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创新及施工技术论文_黄剑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创新及施工技术论文_黄剑

身份证号码:44082219761007XXXX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是决定水利工程使用年限的关键因素,影响着水利工程质量。解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阐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分类,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促进水利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发展,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水利工程负责人员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较低,这就使得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往往得不到较好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会因此受到较为负面的影响,而为了尽可能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正是本文就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主要有4个方面:施工季节性较强、工期长且工程量大、施工技术相对复杂和温度控制要求严格。

1.1施工季节性较强

由于天气变化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可能出现各种施工导流、降水不均匀等情况,从而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特别是冬季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防寒工作。

1.2工期长且工程量大

一般而言,水利工程施工都是长期的建筑施工工期,最短的也要3~5a时间内才能完成,这样不可避免地涉及资金也是十分庞大,整个过程需要施工蓄水量也是其他工程无法相比的,同时还要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建筑施工。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采取合理的经济措施加以施工,并保证其施工质量。

1.3施工技术相对复杂

水利工程建设与以往的建筑施工不同,受其作业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采用是等级混凝土进行建筑施工。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会与地基开挖等一系列工程交叉同时进行,对此要求建筑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协调处理好相互之间的施工作业。

1.4温度控制要求严格

混凝土裂缝大多数与温度有关,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保证混凝土在灌浆时不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最终影响质量。

2.混凝土施工技术种类

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下面对此三种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2.1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下混凝土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点与难点,受到水流冲击与水下微生物侵蚀等多种因素影响,水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困难,尤其是处于严重腐蚀环境下,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当前,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提高工程质量。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有三种,一压浆法,压浆法实施方法如下,首先在水下清基并安放模板,其次将模板密封,并填放粗骨料,埋上压浆管,最后用砂浆泵压送砂浆,完成压浆过程。二袋装法,袋装法是将混凝土的搅拌料装入袋中,用吊车在投入水中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三导管法,导管法的关键在于配置抗冲散混凝土,并使用添加剂增加难度,以便提高混凝土的抗冲散能力。应用导管法实施混凝土施工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抗冲力,增强水利工程的耐久性。

2.2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

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在水中不会产生离析现象的技术,此技术具有显著地优势,即使在水流冲击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离析,具有较强的聚合力,与其他材料相比,更加适合应用于水利工程,使水利工程水下混凝土施工变得更加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水利工程质量。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实现水下直接浇筑,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节省较多环节,不需要在水下搭设临时设施,也不需要进行人工排水,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水下不离析混凝土技术还具有另一显著优势,水下不离析混凝土可以利用低潮位在干环境下进行施工,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还能够方便施工,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河渠、港湾、水库、大坝等工程之中,具有结构厚实,强度较大等优势,虽然存在施工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且易产生裂缝等问题,但依旧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运用混凝土强度级别较高,水泥用量较大,易收缩变形,产生裂缝,因此在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时需要注重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一般商品混凝土为主要原料,也有时选择实验室研究的具有一定配合比例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内容,一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坝,港口等重要位置,一旦质量不过关造成安全隐患,会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施工,提高工程质量非常重要。二分块分层浇筑,通过分块分层浇筑的方式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稳定性与耐久性,提高工程质量。三控制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温度具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大面积底板面不仅需要预防严寒气候影响,还需要做好保温养护工作,控制内表温差。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在简单了解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特点后,我们就可以结合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其运用的具体研究,这里笔者将围绕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混凝土的振捣施工、混凝土的养护施工三方面展开这一关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具体论述,希望这一论述能够为相关施工单位带来一定启发。

3.1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对于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来说,这一施工在具体开展前施工单位必须排除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因素,严格遵循国家与行业相关规定、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把握、混凝土搅拌和钢筋施工之间的关系较好处理都属于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的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关键点,而考虑到自然流淌、分层浇筑这一浇筑方式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广泛,施工单位应用这一浇筑方式进行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必须结合斜向分段、持续推移的方式进行具体的浇筑施工,并保证施工过程中一次性浇筑到底、合理进行水的添加,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较好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

3.2混凝土的振捣施工

对于混凝土的振捣施工来说,这一施工也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部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就需要尽可能应用现代化机械,并同时采用两层斜面布料方式浇筑,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捣固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混凝土振动时间的控制、保证振捣面的全面、实现摊灰活动展开位置与振捣面的对应。值得注意的时,在树立工程表面积进行的混凝土捣固技术应用中,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找平标高基础,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捣固施工较好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

3.3混凝土的养护施工

除了上述两方面外,混凝土的养护施工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之一。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地位,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只有做好混凝土的养护施工,才能够较好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养护施工中,不同环境与不同季节往往会对混凝土养护施工提出不同的要求,夏季的混凝土养护施工主要是通过泼洒冷水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纹现象,而冬季混凝土养护施工的洒水则需要做好对次数的控制并同时做好混凝土的保温,这样才能够为水利工程的整体保障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结论

通过本文的详细论述可知,混凝土施工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21世纪多个超级工程的出现,更是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运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更大的应用和发展。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人员要本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规定来完成工程任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探索中继续开发创新,不断提高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更快更好的完成水利工程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军.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2]龚华.提高水利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8):161.

[3]余婉媚.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8):82.

论文作者:黄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创新及施工技术论文_黄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