接纳性与融合再生性,强调“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6]。齐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在齐国的稷下形成了百家齐放的争鸣局面。儒家虽然显得相对保守,但孔孟也强调变易精神,并不断地思考和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易现象。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7]对于社会历史的变化,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8]孔子对既主张继承,也主张变革,主张损益。

党的群众路线是沂蒙精神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它始终致力于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把最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作为自己的最高标准。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指引和党的坚强领导下,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特别是中国共产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沂蒙人民正是基于对党、对人民军队的这种认识,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沂蒙人民都义无反顾地跟党走。

沂蒙精神很大程度上受到齐文化的铸造,吸取了齐文化开放进取、求真务实、的品格,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升华,以开拓奋进为主题的沂蒙精神也在此过程中形成。

传统的义利观促成了中华民族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整体主义精神和献身精神。儒家学说的积极入世是与社会、与家国天下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的奋发进取必须以“利他”为出发点,融入集体和国家的价值目标之中,既有拯世救民的博大胸怀,又有为国家和民族不惜抛弃一切的牺牲精神。孔子的义利观中超功利的精神人格,它要求人们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先,为了国家的生存,民族的兴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以身殉道。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也是沂蒙精神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沂蒙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靠着艰苦奋斗精神,与山东党政军一起,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创建了我党我军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沂蒙人民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改变了贫困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贫穷落后的面貌,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富有艰苦创业精神的沂蒙人民,继续发扬邻居奋斗的政治本色,知难而进、顽强拼搏,一心一意谋发展,艰苦奋斗创伟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上,不断迈进新的步伐,创造出新的业绩。

齐鲁诸子,虽观点不同,但都是积极入世、救世,充满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易》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天道喻人道,鼓励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山海经》《淮南子》等古书文献中所载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突出反映了先民们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勇气以及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孔、孟、荀儒家一派注重理论建构,儒学思想家们,在论述“人”时,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主张教育人、培养人,使人“成人”,养成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宋人张载说过,儒家知识分子的最高境界和最远的目标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齐鲁思想家们一旦登上历史舞台,以拯救天下为己任。

沂蒙地区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沂蒙人民不屈于来自社会的、自然的种种压迫和束缚,不甘落后、开拓奋进的思想品质和敢于追求自由平等、敢于斗争的光荣传统。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沂蒙精神,它虽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但绝对不是一种封闭的、单纯的、地域性的精神文化形态。

儒家学说是积极入世的学说。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以拯救天下为己任,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12]。有过陈蔡绝粮之厄,有过匡人之围、桓魋之难,栖栖遑遑,甚至被人讥讽为“丧家之犬”。在他的政治主张一再难以推行的情况下,孔子还依然发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13]。孔子主张“三十而立”[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14]孟子的“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15],曾参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6],墨子的“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17]等等。齐国正是通过姜太公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8]、发展海洋的艰苦创业,发展成为了“冠带衣履天下”的大国。改变了初封之时的齐国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状况,从而完成了齐国的初步兴盛。齐国的管仲、早年经商、当兵、为吏,都没成功,但是他坚持“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百折不挠,终于被齐桓公任命为相,功成名就。齐文化中的功利性在个人身上表现为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这种艰苦创业的品质,使齐国成为了东方大国。这正是沂蒙精神内涵的集中写照。

4.无私奉献与齐鲁传统文化的“天下为公”思想

随着中国网络的飞速发展,4G时代的来临,传统的通信方式无法提供相对应的服务效率,这就有必要对传统的通信方式进行升级和淘汰,才可以确保通信运营商占据足够的市场。网络正是电信运营商业务的主要途径,可以直接影响到电信运营商的市场占有份额。而电信运营商业务最重要的运作效率是由其本身的中心操作系统来保证的,所以,中心操作系统的升级成了升级和转型的首要任务。

[7]《论语·子罕》

3.艰苦创业与齐鲁文化的“自强不息”、“积极入世”思想

齐鲁文化强调大公无私。群体主义精神,是齐鲁诸子、各家学派的共同精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群体的国家,中国人特别注重群体生活,有着强烈的群体意识,讲究人和。中华民族大公无私的基本精神,主要来源于齐鲁文化。自周代就有了反对私天下的思想,“被之僮僮,夙夜在公”[19]。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在二程看来,天理与人欲的对立突出表现在公与私,“存天理,灭人欲”的基本要求就是存公去私,崇义去利。董仲舒提出的重义轻利,尊义贱利的主张,有些强调公利反对自利的含义。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20],对“人和”“同心”等是强调的。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是农耕文明在千百年来演变生存中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正是因为这种深入人心的大公无私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孕育了无私奉献的伟大沂蒙精神。

注释:

[1]《史记·齐太公世家》

对于我国来说,制定促进农户适应新型农业食品体系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政策旨在解决农户参与超市供应链时可能遇到的营销壁垒,以及促进集体行动,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农户参与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2]《论语·卫灵公》

[3]《论语·颜渊》

[4]《孟子·公孙丑下》

[5]《孟子·尽心下》

[6]《管子·正世》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和实质,体现的是沂蒙人民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时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种崇高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是我国传统义利观的升华,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取向,属于社会主义和共产党主义思想体系,构成共产主义思想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倾其所有支持中国革命,为了革命的胜利,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沂蒙人民顾全大局,识大体,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强盛默默地坐着奉献,继续表现出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无私奉献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瑰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齐鲁文化中的崇尚群体的大公无私精神为沂蒙精神的核心提供了思想原料。儒家学说的积极入世是与社会、家国天下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的奋发进取必须以“利他”为出发点,融入集体和国家的价值目标之中,既有拯世救民的博大胸怀,又有为国家和民族不惜抛弃一切的牺牲精神。儒家入世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要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对于社会都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提出“天下为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一系列光辉的道德原则。

[8]《论语·为政》

[9]《道德经》

[10]《墨子》

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省考到国考的变化.2011年湖北、浙江两省首先试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下称“国考”),现已基本全面推行.实行国考,可以克服长期以来教师资格准入标准的不一致问题,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标志着我国教师的专业化进程迈向新的起点,在中国教师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11]《庄子·天下篇》

[12]《论语·述而》

1.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夯实环保基础。环境宣教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各界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环保工作的要求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当运用多种形式,不断创新载体,利用各种场合不断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13]《论语·公冶长》

[14]《论语·子路》

离开金融资本,再好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也是一句空话。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才能整合资源,汇聚力量,把知识产权产品落地,进而实现产业化。科技金融服务领域涵盖项目交易、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交易、项目入住产业园、政府PPP项目等,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股权、债权融资等。工作流程如下:项目公司提出申请并上传材料→项目初评→军民融合路径规划→启动项目调查→投资方案设计→投委会评审→签署合同。这些举措的建立保障了既有投资资金的安全,也将为平台引来更多“源头活水”。

[15]《孟子·离娄上》

[16]《论语·泰伯》

[17]《墨子·非命下》

[18]《左传·宣公十二年》

[19]《诗经·召南·采蘩》

[20]《管子·兵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秦川.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3]徐东升等.基于沂蒙精神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4]丁凤云,黄宏,张景智,等.沂蒙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王志东,孔繁轲,杨金卫.新时期沂蒙精神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6]吴来苏,安云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评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逄振镐.齐鲁文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0.

[8]王勇,王全成.齐鲁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9]隋保禄.论齐鲁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J].枣庄学院学报,2016,(01).

[10]任重.管仲与齐文化[J].管子学刊,1999,(01).

[11]王修智.齐鲁文化的思想内涵[J].联合日报,2008,(02).

[12]颜谱.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J].东岳论丛,2002,(06).

[13]张斌荣.试论齐鲁文化的创新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鲁东大学学报,2008,(05).

(作者简介: 潘虹,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郓城县委党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  

沂蒙精神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